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开局盘点唐宋十大诗人(66)
【辛弃疾已然离去,词风永壮干古!】
【悠悠我心版本唐宋十大诗人之一,辛弃疾,实至名归!】
紧接着,声音消散,天上出现新的话语:【下一段视频将在五天后播放】。
霍去病闻言,有些怅然若失。既为自己青史留名而感到高兴,又为和自己类似的英雄而感到失落。
他给自己倒了杯酒,快要倒满的时候停了,随后举起酒杯,遥遥相敬。一杯薄酒敬英雄。敬辛弃疾保家卫国的理想。敬辛弃疾为国家流的血泪。敬我们相似的名字以及不屈的灵魂。
清风微动,酒水泛起涟漪,好像真的有人遥遥答应。霍去病福至心灵,随后满饮此杯。
这时,汉武帝刘彻严肃地说:"医官说了,你不能喝酒,只能喝这一杯!"“你要是不听,我就把你舅舅喊来。”
霍去病一腔热血梗在心头,有点无奈:"……好。"
几天后,快马疾驰,辛弃疾来到皇宫。他从江西的乡村来到皇城,真的感觉不一样了。
路过的百姓都在津津有味地讨论辛弃疾,好像跟他特别熟,对他的事迹津津乐道。
“辛弃疾是唐宋十大诗人之一!干古词人!”
“谁说的,那女人都说了,这位是个名将苗子,说不定和霍去病都有得一拼。”
“你们认识辛弃疾吗?啊啊啊啊好想知道他到底长什么样!”天幕上是辛弃疾的演员。
倘若真正的辛弃疾自报身份,估计都要被拦着走不动道了。来到皇城之后,那股异常感更加浓重。
碍于他归正人的身份,这些士大夫总是瞧不起他。可现在,一个个热情得要命。
“幼安,我父亲八十寿宴,你要来吗?”
“哎哎,我跟我妻子马上要成婚了,这是喜帖,你先来我家!”
还有人比较干脆地说:“你文采这么好,我想跟你唱和,来一首《清平乐》怎么样?”
周围的士大夫陷入沉默,不就是想通过辛弃疾的诗来青史留名吗?算盘打得太响了,隔壁金国都听见了。
辛弃疾全部婉拒了:"皇上找我有急事,下次再说。"
他可不打算给这些变脸变得超快的官员和诗。他年轻的时候,因为需要拓宽人脉写了很多应酬的词。
后来,他写得很少,只给自己的好友陈同甫等人写。
辛弃疾以为自己要做天幕中所说的兵部侍郎,没想到皇帝宋孝宗给他一个大惊吓。
“骠骑将军?臣不敢受!”宋孝宗说道:“有何不敢受?”
他实在有些不能理解,以辛弃疾如今的声望,有什么不敢受的?
后世人给他塑造的形象太完美了,一位和霍去病很像的豪杰,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一位忧国忧民的忠臣。
美强惨。
别说外面那些百姓了,光是宫里那些宫妃都哭了好多回。皇后得知他要见辛弃疾之后,还让他要一首词回来,好好品读。
要不是他通过天幕知道辛弃疾忠诚、到死都在心忧国家,一直没有反叛的心思,他估计都要防着他造反了。
辛弃疾实在没想到自己居然能跳到这种高度:“陛下,不可,这是从一品官职,臣没有功勋,怎么能当骠骑将军?"
“为何没有?你二十三岁的时候,勇闯敌营,杀了叛徒张安国,率领万人起义军回国。当时只被封了文书小官,这未免有点太亏待你了。现在加封也来得及。"
辛弃疾:“这……”
宋孝宗看出他的忧虑,扶起他:"爱卿不用担忧,朕没有要害你的意思。你想成为霍去病,朕也想成为汉武啊。想来想去,只有这个官名最适合你。”
霍去病在十九岁的时候升任骠骑将军。辛弃疾顿时热泪盈眶:“陛下……”
宋孝宗笑着说道:“霍去病十九岁歼灭和招降匈奴数十万。爱卿执意要拒绝难道是觉得自己做不到霍去病那样的功绩吗?”
辛弃疾终于接受了,心中热血激荡,拱手说道:“臣万死不辞!”
清朝,乾隆心情很好,看向大臣们:"未来的高考居然要背诗文,朕写了几万首,想来他们应该背得很痛苦。”
他也知道自己写的诗水平一般,比不上那些唐宋大诗人,可比普通人好多了。高考怎么着也得选三四十首吧?
那些阿谀奉承的大臣连忙称赞:“那当然啦,陛下做的诗词非常清新,未来的人肯定都会背。”
“没错,陛下,上次去温泉行宫的时候,做了首诗,用典很多,诗风自然。臣当时就背下来了,现在背一遍给陛下听听……”
乾隆在一声又一声的吹嘘中迷失了自己,看向一直不说话的纪晓岚,有些警惕:“爱卿,我记得你写诗也不错,你能登上什么高考必背诗文吗?”纪晓岚文采确实不错,未来高考选他的诗不会比自己多吧?纪晓岚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臣不敢,肯定是陛下上得多。”
不久后,天幕准时播放新视频。
【第五位诗人,他在当时声名狼藉,在朋党之间反复横跳,日子过得非常狗血。】
【著名诗人白居易对
他无比推崇,想转世成为他的儿子。】【他的诗歌缠绵悱恻,优美动人,构思新奇,风格称丽。】【他是唐诗最后的辉煌!】
第30章 不过是冷门诗人罢了
文宴上,一众文人都被震惊得说不出话。
好家伙,白乐天可是出了名的才子,他居然要做这位诗人的儿子?他们耳朵没坏吧?
翩翩公子元稹笑得直不起腰:“哈哈哈哈哈,乐天,你要做谁的儿子啊?”“别舍近求远啊,都是好朋友,我愿意做你父亲。”突然被cue的年轻版白居易满脸迷茫: "? ? ? "什么,他居然要做这个诗人的儿子?
如今的他风华正茂,还没到老年。等到他到老年,开始思考转世问题,才会放出如此惊世骇俗之语。
白居易又羞又恼,白皙的皮肤上染上绯色:"走开!谁要做你儿子!你做我儿子还差不多!”
元稹打趣道:“可是这天幕是这么说的呀,难道你没有背着我在外面偷偷认父亲?”
白居易咬牙切齿:“你还取笑我?”
“你明明听得出来这应该是未来的事情,未来的我愿意成为他的儿子,说明他肯定比我小很多,不然早就不能生孩子了。我现在可一点不想干这事。”
元稹笑着说道:“哎哎哎,肥水不流外人田嘛,现在想也来得及……”白居易冷哼一声,被闹了个大红脸,不跟他们说话了,心里也升起无限好奇。他惊讶到甚至有些惊骇,这人的才华到底有多深?才会让心高气傲的自己甘愿认作父亲?
“唐诗最后的辉煌”,这几个字在唇齿之间辗转,仿佛已经感觉到了王朝落幕的悲壮和诗歌灿烂的余晖。
这位诗人缠绵悱恻的诗风为王朝落幕涂上抹不去的艳色。
“他的诗歌缠绵悱恻,优美动人,构思新奇,风格秾丽……”杜牧默默念叨,心里咯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