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犬落平阳(16)

作者:芥末君 阅读记录

暂时,赵文佩同学还没想那么清楚,没能明白这完全是因为杨启深不把这种感情当回事儿。

有了那么一番心思,又兼着要帮杨启深的想法,赵文佩干脆豁出去了,撑起身子来直直看着杨启深:“启深,我认真的,我想帮你。”

杨启深一巴掌呼噜他头上:“少说胡话。”

赵文佩不屈不挠,顺势跳下床去,翻出了湿衣服里的钱包,抽出其中一张金卡:“三十万,密码是你生日。”

“我生日?”杨启深下意识接口,又察觉到不对,狠狠地瞪了赵文佩一眼,“自己收回去!”

赵文佩坚定地摇头:“启深,我真的想帮你。”

他知道杨启深有多需要这笔钱。

两人僵持片刻,赵文佩明显看见杨启深眼里的挣扎。他的脑子万年难得一回地好用了,脸上适时地做出幽怨的表情,故意要引杨启深心软:“启深,我不会害你的。别拒绝我。”

杨启深叹了口气,挪开了目光。

要说那么一夜,赵文佩如果是心思重的林黛玉类型,只要抱着杨启深的背哭上半个小时,要让大男子主义的律师先生明白了他是认真的,说不定还能因为欠着人情直接心软松了口风。

可惜赵文佩不是。

那么一夜里,他死皮赖脸钻进了杨启深怀里,紧紧抱着杨启深的腰,虽然没好意思真的做到最后,也还是把人家的豆腐上下都吃了个够本。

杨启深僵硬地躺在床上任由赵文佩捏自己的胸肌腹肌,本来以为应该挺恶心的,但赵文佩小孩子似的举动其实并没有多少情`欲的成分,甚至怕杨启深反感,连舌头都没敢用,更不要说碰两人的性`器了。

在赵文佩闹腾到11点时,杨启深终于忍不下去了,只当这熊孩子耍自己来着,新仇旧恨齐上脑,一把掀翻了趴在自己身上亲亲摸摸的熊孩子揽在怀里狠狠打了屁股,冷酷无情地关灯,制住赵文佩的手脚,把人揽在怀里睡了过去。

十二

时至如今,整整四年,赵文佩依旧没能让杨启深明白,他说喜欢,就是真的喜欢。

——当然,这也不能怪杨启深。赵文佩积恶已久,若是事事都当真,杨启深早被他累死了。

赵文佩也知道自己这个不靠谱的性格很难让杨启深相信,自己也是想着法子去改的,只是没想到,命运赐予他的这个改变契机来得如此晚,如此突然,如此狠辣。

幸而他还有杨启深。

赵文佩回忆着,心里酥酥麻麻的。他与杨启深也是难得分开这么久,着实有些想念了,这会儿独自坐在杨启深书桌前发了一会儿呆,终于磨磨蹭蹭地掏出手机,对着那唯一的紧急通话号码,按下了拨号键。

接通之前,赵文佩找了一万个借口说服自己应该打这个电话,但事实上,那边杨启深的声音隔着时间与空间传过来的时候,即使仅仅是一声“喂”,赵文佩也已经想不起来那些借口了。

他于是说:“启深,我想你了。”

电话那边安静了几秒钟。

虽然无比期待杨启深是被自己感动了,赵文佩基本的自知之明还是诚实地告诉他,杨启深这反应单纯是无语而已。

赶在对面的人挂电话之前,赵文佩迅速补充上了好不容易想起的自己那一群借口里最靠谱的一个:“那什么,我是想说……呃,钥匙丢了。”

“嗯。”

那边终于有回音了,一个平淡的语气词充分显示了赵文佩的不靠谱行径完全在杨启深的意料之中。

赵文佩觉得自己深受打击,又没什么好辩解的,只好低声唤对方的名字:“启深……”

杨启深没回话,不过也没直接挂电话。两个人都沉默着,线路里只有浅浅深深的呼吸声。

赵文佩倒是经常少女心地矫情一会儿,杨启深却从来不这样。眼下这情景令赵文佩觉得有几分奇怪。他打这个电话还真没什么事儿要做,又舍不得挂,便没话找话问道:“启深,你在干嘛?”

杨启深答:“看资料。”

赵文佩想了想,记起来杨启深这回出差是去Y省取一个当事人的档案:“那个入室抢劫的案子啊?”

杨启深的声音明显带上了些惊讶:“你还记得?”

“那当然。”赵文佩摸了摸鼻子。

这事儿搁以前,他赵小公子才懒得睬呢,充其量不过记住启深最近有点忙而已。自从独立生活以来,他对诸事都上心了许多,尤其是关于杨启深的——好吧,他根本还没从杨启深身边独立。

一辈子不独立最好。

“那什么,”赵文佩扯开话题,“事情还顺利吧?几号回来?”

“还行。赶在检察官提档案之前复印了少管所的档案,省得回去一堆手续。还要跟几个辩方证人谈谈,得有小一周。”杨启深随口应道。

“哦。”

赵文佩挺享受跟杨启深打电话的气氛,私心还脑补出了老夫老妻的气场。怕着冷场,想了想,又问了几个工作上的问题。杨启深也一一回答了,像是心情不错,颇有耐心的样子。

这得归功于赵文佩而今早就不是当年那个毛头小子的事实——虽然在杨启深眼里,毫无疑问赵文佩还是个熊孩子。

当年某次,他瞧见杨启深的卷宗了,知道对方受雇为那个杀人犯辩护,毫不犹豫就问出了诸如“杀人犯有啥好辩护的,一命偿一命就行了”的问题。那时候赵文佩已经被杨启深科普了很久,不是最初的法盲了,却依旧不理解法理,更不理解人性。

杨启深听他这么问,竟然没有说教,只是深深看他一眼便换开了话题,像是个要纵容他的样子。赵文佩便抱着这个疑问,直到很久之后。

自从赵文佩毕业起,杨启深便有意让他接触了几个当事人的亲属。赵文佩单纯得很,根正苗红的好孩子,虽然泡过吧交过些狐朋狗友的,却根本没见过刑事犯,一开始仍旧是抱着书本上学来的偏见的。多接触一些了,他倒是渐渐觉出差异了。有些人的坏简直罄竹难书,有些人的坏却是因着命终途穷的,大有不同。

除此之外,最令他震撼的是杨启深的一句话。

“不把量刑做好,他们怎么会给自己留退路,手下怎么会有个轻重?”

杨启深说这话的时候表情较平日更沉静些,被岁月打磨出的沧桑棱角在日光里虚化了,倒像是回到了他生命里赵文佩不曾见证过的那段时光。峥嵘少年。

念及此,赵文佩想起来了。杨启深这样的态度变化,似乎就是从自己家里突遭大变开始的。对着杨启深,他心里总是藏不住话的,当年那么郑重的表白也轻易就被诈出来了,如今当然是想到什么就问出了口。

杨启深沉默了一小会儿,倒是答得认真。他说,当年赵文佩有靠山,有前途,不需要知道那些。

而现在呢?杨启深一个人,始终是护不了他一辈子的。

这话说得轻松,甚至有些薄情,赵文佩却隐约瞧见了一丝或许连杨启深自己都没注意的,自己大愿得偿的曙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