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开局盘点唐宋十大诗人(36)

作者: 墨尔玉 阅读记录

正当他有些愤愤不平的时候,听到自己和杜牧前辈居然被后人称为“小李杜”,顿时一惊,狂喜涌上心头。

他又为自己青史留名而高兴,又为自己和杜牧齐名高兴。

啊,他也很喜欢杜牧这位诗坛前辈。

小李杜也有姻亲关系,杜牧是李商隐的表哥杜悰的堂弟。

李商隐情不自禁想起杜牧,有些惆怅,自言自语:“我们俩之前见过一面,我给前辈写了两首诗,《赠司勋杜十三员外》,《杜司勋》,哎呀,他怎么一首都不回我呢?”

“他看到天幕了吗?他知道了我们俩被称为小李杜了吗?”

杜牧,我想跟你做朋友!

青楼中,杜牧喝酒喝得正欢,兴至浓时,直接写下一首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他出生名门世家,不缺钱财,很喜欢逛花楼。他也知道这样不好,自己十年时间都没所得,只得了青楼之间的名声,太可笑了!

他想要的是封侯拜相,青史留名!

可是现在朝廷朋党竞争激烈,他深陷权力斗争的漩涡,十年了也不得寸进。一腔雄心壮志无处抒发。

除了逛青楼,还能做什么?

这时,他突然听见天幕说自己是大诗人。

听这意思,他应该是靠着诗句青史留名了。

他为留名高兴,却又有些无奈,深深地叹了口气。

这不是他想要的出名方式。

他写诗只是业余写写,主业是当官啊。

他想青云直上,封侯拜相,名垂青史。

比起“大诗人杜牧”,他更想听到“宰相杜牧”!

他心情复杂之余,又听见自己和李商隐被称为“小李杜”,感觉自己深深被侮辱了。

脸色顿时黑了下来,怒摔酒杯。

把旁边的歌女吓了一跳:“大人,出什么

事了?天幕不是在夸你吗?”

杜牧揉揉眉心,这种事不好跟外人说出口:“……没什么。”

李商隐是刘蕡的人,刘蕡在牛僧孺手下做过幕僚,而杜牧是牛僧孺的人。

所以他们在朝廷上算是一派,不过是原先。

第一次见面,李商隐就很喜欢他,给他写了一首诗。

“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

李商隐夸杜牧是个欢场高手,特别会写悲伤离合,没人写得比他好。

如果是旁人听了估计会很高兴,可是对于杜牧来说,这一下子,可算拍马屁拍到马腿上了。

杜牧是因为政治上不得志,所以才沉迷青楼,不得不写伤春

悲秋,写些骚诗。

结果李商隐还夸他写得好!

杜牧心中腹诽,这个李商隐是真没情商。

唐朝诗人经常玩和诗,你写一首,我写一首,感情很快就升温了。

按道理来说,李商隐给杜牧写诗,杜牧于情于理是要回的。

可是杜牧很不高兴,所以就没回他。

谁知那李商隐没得到回应之后,也没感觉到自己不对,屁颠屁颠又给他写了一首拍马屁的诗。

如果说第一首诗还能接受,那第二首诗就直接令人说不出话了。

“前身应是梁江总,名总还曾字总持。”

杜牧你的诗写得太好了,你的前身应该是梁代的名诗人江总吧!

江总诗写得确实好,可是他是陈后主的昏庸宰相。每天陪着陈后主饮酒作乐,根本不理政务。君臣如此腐败,国家日渐衰败。

这大概就类似于,夸一个皇帝字写得好看,结果夸的是:“你写的字真像宋徽宗啊!你前世是宋徽宗吧!”

直接就给杜牧气笑了,把人得罪的死死的。怀疑李商隐是故意在骂他。

而且,李商隐还跟白居易关系不错,好到白居易说自己来世想当李商隐的儿子,李商隐还真给自己的儿子叫白老。

可是杜牧非常讨厌白居易和元稹。

他有个好朋友因为元稹阻止而当不了官,两人之间结下了大大的梁子。

杜牧更是痛批白居易和元稹写的诗上不了台面。

李商隐不知道他们之间有怨吗?

还好意思来结交自己,他有脑子吗?

杜牧想到此,叹了口气。

不应该对李商隐要求太多。

毕竟这位明明是牛党,结果又娶了李党的女儿,在两党之间反复横跳,把两派都得罪得死死的,日子过得和豪门狗血剧一样。

出了名的“大聪明”,脑子里不知道在想什么。

“小李杜……一提到他就要提起我?”

“而且还排在我前面,唉,烦死了!”

“小李杜”之间恩怨颇多,李商隐剃头担子一头热,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终究没有“大李杜”和谐。

被无数人关注的李贺此刻正怅然若失地拿着纸张。

千金易得,知己难求。

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的一句话,居然能被后人写出那种高度。

化腐朽为神奇。

诗句脱离了个人名利场,来到唯物主义辩证法上。

可惜今生无缘得见。

他正惆怅的时候,又听见天幕说他的事情,心中有些好奇,轻声自言自语:“只流传两百四十首诗?”

“我放在表弟那里的诗,就不止这个数了。怎么流传的这么少?”

老母亲安慰他:“现在各地乱得很,经常有兵乱,可能是他来不及带上那些东西吧。而且,谁知道你给表弟留了那么多首诗呢?”

李贺

自从听到那些对子,突然有了活下去的动力,整个人都焕发着生机,有了求生欲望:“等我好起来,我就去找他把诗拿回来,全部编进去,这样就不会丢失。”

这样的话,流传到未来,也能给知己看见。

这不也算是和诗吗?

这时,那熟悉的女子声音传来:【李贺传下来的作品非常少,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唐人所写的《幽闲鼓吹》里面记载了一个故事。】

【刑部侍郎李藩很喜欢读李贺的诗,是李贺的粉丝,自己搜罗了李贺的诗,想给李贺做一本诗集。】

【他多方询问之后,得知李贺有一个表弟,这个表弟以前经常跟李贺互相写信,李贺给他写过很多诗。】

【李藩就去找李贺的表弟,想在他那里找到更多的诗,编入诗集。】

【李藩一听,还有这等好事?】

【他高高兴兴地把自己手上的诗全交给了李贺的表弟,然后回到家里静候佳音。】

【结果过了一年,一点儿消息也没有。他于是找到李贺的表弟,问诗集做好了没有?】

【结果李贺的表弟说:“我从小跟他一起长大,他傲得很,我很讨厌他,一直想狠狠报复他。他给我的那些诗,我全都丢到厕所里去了!”】

【“你给我的那些诗,我也全丢了!”】

【李藩气得要命,把他赶了出去,悔恨了很久。所以李贺传下来的诗句很少。】②

【谁能想到李贺的表弟居然如此叛逆呢?】

李贺:“……”

李贺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