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开局盘点唐宋十大诗人(59)
哥哥赵匡胤的声音听不出任何情绪,仿佛暴风雨前的大海:"……绝命毒师?所以你未来给我喝的酒有没有下毒?”
赵光义的雷达滴滴作响,感觉到了危险的气息,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冷汗直冒。
直觉告诉他,这个问题他回答不好,会死的,一定会死的。
赵光义脑子以光速运转,强撑镇定,指天发誓:"陛下,天幕都说了,我们未来有金匮之盟,臣才会顺利继位,臣也是不得已而继位的!"
“臣对您忠心耿耿,从来没有篡位的想法,否则就让臣天打五雷轰。”他说完之后,浑身下意识一抖,担心神灵降罪,好在神灵没什么反应,让他松了口气。
开国皇帝赵匡胤深深地看着自己的弟弟,他和赵光义一母同胞,感情很好。在陈桥驿兵变上,他"被迫"黄袍加身,赵光义也有拥立之功。后来,他们兄弟俩一起打天下,赵光义立下汗马功劳。想不到啊,将来自己死后,居然是弟弟继位。
可仔细想想,赵匡胤又不那么意外。赵光义不知不觉中,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政治团队,羽翼丰满,未来篡位也不是不可能。
赵匡胤脸上挂上笑容,拉起他的手,一副
温情脉脉的样子,甚至不以“朕”来称呼自己: “弟弟,哥哥怎么会怪你呢,是我们兄弟联手把大宋的江山打下来,我那些儿子哪里能比得上你,将来就应该你来继位呀。”
赵光义听得冷汗涔涔,分不清对方是真情还是假意,尴尬地说:"不敢,不敢。”
赵匡胤像是想到什么,一拍脑门,似笑非笑:“哦,那什么宋徽宗宋钦宗原来是你的后代,没有你半分风采呀。”
不说还好,一说赵光义心里就痛苦不已。
他一直在心里嘲笑哥哥有那两个怂货后代,乐得不行,谁知道吃瓜吃到自家,这俩玩意居然是自己生的!
后世之人一朝讽这两个怂货,恐怕也会连带着骂篡位的自己。毕竟如果他不篡位,这俩玩意就不会当皇帝了。
赵光义扯着嘴角,连忙谄媚地说:“还是大哥的后代好,天幕说了那宋孝宗是个主战派,有您的风采,厉害得很呢。”
赵匡胤半真半假地笑了笑,一副哥俩好的模样,拉着赵光义的衣袖: "你知道哥哥喜欢喝酒,咱俩好久没喝酒了,走走,一起喝一杯。来人啊,上酒!”
赵光义如遭雷劈,我靠,宴无好宴,这酒里不会加了料吧?宦官们战战兢兢地送来陛下常喝的美酒。
赵光义看着散发着酒香的酒水,紧张得直冒汗,迟迟动不了嘴。赵匡胤见赵光义如此迟疑,笑着说道:"喝呀,怎么不喝呀。"
赵光义心想,这么短时间,酒水应该不会被下毒,可
是也说不定,万一真的有料怎么办?
大哥这是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提前用毒酒毒死自己吗?
他连忙痛哭流涕,和从前一样亲切地称呼赵匡胤:“大哥,你这到底是要做什么?直说行不行?我的胆都给你吓坏了。"
赵匡胤捧起酒杯,声音悠远: “你如今封晋王,位列宰相之上,力量不小。朕不在意你有没有篡位的心思,因为你也看到了,天幕将靖康耻的事情广而告之。”
“百姓们对宋徽宗和宋钦宗有怨,可那是未来,他们也管不到,可你却和他们处在同一时代,他们可不就要恨你了吗?”
“这样吧,你喝了这杯酒,把权力交接给宰相,朕赏赐给你一些美女,你回家好好培养后代,别又出现了宋徽宗那样的人。"赵光
义脸色和调料盘打翻了一样,五颜六色的。这听着……怎么这么耳熟呢?哥哥好像不久前用过啊。这不就是杯酒释兵权吗?
哥哥赵匡胤凭借这一招,威逼利诱高阶军官交出兵权。如今,居然把这一招用到自己身上,要他交出手上的权利?
交,还是不交?这是一个难题。
赵匡胤之前收回将领的兵权,紧接着以联姻和丰厚赏赐安抚将领。这些将领普遍获得了善终,比汉朝明朝的开国功臣下场好得多。
赵匡胤在这一点上还是做得较为仁慈的。赵光义咬紧牙关,他交出权力的话,应该能活。几乎九死无生
如果硬碰硬的话,
木欧碰吹的旧·70了7070九上。
他现在的权利还不算遍布朝野,而且还提前引起了哥哥的警惕,再也没有办法做一次烛影斧声。
而且即使做到,朝臣也不大可能同意他继位,毕竟他的后代实在是太扯他后腿了。
光是宋徽宗有辱皇家颜面这一条,赵光义就彻底失去了继承权。毕竟那是天幕背后的神仙以及后世人盖棺定论的耻辱!
赵光义心中和吃了黄连一样苦,宋徽宗宋钦宗,你们不止坑爹,还坑老祖宗啊!
赵光义: "好,我交。唯愿以后做个闲散王爷,和小时候一样陪伴在哥哥左右。”
赵匡胤露出微笑,弟弟还算识时务。
他是靠着欺负孤儿寡母上位的,有些觉得自己得位不正,所以想要彰显自己的仁慈和善。比如,他没有杀亡国之君李煜等人,对那些被削权的将领也算不错。
杀不杀弟弟呢?
毕竟是一母同胞的亲弟弟,从小一起长大,血浓于水,再看看吧。开国皇帝赵匡胤旋即看向天幕,不禁有些遗憾。
可惜自己看不见那后世之人,不然真想给她打赏点宝贝,这信息在后世不重要,可对他来说太值钱了,改变了整个大宋的命运啊。
大宋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他的血脉上,这也让他心里的怒气少了不少。赵匡胤不免生出许多期待来,身为主战派的宋孝宗还有辛弃疾相助,这下肯定能北伐成功了吧!
唐朝李世民也陷入了沉默,默默品味起了"宋太宗"这个庙号。"二哥,你在想什么?"长孙皇后好
奇地问。唐太宗李世民叹了口气:“没什么。”
之前,他从天幕中得知了自己未来的庙号——唐太宗。
虽然不太懂绝命毒师是什么意思,但能猜出个大概,应该是擅长使毒之人,不是什么特别好的词汇。
这个赵光义居然和自己一样是太宗……他感觉自己被内涵到了。毕竟他是靠玄武门之变才登上皇位,那赵光义得位好像也不是特别正。太宗这个庙号怎么好像有什么魔咒一样……
事实证明,他想得没错,从唐朝之后,第二任君主往往被称为太宗,可基本上要么靠政变上位,要么靠战争上位。
宋太宗,明太宗(明成祖),辽太宗,清太宗……
天幕悠悠哉哉地继续说:【宋孝宗是一位主战派,很想收复失地,所以派人去北伐,史称符离之战。】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为期十八天的北伐失败了,死伤无数,不得不签订和议,向金国赔款。最后赔得血本无归。】【宋孝宗即使想收复失地,也顶不住这股压力。】【从此,主战派一蹶不振,主和派在朝堂上占据上风。】【辛弃疾这个时候刚刚回到朝廷,没赶上这次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