关灯
护眼
字体:

(古典名著同人)大唐种田指南(211)

后面高长松说他提供毛线,收羊毛足袋,每织两副就给一文钱,小娘子听说都惊喜万分,她们只要速度快,一天能挣两文呢。

而郎君,撇下那些抹不开面子的,谁跟钱过不去,都给人家做工了,学都学了,还不如全家齐上阵,一起织袜子。

高长松本来是打算专门雇寡居的女郎织袜子的,哪里想到在这个冬季,兼职人员都成了全职的,一个一个织得可有劲了,他收获了远比自己想象更多的袜子。

而且,他已经将最心灵手巧的白兔精训练成了无情的织毛衣机器,他速度快时,长针都快挥出残影了,妖怪就是妖怪,效率不一样!

有了村民与妖怪的共同努力,他才能抽出闲暇做香喷喷的鸡蛋糕、枣泥核桃糕。

*

太阳落山前,高慧慧捧着一家近日的成果来高长松这换钱。

此时,正逢枣泥核桃糕出锅,这糕点冷了也别有风味,热吃也松软,未防冷风一吹糕直接凉了,他干脆将未切割完的一整块热在灶上。

他先查完高慧慧家的羊毛袜,嗯,不错,质量都有保障。

想到高慧慧跟高香兰她们关系不错,她那六岁的妹妹更是被高翠兰带着在村里上可爬树攀房梁,下可捉蝈蝈打蚂蚱,不免良心有些刺痛。

哎,不知不觉间,高翠兰已经给养歪了,年纪虽小,长相虽水灵,却是大写的混世魔王,那些小郎君都打不过她,小女郎也崇拜她。

高长松百思不得其解,事情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

无论如何,都有带坏人家家乖囡的嫌疑,还是切一块糕补偿吧。

这补的不是别的,是高长松那资本家的良心。

高慧慧当然高兴,她捧着那块糕,忍不住吞咽口水,真想先在松软的枣糕上留下一枚小小的牙印,可想到家中的姊妹兄长,她又不能那么做,于是对高长松行礼后捧着红枣糕匆匆离开,就怕凛冽的寒风将它吹硬了。

高长松送走她,正准备转身回西屋,他还有大块大块的枣泥核桃糕没有切割,新鲜出炉的时候高长松浅尝一块,他认为自己复刻了90%后世枣泥糕的滋味,本次下厨十分成功。

就在这时,却听见了熟悉的说话声。

“可以给我一块吗?”

充满了渴望。

高长松花了半秒钟反应,他转头看见了钟离珺那张熟悉的脸与他写满渴望的眼神,当时就乐了,嘴角禁不住向上翘起,又被他故作正经地压了回去。

只听见他假咳一声道:“有!当然有!你想吃几块就有几块。”

……

对高长松来说,有友人探访,还是从东土大唐远道而来的钟离珺,是一件值得快慰的事,但对高翠兰来说,这在今天绝对算不上一件幸事。

她本性纯善,也知分享的快乐,可既然是孩子,又怎能没有私心呢?

像枣泥核桃糕,她早就被这盈满小院的喷香滋味给吸引了,只想成为第一个吃糕的人,谁知道第一块竟然给了意外来的高慧慧。

好吧,高慧慧就高慧慧,她们关系不错,她妹妹也是个崇拜自己的小跟屁虫,听说她们每日都要干许多活计,辛劳至极,这枣糕分给她们是很好的。

但是!

高翠兰在西堂门口直打转,甭看她成日遛猫逗狗,真拿出去见人也是人模人样,种种礼仪都学过了。

她很喜欢大兄,又成日被耳提面命:不可打扰大兄工作。

这工作绝对包括他谈生意、与友人叙旧等等。

但是!

蹲在门口的高翠兰戴上痛苦面具,你们可以去北堂叙旧吗?为什么要在灶台前聊天呢?为什么聊天了还有如此浓郁的枣味呢?

我是真的想吃枣泥核桃糕,一片!就一片!

高翠兰双手抱头,发出无声的哀嚎。

好在这屋里的两人都耳聪目明,早就注意到门口有只小老鼠,钟离珺虽然喜欢吃,也没有到夺小姑娘口中食的地步。

他先“呱唧呱唧”吞了一大块糕,看那平整的切面询问高长松:“小女郎还未吃吧?”

高长松笑着点头:“你今个儿赶巧,刚刚出炉你就到了。”他狡黠地眨眼睛,“换只有你我在的日子,让你全吃完也不是不行,可今日不同,你别看只有三娘出来了,另外两小并后院的一众异兽无不等着分食糕点,这下你可吃不了独食了。”

钟离珺看手中捏的最后一薄片,心情十分沉痛:这竟然就是最后的吗……

哎,要慢慢吃、细细品才行啊!

高长松看他的模样笑得不行:“罢了罢了,下次我再多做些,肯定让你吃个饱。”

钟离珺听到这话被顺毛了,可他想起了另一个学术问题,忍不住道:“就不知这甜味从何而来,难不成是你将蔗浆融入面饼中?”

好家伙,这得用多少蔗浆啊!而且以他对乌斯藏的了解,这里应该是不产甘蔗的。

高长松的笑容有一丝丝神秘,他最后笑而不答,似乎不准备对友人公布食谱了。

其实公布也没什么用,他缺少最基础的白砂糖啊!

……

也还好钟离珺来的赶巧,高长松还没有开始蒸饼,这人还是好养活的,只要不是放开了吃,也就是比寻常人多吃亿点点。

他想想,还把昨天做的卤肉一起热了,给钟离珺接风洗尘。

再说钟离珺,他本来迫不及待要跟高长松谈一下大安国那的书院,刚张开嘴,注意力就被吸引了。

钟离珺:吃饭吃饭,孩子读书怎么办,吃完饭再说吧!

第131章

一张、两张、三张……

与馒头同源的蒸饼被高长松刻意压成扁而厚实的形状,一张张垒在盘子上,仿佛加大号的松饼,高长松一点也不手软地叠了十来张,像一座巍峨的小山。

唐朝流行的是分餐制,每人面前都有一张小案,钟离珺的案实在拥挤,他的蒸饼、卤肉都是加大份,高长松注意膳食均衡,于是每人都有份盐水煮白菜与咸菜。

高香兰都忍不住往钟离珺那瞟,不是没见过修道者,这么能吃的真是头一次见。

这些视线无法干扰钟离珺,他吃饭时极有修道者特征——心无旁骛,两只眼睛都不怎么往外看的,全副心神都集中在卤肉与蒸饼上。

这专心致志的吃饭vlog,将周围人一同感染了,过过苦日子的高家三姐妹没一个浪费粮食的,哪怕噎到撑到,都得把饼吃完。

可富裕日子过多了,那本觉得美味的蒸饼也变得平平无奇,这就像人天天吃大白米饭,却很少觉得白米美味至极一个道理。

为何喜欢高长松鼓捣出的新花样?还不是因为新奇、好吃?

再说这卤肉,好吃是好吃,可先前因太过美味连吃了一旬,再吃就不行了,说白了就是吃腻了。

今儿看见卤肉,说高兴也高兴,可想到先前的连吃,嘴角就撇下去了。

不是不爱这味道,是真吃太多了。

但你看钟离珺的表情,看他紧盯着卤肉不错眼的神态,看他极力憋着哼哼,却享受其中的模样,还以为这是什么不世出的美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