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从焘并不当回事:“大面上不差就行了。后宫这些事,你也不用太放在心上,杀鸡焉用牛刀?我有件事还想问你的意见,现在运河发达,南北货物往来也方便,商业繁荣,商人获利也很高,但商业税收的却比田税低了许多,我有意减轻田税,增加商业税的收取比例。”
“你才是学经济的,怎么跟我商量这个?”卢箫笑道,“光这样说,也没有实际数据,我可不敢下结论。”
田从焘早有准备,将近十年的税收记录拿给她看,又把近来各路钦差回报的各地方情况也拿给她,“这些我已经叫人整理过了,你先看看。还有,我打算效法明成祖设立内阁,选一些懂民生经济的人做顾问,顺便也有人帮我筛选一下奏章。”
卢箫道:“可这样的话,不是把丞相架空了?”现在筛选奏章的工作可是丞相的。
“也不算架空,这些人只是顾问性质,决策还是要丞相协助的。他们互相制衡,我也能兼听则明。”田从焘解释道。
卢箫一笑:“好啊,你想好了就去做吧,反正都有前人的经验在。”现在来看,丞相权力确实很大,碰上不强势的君主,甚至有凌驾皇权的现象。可据她所知,朱元璋为了不被人分权,废除了丞相之位,到明成祖的时候就忙不过来,不得不建立内阁,而内阁后来的权力几乎比丞相还大,所以不如先试试两者并存。
夫妻两人有商有量,就这么全副精力的投入了国事中。至于后宫诸事,卢箫虽然从林太后那里接了过来,却并不亲力亲为,而是让六尚各司其职,定期听她们回报情况。
偶尔有挑刺闹事的,卢箫也不亲自出面,只让尚宫局酌情处理。
“果然是个花架子,顶不得事。”仙居殿总管太监刘波下了这个结论,回头就去跟苏太后回报,“同明殿那边已经消停下来了,裴尚宫带走了许美人,其余人等也各有惩处。”
今天下午,同明殿那边田从熙留下的嫔妃们忽然闹了起来,有个许美人说旁人偷了她的东西,别人自然不认,两边从动口到动手,闹得沸沸扬扬。
苏太后只让刘波过去看了一眼,刘波回头通知了尚宫局,自己就不管了。
“皇后还是没出面?”苏太后问。
刘波回道:“是,听说皇后娘娘在大业殿陪着皇上,这等‘小事’都交给了尚宫局。”
苏太后唇边露出一个玩味的笑:“我们这位皇后娘娘,本事可不小呢。”
☆、第147章 天生一对
田从焘一边看着手里的奏折,一边头也不抬的问:“又出什么事了?”
卢箫刚见了裴尚宫回来,闻言笑道:“同明殿许美人说丢了东西,定是被她隔壁的刘才人偷去了,刘才人不承认,她就让人去捉了刘才人打……”
“好了好了,”田从焘听不下去了,“她们再这么闹腾,直接找个寺院送出去算了。”
卢箫走过去给他按摩肩膀,安抚道:“都是可怜人,算了吧。”田从熙在的时候,有于氏一枝独秀,这几个年轻女孩也不过是在于氏怀孕的时候才挨着了田从熙,现在年纪轻轻就守寡,被关在同明殿里不许出来,能不折腾么?
田从焘也不想在这事上费心,就问:“那你打算怎么办?”
卢箫回道:“我想把她们送回长安去,那边宫里还有几位没出宫的老太妃,她们去了也好做个伴,而且没人调唆,大家自然就安心过日子了。”
这话显然有深意,田从焘闻言终于放下折子,抬头道:“是仙居殿干的?”
“我也只是猜测。因这两个地方特殊,我和母后一般都是不往那边多管的,而且同明殿平时也没旁的人去,只有仙居殿离的又近,又可以名正言顺往来。”
田从焘冷笑:“我不想跟她一般见识,她还得寸进尺了。”当即叫人来拟了一道旨意,调苏群去云南平定土官叛乱,还特意加了一句“即刻出发、不得有误”。
卢箫:“……他去了不会耽误正事吧?”
“土官闹不出大乱子,他要是连这点事都搞不定,呵呵。”
他这最后两声的冷笑实在有些瘆人,卢箫心里默默给苏群点了个蜡,转移话题:“你都坐这坐了一下午了,起来走走吧。”
她一软语关怀,田从焘心情立刻转好,顺着她的意思起身,拉着她出门去散步,“同明殿的事,就按你说的办,正好我打算今年过年回长安去,亲自到长安太庙祭祖,再见见长安的大臣们。顺路带着她们就是了。”
“都回去么?”卢箫看了一眼仙居殿的方向。
田从焘道:“我自然是希望都回去了,不过若有人不愿,也不用勉强。”
当初田惟彰迁都有一半是因为苏太后,不知道在苏太后心里,长安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卢箫有些好奇,也很想知道她愿不愿意回去,于是等到这事一明旨确定,她就跑去请苏太后了。
没想到苏太后竟然表现的十分高兴,还说一走就是这么多年,也很想回去看看长安现在的样子,顺便也让寿哥儿看看他父皇出生的地方。
田从焘对此没发表意见,只让人加紧准备,并在十一月初从东都启程往长安去。他这一路除了带着两位太后一位皇后和田从熙那些拖油瓶之外,还选了几个亲信大臣随行,并留左右相在东都处置政事。
“这几个人就是你的内阁人选?”路上卢箫指着名单问。
田从焘点头:“初步先选出了这几个。”把每个人的生平经历和擅长的方面讲了,“我本来还想把岳父也选进来,但他现在已经是侍郎,官阶有些高了,而且已能独当一面,以后顶秦远的位子也不是问题。”
卢箫对官员的情况不够了解,因此听了就算,并不发表评论。而且她发现田从焘不愧是上辈子从过政的,在大方向的把握和识人上,都比她不知强出多少,他对经济原理也很有研究,提出的改革方案都切实可行,只需要完善细节就可以,而这一点又恰恰是卢箫擅长的。
她身为女性,考虑事情本来就细致,又一贯从民众角度出发,所以总能很快想到方案落地会产生的问题和困难,并相应研究出几套不同的解决方案。
田从焘每到此时都沾沾自喜:“我们真是天生一对!”
******
因要赶在年前到长安,所以这一路上他们并没多停留耽搁,虽然每到一地也会召见地方官,但都是在御辇上见的,且御驾根本不停,以致于有的地方官在御前多耽搁了一会儿,告退之后,还得自己坐车赶路回去。
田从焘很喜欢这样的方式,效率高,不耽误事。就是地方官们有点辛苦,一路屁颠屁颠跟着求见,好不容易见了天颜,没说几句话就被送下了车,然后再在寒风里苦哈哈的回家去,实在是不好受。
卢箫适时建议他多给些赏赐,也不用给什么金银,一人一件他穿过的大毛斗篷就好,既显得亲近爱惜臣子,又不用花现钱,反正给他带的衣服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