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开局盘点唐宋十大诗人(22)

作者: 墨尔玉 阅读记录

“我看李太白定然榜上有名,那未来的宋朝再有才也不可能越过李太白!”

杜甫竖着耳朵听了半天,听到自己偶像兼朋友的名字,重重点头,仿佛在应和。

李白必然榜上有名!

这时,天幕突然出现异动,那熟悉的画面重新出现。

和第一次不同的是,大家不像之前那样惊慌失措,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他们呼朋唤友,围坐在一起,兴奋地看起了天幕。

杜甫喝着酒暖身子,抬头看着天空,心里涌动无限期待。

下一位会是他的偶像李太白吗?

非常特别的Bgm响了起来。

王勃的bgm空灵悠扬,就像《滕王阁序》一样。

而新诗人的bgm慷慨激昂,瑰丽梦幻,非常抓耳。一下子就将围观群众带入奇幻世界。

杜甫心里生出浓浓的好奇。

这天幕为什么要用如此特别的音乐?

【他,自称宗室之后,被称为中唐浪漫诗人。】

【他,善用中国古典神话,诗歌语言瑰美冷峭,谲诡诞幻,堪称奇诡璀璨的明珠。】

【……】

【……】

听到名字的时候,杜甫有些失望。

不是李太白。

可是紧接着,当听到什么的时候,他微微张大嘴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东西,满腹疑问和惊讶。

这,这人不是李白。

可对他来说,也不算陌生。

和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按照辈分来算,这人好像是他的远房表侄子!

第12章 我也是中山靖王之后啊!

“咳咳咳咳咳!”

破旧的屋舍里,传来让人心惊肉跳的咳嗽声,仿佛要将肺化成碎片咳出来方才罢休。

村民听到这声音,加快速度,拉着自己的朋友,匆匆而过,生怕沾染了病情。

等到走远了,朋友好奇地回头看:“老郑氏病重了?怎么一副要死的样子?我前几年回来的时候,她还好得很,给我接了碗甜井水呢。”

村民摇摇头,显然知道得比较清楚:“不是她,是她儿子病得要死了。”

“李贺?!李贺不是当官去了吗?”朋友诧异地说,眼里涌现浓浓的八卦:“怎么又回来了?”

村民瞥了一眼她家的方向,语气有些漫不经心,也有些幸灾乐祸:“在外面混得不如意,只能回来了呗。”

朋友兴奋地说:“怎么?是得罪人了?”

村民撇撇嘴,说道:“不知道,我们问郑氏,郑氏也不说,只说她儿子心情不好,需要休养,过几天就好了。可你瞧他那样!也不知道是不是得了肺痨,估计过几天就没了。”

朋友颇觉可怜:“郑氏他家也没什么钱,能开得起药吗?”

“谁知道呢?”村民努努嘴:“郑氏今年身体也不好,田都耕不动了,只能靠大女儿从婆家搞点东西回来。

本以为靠着李贺能过上好日子呢,结果他一副病恹恹的样子,送他去考科举的钱还没赚回来,还要倒贴了一大笔要钱。啧啧!”

“这哪里是什么大才子,我看是个讨债鬼!”

朋友怅然若失:“李贺当时去考科举,闯出名气的时候,消息传回村里,不知道有多少人上门恭贺郑氏养了个好儿子呢。怎么这么快就成了这样?”

“只有老天知道了!”

他们村里都是土里刨食的人。李贺的父亲曾经是个小官,家里还算有钱,父亲死后,他家也没落了,和乡亲们区别不大,穷得揭不开锅。

结果李贺靠着家里的藏书努力学习,不负他父母的期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跑到长安考科举。

中途多有波折,最后当了个小官。

大家都以为郑氏能靠李贺当上好日子

呢!

郑氏自己估计也是这么想的,在儿子当官的消息传回来后,还特意摆了场酒,感谢乡亲们对李贺的关照。

谁知道李贺闯荡几年长安,糊里糊涂地又回来了,而且一副病得要死的样子。

两人一阵唏嘘,可怜了李家一通,心里又生出微不可察的爽快。

是啊,大家都面朝黄土背朝天,穷得叮当响,谁也比不上谁,凭什么他家就能出个名人呢?

茅屋中,老妇人蹒跚来到床前,看向床上形若枯槁的男子:“长吉,这是刚熬的药,还热着呢,趁热喝了吧,药效好。”

男子咳得撕心裂肺,分出心神,接过木碗。

苦涩的药水顺着食管往下流淌,却无甚疗效。

他已经喝了很多天了,这药治不了他的咳嗽,也治不了他的心病。

他早已药石无灵。

喝了只不过是为了让母亲放心。

他气若游丝,精神恍惚:“阿娘,你闻到臭味了吗?”

“你是说药味吗?”

“不是药味,就是单纯的臭味。”

老妇人鼻尖耸动,儿子病重,她拖着病体照顾儿子,家里打扫得非常干净,只有山间松风的香味。

“没有臭味,你是不是闻错了?”

“应该是吧。”瘦骨嶙峋的李贺闭上眼睛。

他今年二十七岁,正值壮年,身上却散发着浓浓的老人味。手粗糙得就像动物一样,双腿又丑陋又曲折,像枯败的树木。

在他身上,所有的关于

生机的美好都要逝去。

随着时间流逝,他越发能闻到自己身上关于死亡的腐朽臭味,在鼻尖萦绕,久久不散。

“……阿娘,还有竹简吗?”

“有……是你之前带回来的。”

萧瑟的秋风把屋顶的茅草吹得呼啦呼啦作响。

他勉力支撑起身体,手指无力,好几次

才勉强握住,边发抖边写。

《秋来》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冷清的秋风吹过梧桐。我的生命也像衰败的灯火一样熄灭。

在我死后,谁会看我竹简上写的诗,别让蛀虫把竹简蛀空了……

以后的冷雨夜晚,会有古代诗人的灵魂来看我吗?

他们在孤坟上给我唱鲍家诗,怨恨而生的血迹化在土中成为碧玉,千年不消。

郑氏也读过书,看到儿子写的诗,感觉到了扑面而来的死气,滚烫的泪水从浑浊的眼中流下来:“儿啊,能治好的!”

李贺摇摇头,笃定地说:“治不好的。”

最后一笔落成,他无力地倒在床上,像一具枯败的骷髅毫无生机。

老妇人抹着眼泪,试图唤醒他对生的渴望:“你知道吗?乡里人都在说新鲜事儿呢!你昨天晚上睡着了不知道,可热闹了。儿啊,你只有活下去,才能看得见。”

床上的人久久没有说话。

老妇人见儿子不回答,于是打开窗户,萧瑟的秋风吹得人浑身发凉,冻得她直哆嗦,却没有停手。

她抬头看向天幕,当看到什么的时候,激动极了:“你快看啊!”

李贺并非不想回答母亲,只是意识混混沌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