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是卧底!(82)+番外
可惜今天大师姐有事不能来,不然看到那五六套全真丝各式长短不一的旗袍还不开心地疯掉。
“东西买完了——我们去吃饭!”
慈祥地看着曾平凡,白老大点了点司机爷爷的后背。
“好啊!”
双手击掌,曾平凡笑逐颜开——上回白老大带他们去绿波廊吃的点心可美味了,这次不知道又会带他去哪家老饭店?沧浪亭?杏花楼?新雅?洪长兴还是燕云楼的本帮鸭子堪称一绝,松鹤楼的素罗汉也很好吃……
哇!一想到这么多S市的老字号,曾平凡的眼睛顿时眯成了一条细缝。
“呵呵!到了你就知道了!开车!”
心疼地看着曾平凡,白海涛心里暖暖的。
这就是……看着可爱晚辈的感觉吧?乘涛——也对!他从来都没有把乘涛当做自己真正的儿子过,乘涛……是属于“那个人”的……
看着车子平稳而快速地驶出市区,曾平凡不解地回头看着白海涛,“白帮主,我们不是去饭店吃饭么?怎么车子往郊区开——难道我们是去海边吃海鲜么?”
“哈哈哈!不,我们是去‘留云轩’!”
看到曾平凡一副小馋猫的样子,白海涛慈祥地摇了摇头。
“留云轩——八夫人的……”
看到白老大点了点头,曾平凡将歪七扭八的身子转正坐好,“就是为了几年八夫人所建造的宅邸么?”
“纪念佩云?”
白老大仿佛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竟然微微一愣,随即了解地点了点头,“原来……他们是这么以为的啊……”
狐疑地看着如有所思的白老大,曾平凡心中倒是一乐——反正要调查顾佩云,那件郊区别墅里说不定能够找到什么当年的线索……
哈哈!果然是天助我也!
第54章
离开繁华的市区,车子在行驶了一段不算短的距离后,终于在一间农舍边停下。
建在一条小河边的农家,片石砌底,粉墙黛瓦,高高的斗檐翘起,层层叠叠,风火山墙隐藏在一片开的灿烂的夹竹桃树丛后。一排木制的栏杆印照在水面上,一片波光粼粼;下方有着一块通往河道的小小台阶,可以用来取水洗衣,这正是典型的江南民居风格。
“帮主?这……这里是加油站么?”
指着外面的房子,曾平凡不解地歪着脑袋。
“哈哈,哪里有这么漂亮的加油站——我们到了!快点下去吧!”
摸了摸曾平凡的脑袋,白老大笑的爽朗。
吓?到了?
这间怎么看怎么都是农村里常见的小瓦房——就是那件传说中见证了白老大对八夫人一片痴心的“留云轩”?
张大嘴,曾平凡半天没有反应过来。
吃过了好久没有享受到了李奶奶用刚刚才来的食材做出的晚餐,乡下的材料毕竟取材新鲜,胜过城里的百倍。曾平凡站在大厅里上上下下地打量着这间怎么看怎么不气派的屋子。
中堂里倒是放着一张八仙桌,一条长机案和几把太师椅,但是一看就知道根本不是什么值钱的木头,随便从乡下的农户里都可以找出来的那种普通货色。哪里比得上总堂中的那几套前清留下的红木家私。
中堂的正面干脆连中堂画都给免了,什么老虎狮子牡丹白鹤都没有,只是贴了一个大大的红底黑字的“福”字,还是春节前地摊上随处都可以买到的印刷版。
至于装修——曾平凡苦笑,这里那里有装修啊?
这屋子的地板倒是有,墙壁就是白色的涂料随便刷了两下。屋子里什么装饰品都没有,充斥在四海帮主宅客厅里的那些佛像古董百宝格式一个都看不见,墙上称得上装饰品的东西倒不是没有——
一件不知道什么时候留下的老式武打片里才看得到的蓑衣,和靠在墙角颇有些复古风潮的锄头,耙子,铁锹——如果这些也能成为装饰品的话……
“怎么?觉得这里太简陋了么?”
端过李奶奶递来的香茶,白老大笑着坐在靠墙壁的藤椅上。
“恩……怎么说呢?”
曾平凡挠了挠后脑勺,憨憨一笑,“没有想到吧……我本来以为留云轩是一件小别墅呢!没有想到是这样的房子。真的是……恩……大开眼界吧!”
“哈哈,像是曾先生这样年纪的人自然觉得这样的房子新鲜啦!”
端着一盆削好的水果放在八仙桌上,李奶奶用围裙擦了擦湿淋淋的手,“我们乡下都是这种房子,一排连着一排。您看看外面——还有一片菜地呢!”
顺着李奶奶手指的方向,一看,果然有一小亩种着不知是白菜还是青菜的小园子就在屋子的后门外,周围围着一圈的篱笆。后门的院子外面还种着一棵柿子树,还没到吃柿子的季节,树梢上挂着一个个的小青果子,煞是可爱。树下是一张石桌陪着四个石骨凳子,石桌上刻着楚河汉界,随时都可以厮杀一场。
“哇……真的是好田园风格啊……”
光看房子也就算了,看到这充满了园林气息的后院曾平凡真的无话可说了——这根本就是马队长乡下老家的风格么!小时候他还和马队长一起回乡下避过暑,在和这个差不多的后院里看过萤火虫,捉过蛐蛐儿呢!
照曾平凡看来,这里就缺一个鸡窝一个猪棚了。
啧啧,顾佩云啊顾佩云——你倒是怎么样的女人,竟然让白老大为你建了一件……那啥——农舍!
“走!我们到院子里去!”
放下茶盏,白老大拿起拐杖。
跟着白老大走到了院子里,听着不知道从哪个角落里传来的纺织娘,又或者是金铃子的鸣叫声,心情竟然不知不觉地变好了。
“来!这边!”
走到石桌旁坐下,白老大指了指他对面的石骨凳子。
“那个……帮主,您回国之后就住……就住这里么?”指了指周围的坏境,曾平凡皱了皱眉头,“这里和住宅比起来,条件也太差了吧?您住的惯么?”
“怎么住不惯?就这种屋子,我住了二十多年呢!”
笑着摇了摇头,白老大说道,“当年我们在乡下,房子还不如这栋呢!我本来在造这屋子的时候,还想把它还原成稻草屋顶的——结果现在偌大的S市,竟然找不到一个会盖草房的泥瓦匠!本来想要从宁波啊,苏州的郊区去请人来的,不过想想这稻草屋子修葺起来太蛮烦,而且下雨天也不方便,结果还是上了瓦片……就这瓦片我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搞到,现在的工厂根本不生产这种粗制的黑瓦了——他们要卖给我琉璃瓦!我又不是修故宫,要那玩意儿干嘛?最后还是去乡下特意找人烧了一窑呢!那老窑十多年前就熄灭了,就为这个,我还花钱重新给造了个土窑!不过也正好——顺带一起把砖也烧好了!”
“帮主……您这么喜欢怀旧的风格啊?”
本来以为这房子不值多少钱,看来就白帮主这样的折腾法,说不定这不起眼的屋顶啊大梁啊都是从特制的,人工费大大超过成本费用。特意找人烧瓦片,还重造了一座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