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和秦始皇一起造反(280)

作者: 金玉满庭 阅读记录

喂!堂堂秦始皇也太小气了吧!

赵不息不可置信地睁大了眼睛。

嬴政轻咳一声:“今岁天气冷,匈奴必定会劫掠边关,朕打算等开春再敲打一下匈奴。”

打仗也是很费粮食的。

行吧。赵不息哼哼唧唧,不放心的叮嘱着嬴政:“爹,你可不要再偷懒啦,平时处理政务之余也要多想一想怎么解决秦朝现在这些问题,军功制度日后要怎么变法你也要多想一想,不要只想着建宫殿嘛。”

嬴政:“……”

他这辈子还没被人上谏过要勤奋处理政务。

“爹,咱们老嬴家六世余烈都传给你了啊,你得好好经营家业,日后才能把七世基业传给……啊不,我的意思是万民的福祉都系在您一个人身上。”

赵不息嘴一滑,差点把“日后才能把七世基业传给我”说了出来,好在及时扭转了口风。

赵不息一想到军功制度这一团遗留问题就觉得发愁,普及教育任重道远,在教育普及,全民可以考试考证上升阶级之前,军功制度还得留着,她爹欠的这些军功到最后还得她还。

想到这个,赵不息就唉声叹气,看着嬴政的眼神也染上了两分恨铁不成钢。

“爹啊,你这个年纪,你这个年纪怎么睡得着觉的?军功的问题没解决完,咸阳脚下的黔首都对秦朝一肚子的怨言,你怎么睡得着觉的啊?”

嬴政:“……”

他的棍子呢?赵不息还在喋喋不休:“咱们自家的天下就得咱们自己保护嘛。铁器不够也的确是个问题……”

嬴政听到赵不息说“咱们自家的天下就得咱们自己保护”颇为欣慰揉了一把赵不息的发顶。

“你说的没错,嬴家的天下就只能是嬴家的。”

这么一想,嬴政竟然也开始反思起来是不是自己上了年纪,这两年沉迷于修阿房宫和修长城,没了青年时候的壮志意气了。

回忆了一下,嬴政不情不愿在心里承认,这几年他年纪上来之后的确是有些懈怠了政务。

赵不息给嬴政出主意:“我觉得我可以在咸阳建一个墨家学院,专门培养秦墨,这样墨家弟子多了,就能有更多人去生产农具和兵器了。”

“你想建造一个墨家学院?”嬴政轻笑一声,看着赵不息。

“看来只是修兵书和医术已经不能满足你了,你想要执掌一家来满足你的小小野心?”

墨家也不是农家医家这样本来就没有多少影响力的诸子百家。

虽说墨家现在没落了,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身为曾经盛极一时的学派,墨家在秦朝堂上的影响力还是有一些的,只是比不上儒法两家罢了。

赵不息的话戛然而止。

这一刻,赵不息脑中已经给自己找好了十几个理由。

嬴政却只是看着赵不息轻啧了一声。

“方才朕还夸你,怎么现在胆子又这么小了?朕都让尉缭做你的老师了,难道还会介意你那点小小野心吗?”

对嬴政来说,他是希望自己的儿女在朝堂占据一席之地的。

让淳于越做扶苏的老师,让赵高做胡亥的老师,本身允许公子皇女和朝堂上的大臣接触,这其实已经给公子皇女提供了接触朝政的渠道。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在嬴政眼中这些东西都还没有动摇到他的权力。

这些人都只是他的臣子罢了,臣和子都只是臣子而已。

李斯做丞相和扶苏做丞相,对嬴政来说是一样的,臣子罢了,以嬴政的功绩和威严,还不至于担心臣子篡权。

赵不息眨眨眼,想明白了这一点以后紧绷的肩膀顿时松开了。

呼,差点忘了,她爹不是刘小猪那个会多疑到怀疑自己孩子谋反的千古一帝。

她爹是——过于信任李斯和赵高结果死后被坑惨了的千古一帝。

那没事了,赵不息觉得嬴政对自己的信任应该和对李斯赵高的信任……差不多吧。!

第167章

秦朝廷的效率是很快的,在嬴政向下颁布了命令之后,只是短短一天的时间,秦官员就已经将嬴政的命令写成了文书,数十匹快马携带着文书奔向秦地的四面八方。

咸阳城郊就在天子脚下,颁布的政令第二日就传到了这里。

常妮听到了小吏念的政令,顿时激动的满脸喜色,布满了茧子的手不住地擦着眼泪。

“好啊,好啊,一亩地能少交一斤粮,今年就能少交一百斤粮食,分润一半也是五十斤粮食……”

常妮的父亲曾是秦朝廷的小吏,虽说没落了,可常妮也是识一些字,能算一些数的。

倒是一旁的赵不息提醒她:“不用分润一半,这些是不用缴纳税赋的。”

常妮偷偷看了眼已经远去的小官吏,才小声告诉赵不息:“我家的百亩地是我和旁人一同种的,要分她们一半。”

百亩地,她一个又瘦又小的女人怎么种的过来,只是有些事情不能放在明面上罢了。

秦律森严,连坐制度使得每一个黔首都十分小心翼翼。

可只要不说出去私底下做,那一般只要不是什么大事同一个里的黔首还是会相互帮着遮掩一下的。

这就是这些如同草芥一般的穷黔首们的生存智慧。

赵不息哂笑,“五十斤也好,你家就一个大人两个小孩,五十斤也够吃二十多天了。”

常妮幸福的笑着,黝黑的脸上散发着一种幸福的快乐,她轻声道:“是呢,可以多吃许多天了。”

“行没有白死呢……”

赵不息缄默无言。

行就是常妮那个死在战场上的丈夫,这对四岁龙凤胎小儿的父亲。

其实原本常妮得不到这只有区区每亩一斤的减税赋的,她的丈夫的军功已经兑现完了,而且秦这些对秦士卒的优待也一向只给活着的士卒,而常妮的丈夫已经死了。

可当她提出为秦战死的士卒家属也应该享有这项福利的时候,嬴政却一口就答应了。

赵不息还以为按照她爹抠抠索索的样子会不舍得呢。

可看着嬴政一脸正经,仿佛很勉强才答应下的别扭模样,赵不息才后知后觉的感受到,嬴政对秦人还是很有感情的。

只是嬴政从来不会主动说感情,他只有在有求于人的时候才会说几句软话,其他时候总是一副“朕天下第一,朕威严冷酷”的模样,可不代表他对秦没有感情。

嬴政是秦皇,既是秦地的皇,也是秦人的皇,他一生都和秦在一起,怎么会对秦人一点感情都没有呢。

赵不息收回发散的思维,轻笑一声,这么看来,她做事应该能更大胆一点了。

毕竟她做的的确是对秦有好处的事情。

在不经意之间,赵不息又悄悄的发现了她爹的一个容忍点,然后打算放肆的往前再迈一步。

走在乡里之间,赵不息耳边都是秦黔首们欢欣雀跃的声音。

就算只是一点点的,百分之一的减税赋,已经足够让他们幸福了。

十几斤的粮食也能让一家子多吃好几顿饱饭呢。

上一篇: 名门娇女 下一篇: 离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