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凑合也能过(22)+番外

作者:心知杜明 阅读记录

张炀坐在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他默默的观察完车里的所有人,最后将目光转向窗外。

山路盘旋险峻,山景绿色葱茏,山风软糯湿润。接下来,会遇到什么,张炀不忐忑也不期待,内心波澜平静。自然的感受,自然的体验,身体会帮你记住一切,顾老是这么说的。

这趟大巴的目的地是一个山中苗寨小镇,也是张炀需要二次转车的地方。到达小镇时,刚好中午,张炀在车站旁边的大排档里,点了一份苗家的酸汤鱼,他忘了跟老板说少放辣,第一口下去眼泪就下来了。

李东耀的电话在他揩鼻涕的时候打来。

“老板你不做事的吗?为什么这么闲,电话微信不停!”张炀扔掉揩鼻涕的纸,嗦着鼻子说。

“你怎么了,感冒了吗?”李东耀听到他的动静赶紧问。

“吃饭呢,辣的,别瞎猜。”张炀用筷子在鱼锅里戳,泛着辣椒红的汤锅让人发憷。他招呼老板,炒一盆不辣的青菜来。

“到哪儿了?”李东耀。

“我说地名你也不知道。”张炀放下筷子,盯着门口太阳底下发呆的黑色土狗。

“你还是没有包车。”李东耀叹气表示不满。

张炀懒得理他,看着土狗翻了个身,将肚皮露向太阳。

“注意安全,到了说一声。”这次是李东耀先挂电话,他似乎跟别人在一起,有男声在催他:“东耀哥,你快点!”

老板炒的青菜端了上来,满满一大盆。张炀吃了两口便停了,晒太阳的黑狗可能是晒够了,进屋走到他桌边,重新躺下。

他用脚有一下没一下的怼黑狗,黑狗抬头冲他翻了一个类似于“你好无聊”的白眼,气得他轻声的骂:“什么狗屁东耀哥,恶心死了!”

骂完了他又清醒了,收回怼狗的脚。黑狗晃晃尾巴表示感谢。他拿出手机,把李东耀的电话加入了勿扰名单,准备将他微信拉黑时,还是稍微犹豫了下,最终决定留着。李东耀过分的关心,让他不舒服了。

在去溪口村的破旧大巴里,张炀这才看到了李东耀说过的场景,车里动物多样,货物多样,人同样多样,男女老少都有,混杂着不同民族。气味更是多样,张炀将车窗尽量扯开到最大。他的脚边躺着绳子串绑着的四只乌鸡和六只白鸭,有两只鸭子挣扎到蹦到了他鞋背上,禽类过高的体温穿过鞋面,透到脚背上。张炀挪脚,鸡和鸭子的主人是一位缺牙的矮个子老头,穿着青布薄衫,腰间别着乌黑发亮的长旱烟斗,他冲他咧着缺牙不好意思的笑。

张炀也冲他笑。老人拘谨的模样将他的记忆一下子拉回五岁前还在村里的时候,他脑子里还有一些当时村里老人的影子,会给小孩子们吃烤红薯。他突然感觉滋味复杂,原本平静的心终于起了波澜,他开始思考,曾经的那些亲戚们是否还住在村里,大伯二伯是否还建在,从小玩过的堂哥堂妹们是否还记得他。

大巴经停溪口村。还未到村口,售票的矮个子黑脸妇女就已经开始用方言喊了:“溪口溪口到咯!”

等到村口时,张炀拎了包跨过鸡和鸭,因为个子高,下车时撞到了车门,车里有老乡笑。他回头在路边站定,冲车里人挥手,目送脏兮兮的大巴慢慢晃走。

他抬手看表,已经是下午六点,路边除了山还是山,矮山高山顺势走远,远处的大山头挂着落日和云彩,山里傍晚的风一阵一阵的吹来,他慢慢往里走,渐渐听到充沛的溪流声响。

把张炀送走后,李东耀回了趟美国,彻底将星耀从李氏剥离了出去,顺便和几个美国后期公司谈了合作,再顺便和李旭荣吃了一次饭,说了几句推心置腹的话,还给他送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礼物。

等忙完这一切后,李东耀才发现,张炀已经离开快一周了,而他给张炀发的微信对方一条都没有回。他换成打电话,语音总是提示不在服务区。最后他不得不打了那个三防备用电话,信号畅通,只是没有人接。他改成发短信:“怎么不接电话?”

“你还好吗?”

“没遇到什么事儿吧?”

“回个信息呗。”

“我的祖宗,你要么接下电话,要么回下信息,哪怕回个嗯都行。”

“你再不回,我就带人去找你了。”

当他发出要进山找他的信息后,张炀终于回了短信:“嗯。”

李东耀确定了他的安全,但还是被他这个“嗯”堵得气血不通,只能耐着性子故意激他:“是本人吗?是本人的话给我回个电话,不然我报警了!”

张炀的电话马上打来:“我是张炀,我很好,这样可以了吧?谢谢,再见。”说完他就飞快的挂了电话,没给李东耀丝毫开口说话的机会。

李东耀气得咬牙,打回电话,对方不接。再打,对方直接关机了。

“可真是我的祖宗啊!”李东耀对张炀是无可奈何了。

这边张炀挂了李东耀的电话后,心中郁结,干脆拎着相机出门,一路瞎拍。途中遇到租他房住的张三小,骑着三轮车在土路上高高低低的蹦着走。看到他,顺便问他:“晚上回来吃饭吗?”

张炀冲他摆手:“不了!”

张三小继续踩着三轮车蹦着往前走,边走边哼最炫民族风。

张炀转身,对着他的背影按了一张。

张三小不认识他了,他是大伯家的孩子,排行老三,大他三岁,小时候两个人玩过水,打过架。当然,都是张三小揍他。他小时候可瘦小了,在村里的时候谁都可以欺负他。张三小是他小名,大名叫张闯。六天前,他刚进村就碰到了他。

奇怪的是,他一眼便认出了他,他没想过五岁前的记忆居然可以如此深刻。他故意找他搭讪,跟他说他是上海来的摄影师,来这边拍照的,拍好的照片以后是要发到网上宣传贵州的,同时给了他一千块钱说要租房子。张三小看到钱很热情,二话不说就带着他回了家,甚至腾出自己睡的房间给他。

张炀当天晚上就用拍立得给他们全家拍了照,一家四口更加喜欢他了。尤其是他的大女儿张琳琳,用他熟悉的粉丝的眼神看着他,让他很有压力。不过还好的是,山里的孩子还是羞涩内敛的,哪怕眼神已经喜欢得要冒火了,但行动上还是很克制的。张炀也就不习惯了一天,隔天就让人女孩随便看了,还时不时主动找她打听些村里的事情。

比如他家的那些旧亲戚,张炀爷爷奶奶在他出生前就死了,最亲的也就是张爸的两个哥哥,张炀的堂兄弟姊妹了。

他大伯,也就是张琳琳的爷爷,前两年老死了,就是睡了一觉没醒来的那种死法,没遭任何罪,寿终正寝,是村里难得的喜丧。

搬到贵阳后,张炀还偶尔听到爸爸提过他的这个大哥,说他是真老实人,据张黎说,爸爸偷偷给他寄过钱。

大伯的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没怎么念书。除了张三小留在家里外,另外两个堂哥都去广东打工了,还有一个小张炀两岁的堂妹,嫁到了附近的苗寨,据张琳琳的不完整表述,应该是在江浙一带的服装厂做缝纫工。

上一篇: 步步为营 下一篇: 独身主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