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开局盘点唐宋十大诗人(151)
他为什么推崇纵横家?
比如姜太公钓鱼,钓来了周王。诸葛亮引来了刘备。
总之,言迷李白一生想当官,政治上失意了又想求仙。当官和求仙这两条主线贯穿了他的一生。
二十四岁,他辞别家人,离开四川,一边游玩,一边想扩大自己的名声。
他来到扬州,为了救济落魄公子,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万两,约等于一个亿。当然,他啃老了,花的是他爹的钱。
那些公子们:我靠,哪里来的土豪,交个朋友吧!
很快,李白的大名就传出去了,大家都知道李白洒脱又大方。李白天天跟这些豪侠混在一起,过得特别惬意,可这些人都是酒肉朋友,哪里能帮助他当官?
他手头的钱很快就花光了,还一事无成。
这个富二代接下来只能典当衣物买酒,深感自己的钱打了水漂。】
天幕中出现新的画面。
李白投宿在扬州的旅馆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父亲。
想爹了,想爹的钱。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很多大人对这首诗褒贬不一,有人觉得返璞归真,有人觉得太单调了。
“没有什么雕琢的意思,读起来童趣盎然。”曹操闭上眼睛,揣摩这首诗:“但都是些大白话,一个典故没有,就像是个小孩子写的。这能被称为诗仙?这能跟杜甫并称?老夫第一个不同意。”
“东临码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我写的比这首诗可好多了。”
曹植写诗赋非常华丽,用典故非常多,却也不排斥李白这样的诗文。
他闻言陷入沉默,想吐槽又不敢吐槽,最终还是忍不住说了出来:"爹,你别说大白话不好,你这也是大白话。”
“大海啊,全是水!”
曹操:"……"
大人们对此褒贬不一,可是很多小孩高兴了。
古人大多迷信,如今天幕盘点诗人,难免吹起了一股风气。很多古代家长都要求小孩背诗,说不定就得到神仙的喜欢了呢。
时至今日,他们被无数诗文所折磨。《长恨歌》说是老奶奶都能看得懂,可偏偏那么长,背得人欲生欲死。
孩子们望着《静夜思》,喜极而泣——终于有他们能看懂的诗了!
短短的,真可爱。
他们宣布,李白就是他们最爱的诗人。
“什么白居易杜甫王维,写诗写得那么长,写得那么难懂,太过分了,怎么不学学李白﹖李白这样的多好啊。”
“怪不得被称为诗仙呢,他的诗这么好懂,又这么好背,明摆着就是拯救我们的神仙啊。”
他们还不知道,恐怖的东西即将来临。
李白将会成为他们最讨厌的诗人之一。
第65章 未若柳絮因风起
武则天:“婉儿,你觉得这所谓的诗仙写得怎么样?朕挺期待他的诗,结果这第一篇水准不高啊。”
上官婉儿垂眸说道:“王勃二十几岁的时候已经写出了《滕王阁序》,李白二十几岁的时候,却写出了《静夜思》。这么一看,这诗仙的名头有点太过夸张,但也许是他的随手之作呢。
陛下,且再看看。”
武则天难免有点纳闷:“这女人提起诗篇的时候,往往都是提那些非常著名的诗篇,这随手之作,有什么好提的呢?”
武则天的疑问也是很多人都有的。
天幕至今为止,提到的诗基本都是诗人的代表作,这《静夜思》放在里面实在有点拉膀了。
杜甫也觉得不妥:"据我所知,太白兄二十六岁之前已经写了很多优秀的诗篇,为何一句不提,偏要提《静夜思》,说不定别人都以为太白兄不早慧了。"
二十六岁,还写这么幼稚的诗,自己练笔还好。拿出去给别人看的话,总归拿不出手。
李白也有些好奇:“是啊,儿戏之作,有何可提的?”
很快,天幕仿佛听到了武则天等人的疑问,回答了他们的问题。
【为什么第一首先放《静夜思》?毕竟这首诗是无数人的童年啊。不放在开篇的话,就像是缺了味道。】
这首诗被收录进小学必背古诗文。
华夏十多亿人或多或少听过以及背过他的《静夜思》。小到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大到八十岁的老人,提起《静夜思》,都会露出恍然的表情。】
【其实小学生必背的古诗文并不只是这一首,但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一首,没有之一,算是一个神奇的现象。
无数游子满心乡愁的时候,脑海里会闪过李白的《静夜思》。
这首诗已经刻入了华夏人的DNA中。】
天幕下的众人:“!!!!”
好家伙,他们直呼好家伙。
韩愈,白居易,孟浩然等等无数诗人瞳孔地震。
古青青之前说过,视频里提到的诗大多都是后世学子要背的古诗文。至于这些学子到底有多少,她没提。大家也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
古代有多少人?唐朝即使在开元监世的巅峰,也不过四五千万人!
无数诗人散发着柠檬的气息,酸了,他们酸了。
李白的诗打通了幼童的市场,第一首诗总是那么特别。这首诗已经在幼童的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李白运气怎么这么好啊!
王维和李白两人现在同为大唐文坛的巨星,王维一点儿都不觉得自己比李白差,可偏偏李白排第
他并不想被李白比下去,一直想知道是什么原因。
王维若有所思,感觉自己隐隐有点摸到了李白人气那么高的原因。时至今日,他也会对自己背的第一篇古诗文记忆犹新。
“第一首吗?难怪这么特别。”
在古代,诗歌都是贵族的游戏,诗歌写得越高雅越好,王维也在这条路上一路狂奔,那些练笔之作是绝对不会拿出来给别人看的。
可是在未来,好像不是这样。
王维思忖片刻,下了决定。给小孩子写点童趣盎然的诗吧,即使挤不掉《静夜思》,也要成为小学生必备诗文之一。
孟浩然、岑参、苏轼等诗人,和王维一样,几乎都被挑起了兴致。
“启蒙之作”的称呼,他们也想来凑凑热闹。
这些御用文人突然改写儿童读物了。
无数后世幼童:“???”
武则天暄孔地震,古代毕竟是官本位,文人墨客地位高就高在能当官,如果当不了官,那也没有大用。
一个文人在未来的影响力居然这么大?甚至不亚于古代的帝王将相!
武则天感觉自己的世界观都有点被倾覆了。
她拿起了一本诗集,陷入沉思。
她会写诗,但是不算很厉害,毕竟写诗也就是为了调剂生活,跟琴棋书画没什么区别。
她真想问————现在认真学写诗还来得及吗?
很多帝王将相也和武则天一样,悔不当初,他们怎么没好好学过写诗呢!
天幕下,高适崇拜不已:"恭喜太白兄青史留名,人人可诵太白兄的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