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开局盘点唐宋十大诗人(88)

作者: 墨尔玉 阅读记录

天幕的播放范围并不包括日本,但消息像插着翅膀一样传回了日本。

白居易的铁粉·嵯峨天皇非常不满:"第四,开什么玩笑?这大唐还有诗人比得上白居易?"

他连睡觉的时候,都要把白居易的诗集藏在枕头下面,还开办了学馆,让人读白居易的诗给他听

写《源氏物语》的女作者紫式部也很生气,默默流泪。

“怎么排的榜单?简直胡说八道,我的白乐天啊,你受委屈了!”

白居易的诗在平安时期流入日本,那时候政坛动荡,贵族们的厌世情绪高涨,白居易的思想慰藉了这些贵族,自然最为风靡。

有人常说,是日本心思细腻,崇尚物哀,所以才会如此推崇白居易。其实不然,物哀代表《源氏物语》的作者就是白居易的忠诚粉丝。

不是白居易迎合了日本的物哀风气,而是帮助日本人找到自己的审美————物哀。

所以很多人称白居易是日本文化恩人。

被无数人心心念念的白居易正跟好基友元稹在宴会上喝酒。

人家爱他,他爱好基友。

唐宋诗人常常唱和,多是为了维持交情,可白居易和好基友简直基情四射。

他们俩一同中举,从此结成了一生的好友,经常同吃同住,抵足而眠。

之前,白居易劝元稹喝了很多酒。

元稹写了一首《酬乐天劝醉》:“兄弟,你

让美人多多喝酒,美人不胜酒力,秀色可餐,玉体横陈。你劝我喝酒,这是为什么?"

如果说元稹写得非常暧昧,那么白居易回得也很香艳。

白居易在《待漏入阁书事,奉赠元□□士阁老》,居然写:“好去鸳鸯,冲天便不还。”

居然想和元稹当鸳鸯侣!

除此之外,还有无数饱含基情的诗。

连未来南宋的诗人杨万里看到他们俩的唱和,都迷茫不解:"读遍元诗与白诗,一生少傅重微之。再三不晓渠何意,半是交情半是私。"

元稹和白居易的唱和私情实在是太多了。

好基友元稹惊喜不已,拉着白居易喝酒:“我就说嘛,乐天肯定能够上榜,你和你未来的爹一起上榜了,一门双星。”

因为白居易老年曾经放出惊世骇俗之语—————想当李商隐的爹。李商隐和白居易都上榜了,说是门双星也不为过。

周围的文人都不厚道地笑出了声。

白居易:“……”

硬了,拳头硬了。

“能不能别提这个事情,这事过不去了吗?”

元稹笑着说道:“好好好,不提,让我好好看看,天幕会如何演绎咱们大才子的一生。”

周围的文人叽叽喳喳:"肯定会放《长恨歌》吧!"

“那当然,那不是乐天的代表作吗?把杨贵妃的爱情写得太美,唱起来也好听,长安的小孩都会唱。”

周围的好朋友都在狂喜,为他高兴。

白居易听到《长恨歌》,却有些不在状态,捏紧酒杯,灵魂从身体里抽离,在空中孤零零地飘荡。

这首诗……写的难道仅仅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吗?

唉,湘灵。

他恍惚片刻,回过神来,心中涌出几分期待。

天幕会提起湘灵吗?

答案是肯定的,他给初恋写了那么多诗,提到自己就一定会提到她。

母亲看到他的爱情,会不会同意他和湘灵的婚事?

他顿时想到母亲曾经决绝的话:"你要是娶她,我就死给你看!"

白居易顿时

痛苦无比,遮住眼眸,久没有说话。

第39章 包拯:白居易好官啊【感谢霜皎月明的

【白居易自称是战国名将白起的后代。

大家都知道,白起是出了名的杀神,后来被秦昭襄王赐死。

秦始皇继位以后,觉得白起劳苦功高,所以把他儿子分在了太原,由此诞生了白氏家族。

千年后,大唐的白氏家族诞生了白居易。

也蛮神奇的,战神的后代居然是个诗人。】

唐太宗李世民明明知道天幕中的女人听不见,却笑着回应:"这有什么可神奇的?"

"我们出自陇西李氏,祖先还是老子李耳呢。

老子的后代可以是李广那样的将军,可以是父皇那样的开国君主,还可以是李贺李商隐这样的诗人。”

“龙生九子,个个不同。”

李唐还把老子捧成太上老君,封他为道教的教主,让道教成为大唐的国教。

文武百官眼观鼻,鼻观心。大家都是明白人,真正相信李渊等人这副说辞的人没几个。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看着天幕,放空脑袋:“妹子,白居易都跟白起能搭上边。你说咱是不是也应该像白居易那样,搞一个厉害的祖先,让脸上沾沾光?"

马皇后想到近来的传闻,好奇地问:“你是说朱熹?”

朱元璋:“对,有人劝咱认朱熹为祖先。”

“他们说唐朝那些皇帝,认的可厉害了,直接把族谱追到老子去了,让我也学一学。说是没啥坏处,只有好处。”

毕竟古代讲究君权神授,有个强大的祖宗,能用来撑场面,稳定江山社稷。

三国孙坚自称是孙武的后代。司马懿更厉害,自称是高阳之子重黎的后裔。

唐朝认老子,北周宇文家族认神农……一个比一个玄幻。

马皇后闻言劝说道:“咱们出生于乱世,历经艰险,堂堂正正走上这个位置,和朱熹有什么关系?朱熹有帮我们打过胜仗吗?人高不高贵,不是在于祖先。”

朱元璋心中冒起的念头顿时消散不见:“……嗯,妹子,你说得对,不认了不认了。”

“咱不乱认祖宗,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

秦朝的扶苏听到这件事情之后,超级惊讶:"什么,白氏家族居然延续那么久,白起将军的后

代还出了个大诗人,血脉真神奇。"

秦始皇风平浪静地说:"这有什么可稀奇的?天幕曾经说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都自称先祖为王翦,王勃和王维都是王翦的后代。他的后代也是诗人啊。”

扶苏恍然:“原来如此。”

老将军王翦尴尬地笑了笑,努力缩小自己的存在感。

天呐,子孙后代太出息,让他面上有光的同时,也有点担心陛下会介意。毕竟国破了,王家还存在,这也太招人眼红了!

老将军王翦情商极高地说:"陛下,连王家和白家都能流传这么久,更不用说皇家了。"

扶苏一听,觉得说得很有道理,笑着说道:“父皇,秦国灭了六国,却也没将王室屠戮干净。那灭掉秦国的汉朝想来也不会如此残暴,至少会留下一些血脉。"

秦始皇闻言,却微微摇头: "未必如此,说不定他们就将皇室血脉杀干净了,不然朕怎么到现在还没听见一个诗人跟皇室有关系。”

扶苏略微思忖:“可能是不太出名吧。”

秦始皇压下心中的担忧:“希望汉朝和朕一样知礼懂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