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上山下乡记(21)+番外

作者: 幺九/阿踢仔 阅读记录

#

“让我们朝着北京的方向大声再说一遍三忠于四无限啊!人家都有人反映说我们大队的思想修养不够,不能被别人比下去了啊!”支书吧嗒吧嗒烟嘴儿,带头说了起来。后面一群没睡醒的男人,跟着就喊了上去:“忠于毛主席,忠于毛泽东思想,忠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对毛主席要无限热爱、无限敬仰、无限崇拜、无限忠诚……”尾音还被谁给挑了上去。

说完散伙,到田里除稗子去。尉迟山小刚从陈会宁那儿知道这稗子和稻子的本质区别,还没来得及付诸实践呢,沈少游这游手好闲的小子的破锣锅嗓子就响起来了:“山小,好消息,这回哥们有用武之地啦!”

尉迟山小腾地精神了起来,呼啦一声上了田埂。

“来来来,给山小哥哥汇报一个!”

“是这么一回事儿,隔壁一拨知青上山落草了你知道么?扛起了游击大旗啊!”你说沈少游这小子一天到晚子虚观里呆着消息怎么这么灵通啊!

“知道,咱支书还就这件事教育了哥们呢!怎么着,哥们你想入伙啊?我就不陪你了啊,我这命金贵着呢,我还要留着跟会宁同志热炕头呢!”尉迟山小揭开自家搪瓷杯子灌了一口凉水,“不是我说,这帮哥们成不了事儿,咱们无产阶级专政是不会被推翻的,真要搞游击队还得去解放国外的人民,看见没……”尉迟山小手指正西,“对过,一千三百公里,缅共,帮缅甸人民搞游击队才是正经事。”

“你就瞎想吧,啊,做梦摸枪去吧!小爷我这就去报名‘剿匪’,玩真货,荷枪实弹,也能显摆显摆!”沈少游美了。

“什么意思?”尉迟山小被彻底勾引了。

“乡上不是组织人去剿匪吗?我早跟你说过,这山里的小子脑子不够用,《论持久战》都没有读透过,能斗得过咱们小知青儿,上山剿匪的全被缴了械,衣服裤子都被山上的哥们扒光了,光溜溜的就回来了,乡上领导震怒啊,决定用知青制知青,广招人才。”

“这不是让咱们自己窝里斗么?缺大德,不去!指不定里面还有咱俩的发小呢。”这用心太险恶,跟当年皇军收白匪对付八路有什么区别啊!不当着鹰犬!

“清高个屁呀,听哥们把话说完。一天五个工分先不说,干粮、罐头管够,咱们上山跟落了草的哥们们商量商量剿他个一年半载的,大家都有好处嘛!你说是不是?”

“小人啊沈少游,这利国利民的宏图大业怎么能少了山小哥哥!走着,上哪儿报名去?哎哟!”尉迟山小抱头,这一回头不是老爷子的烟锅子么,打起人来真是很疼啊!

“走哪儿去啊?一个也不许去。死在我们这儿多不吉利。”支书的理由实在牵强。

尉迟山小哈哈一笑转移话题说道:“我说嘛,我们青龙是民风淳朴、革命气氛浓厚,就怎么连年没有评上优秀,好嘛,原来是有个这么不会说话的老支书呀!”

“老爷子,你放心,我们出来革命的人,就没有人会想什么落叶归根,死哪儿都一样嘛!只要是为革命的,都能够得到大家的敬仰。”沈少游接茬特别快。

支书喝水不说话,老早就晓得和他们两个打嘴皮仗赢不了。

“您给开个条子,咱们兄弟立马的报名去。”尉迟山小谄媚的挽了老爷子的胳膊。

“你个兔崽子,除稗子去,少给我在这瞎琢磨,我们村儿的一个也不许去!”

没戏!

“老爷子是怕我们俩立了头功,回头咱们把所有的优秀都抢回来了,老爷子不好跟他那些落后的支书们处。真是太计个人得失不顾大局了!”沈少游扁嘴,这大好的机会哟!

得了,还得顶着太阳除稗子去。

“那山小,哥们回山上去了!”

“那哪儿成啊!哎,各位同志啊,茶厂的知青沈少游同志利用休息日帮助我们除稗子来了,这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鼓励啊!鼓掌啊!”

啪啪啪,掌声雷动啊!

沈少游一边挽裤腿下水田一边把尉迟山小八辈祖宗问候了一遍。

第十四章

整个知青点儿开会以后,尉迟山小真觉得自己看人的眼光太低下了,怎么就认识了沈少游这号人。

就沈少游一天前上山剿匪的提议,偌大的几个乡居然真没有人响应。这小子的想法太遥远、太社会主义了。

村支书吧嗒着烟,咳了两声说道:“我的意思是你们都乖乖的,我呢就给上面说我们这儿人手紧张。挪不开,不就结了么?”这话说给村里的干部们听的。

“那可不行。这是上面来的任务,是为了我们这儿四乡八里的安危。”魏主任早忘记尉迟山小和陈会宁那档子事儿了吧!革命的光荣任务让她重新充满了斗志。

“那你找人去!这明摆着送死的事情,谁会去?你大兄弟?”咱们村支书的确不怎么会说话。

“这不是有现成的么?”魏主任看向沈少游,也不知道是哪个爱嚼舌根的把这事儿说了出去,积极的沈少游现在是人人敬仰了,“去一个人,咱们也好完成任务。”

沈少游一杯茶水端到村支书面前,“得了,老爷子,我想去呢!把您裤腰上的红公章给盖上吧!”

“你想死啊!”尉迟山小翘了二郎腿,摇晃着快散架的木椅子,嘎吱嘎吱的声音直叫魏主任皱眉头。

“哥们是想为社会主义建设做点贡献来着!到时候要是立功了,你可别羡慕!”沈少游这小子吃了定心丸了。

“我羡慕个屁,我是怕以后年年清明中元得花钱给你小子上坟祭奠。”尉迟山小也不是好鸟啊!

“滚滚滚,一个个的全他娘的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散了散了,没人催瞎积极什么!”村支书一挥手,这件事情他们村的主要作战方略就是一个‘拖’字了。人还没有来得及站起来。老支书又发话了:“那个你们姑娘家的甭给我想啊,一个都不许。”

许多年后,女知青里一位成了作家的姑娘不忘在自己的书里深情的说了一句“老支书是真真的好人!”这话尉迟山小和陈会宁是举双手双脚的赞成。

#

陈会宁把两个玉米面馍馍用他的蓝格子手绢包好,递给尉迟山小。

“干嘛?”魂不守舍的尉迟山小面前突然多出了这么两个馍馍,一下子犯糊涂了。

“光在这儿磨蹭有什么用,还是上山跟他谈谈吧!这是明天早上的口粮。”青黄不接的时候,自己带上口粮,免得给人家茶厂添麻烦。

尉迟山小挠挠头,很没有气势的说道:“要不你跟我一块去吧?”

“……”

#

上山的小道曲曲折折,手上那把电筒被尉迟山小修理以后还不如当初寒宁道长拿给他们的时候亮了。

“历来都是他出主意,我附议。我从来没有说服过沈少游。”

听了尉迟山小说出这句话以后,陈会宁对沈少游的认识被迫着进了一步。聪明的师爷和混蛋果然是天地下最好的盟友了。

上一篇: 撒旦的女仆 下一篇: 喂,吃硬不吃软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