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和秦始皇一起造反(134)

作者: 金玉满庭 阅读记录

郡守壮对泗水郡下属各县要求也很低,只要按时缴纳税赋、别造反、别出什么大事就行。其他的一切都好商量嘛。

毕竟在历史上,这位郡守壮也十分懂得变通。沛县那一群人举兵造反,郡守壮带兵想要平定叛乱,可他明显抵挡不住以刘邦萧何为首的叛军,所以这位郡守就做了一件十分变通的事情——他直接跑了,一看到打不过他就跑路了,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此时,这位郡守壮在赵不息的游说之下,很快就选了对自己最有利的做法。

在几人的见证之下,刘邦现场拿起笔,在竹简上写下沛公的死亡原因“死者沛公,老年男性,皮色白皙,面有须,身长六尺五。死于沛县县衙南三里处小道上,脖有剑痕,身有脚印……判为与县丞私斗,二人俱死。”

秦朝对于司法检验的记录已经很细致了,甚至还有专门的法医职位“令史”,就是具有一定医家学问的官吏,专门用来验伤验尸。不过令史不是所有地方都能有的,这时候识字的人都不多,具有一定医家学问还愿意在官府担任令史的人才更少,大部分县衙虽然设立了这一职位,可并没有人担任。

在没有令史的情况下死于非命的这一类案件就都由亭长兼任管理了。

因为沛公是和县丞二人一同死在家外的,所以暴毙而亡就不如说他们二人私斗双双死亡来的干净利落了,正好能合情合理的解释在同一地点为何两个人同时死亡。

等到爰书写完之后,刘邦再签上自己的名字,按上手印,交给郡守壮,郡守壮则拿出自己的官印盖上。

这件事情就算是尘埃落定了,定性为沛公和县丞私斗的案子了结。

对于这件事的结果,所有人都很满意。郡守壮满意于自己的治下安稳无事,赵不息则是成功将沛县完全掌握在手中,吕雉担任了县令,就连刘邦也少不了他的好处。

那两个会不满意的人,沛公和县丞,已经死了,想必他们在九泉之下必定会破口大骂觉得自己白死了吧……假如世上真的有九泉之下的话。

郡中的任命很快就下来了,吕雉成为了沛县的新一任县令,日后就要称呼她为沛君了。吕雉上台之后,将萧何提拔为县丞,将刘邦提拔为县尉。

秦朝的管理制度是中央三公九卿以及其属官,地方则是郡县制度,县是最小的官员机构了,再往下的乡、里甚至连吏都称不上。原本萧何和刘邦都只算是小吏,如今做了县丞县尉,这才算是从小吏正式进入了官僚体系。

而后便是大规模的雇佣黔首开垦荒地,沛县的气候温暖,比河内郡要往南很多,河内郡的小麦如今一年只能种一次,可沛县是可以一年种两次的,现在开垦还赶得上半年种植小麦。

除了小麦之外,还特意在靠近水源的附近开垦了百亩水田,赵不息写信让陈长调拨一批农家弟子来,可以在这里研究杂交水稻。

沛县如今已经是赵不息的势力范围了,她的“广积粮”技能也覆盖了沛县。

在赵不息和吕雉萧何等人的一致努力下,整个沛县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某一日清晨,一辆马车从沛县外进入沛县地界,目标明确的奔向吕府。

在吕府门前,马车停了下来,驾车的御者先跳了下来,搀扶着年老的吕公从马车上走下来。

正是为了躲避赵不息的缺德行为,连夜出去经商的吕雉之父吕公,如今刚刚从颍川郡返回家中。

吕公抚摸着胡须,抬头看着自己面前气派的黑漆木门顶上挂的写着“吕府”二字的匾额,得意的笑了笑。

他这次出门收获颇丰,一趟下来一路平安不说,带着的货物也都买了出去,算是发了一笔小财,赚了足足有数万钱。

虽说回到泗水郡这一路上食宿的时候偶尔也能听到黔首议论赵不息那个竖子,可也没影响到吕公的好心情。

只是……吕公看着四周不断路过的行人,心头缓缓升起一个疑问:这路上的人是不是有些多啊?难道今日有什么大事发生不成?

而且怎么会多了这么多的生面孔?

吕公心下疑惑,看看对面紧闭大门的赵府,又担心自家女儿不会是真的被赵不息那竖子骗的跟她走了吧,虽说自己儿子寄信给自己说家中一切平安,可吕公是知道自己这个大儿子的,一贯偏袒他的妹子,说不准是替吕雉遮掩呢。

想到这里,吕公一颗心提了起来。!

第81章

此时吕府守门的门子已经从门内看到了是自家老太公回来了,连忙低头哈腰一溜烟跑上来,谄媚笑着给吕公开了门。

吕公背着手慢悠悠往府内走,随口询问:“小姐还在对面那个赵府住着吗?”

“还在呢,小姐日日都和黑石子一起进出。”门子的面色有点古怪,他怎么听着自家老太公这个话仿佛不知道自己小姐现在已经是沛县县令一样呢?

吕公听到自家女儿没有跟着赵不息离开,而是还呆在沛县之中,提着的心放下了,也不再多问几句。

反正只要那个逆女还在沛县,那他就有把握让那个逆女乖乖回家。哪家大户人家的小姐到处疯跑不着家的?

吕公回到自己院子中,看着这空空荡荡的院子,皱了皱眉,唤来奴婢:“夫人为何还未归家?”

那奴婢恭恭敬敬道:“是小姐传信,让夫人不着急回来,多在大小姐那边多待一阵。”

吕雉是吕公的第二女,她上面还有一个长姐名为吕长姁,早已经嫁人了,这次就是她生孩子,吕母去照看她,所以一直都没有回来。

吕公哼哼唧唧两声,没有说什么。

可吃完了一顿早膳之后,吕公看着空空荡荡的家中,忽然想起自己这次在外新得了一颗三百年的老参,颇为珍贵。

“得去县衙给沛公送去。”吕公喃喃自语。

他家中的生意能顺顺利利在沛县做下去,也有赖于沛公的庇佑,当然庇佑的条件就是他年年送去的那价值不菲的年礼。

可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权力的作用总是超过金钱,商贾总是要受到当地权贵的制约的。吕公当年刚从单县搬到沛县也是因为想给自家寻一个依靠才想着把吕雉嫁给刘邦,刘邦虽说年纪大了一些,可人脉很广,若是和他结亲两家也能有个依靠。

当年他看刘邦面相,惊为天人,刘邦此人日后有大造化,再加上他如今在沛县的人脉,给自己当女婿是再合适不过了,可惜当年被赵不息给搅合了……他的贤婿啊……

吕公一想到自己看好的贤婿因为赵不息那竖子的搅合而没能成,就气得心口疼,他摇摇头,已经过去的事情想也无用,他现在是不指望能让刘邦做自己女婿啦,现在唯一想的就是得留住自己女儿,不能让赵不息那个竖子带坏自己女儿。

走在往沛县县衙去的路上,吕公看着一路上格外热闹的人流,心中疑惑顿生。难道是县衙有什么大事吗?为何会有这么多人往县衙去?

上一篇: 名门娇女 下一篇: 离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