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秦始皇一起造反(339)
小吏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是好。
自己乃是下官,总不能对上官动手吧?而且这动手也动不过啊。
这样的事情还不止一件,不仅是周禀,儒家、法家,甚至是其他学派的弟子也有宁死不愿意交换家中藏书的。
这个时候知识就是财富,一代代传下去的书籍就是贵族可以进行知识垄断的凭仗,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用自己家中世代积累的藏书去和赵不息换基础教材的。
无奈之下小吏也只能拖着书又回去禀告了赵不息。
叔孙通给赵不息出主意:“主君不如去禀告陛下,天下人必定无人敢忤逆陛下。”
“不妥。”赵不息摇摇头,“你这话说的本身就有问题,不是没有人敢忤逆我爹,是忤逆我爹的人都不在了……”
要是让她爹出手,那不管历史上焚书坑儒里这个“儒”指的是方士还是儒生,现在都要变成儒生了。
赵不息眼珠转了转,计上心来,她招手让叔孙通附耳过来:“这样,我们趁着……”
叔孙通大惊:“这样不太好吧?”
赵不息斜睨了他一眼:“要不就去告诉我爹,然后我爹挖个坑把你师伯师叔师兄弟都给埋了?”
“主君真乃神机妙算、足智多谋啊,主君之计,乃谋国之言!”叔孙通迅速转变了口风,十分诚恳的对赵不息伸出了大拇指。
是夜——
月黑风高,夜深人静。
一行身材高大的小吏鬼鬼祟祟背着装满书的包裹自出版府出发,遇到路上巡逻的卫队,就从怀中掏出一块手令,有着通行令,这些小吏很快就来到了目的地。
周禀的府邸。
为首之人是车,他虽然读书不太行,但胜在心思灵巧。
站在周禀府邸的后门外,车借着月光从怀中掏出了一张印着大印的允许书。
秦律规定擅闯私宅是违法的,不过在有朝廷官府允许的情况下就是合法的。
车满意点点头,对着身后的小吏点点头,而后在众人注视之下敲了敲门。
没人应声。
周禀这个人虽然顽固不化,不过倒也颇为清贫,府邸不算太大,装修也很朴素,下仆也只有寥寥几人,根本就没有专门守夜的人。
车又狠狠敲了好几下门,这才有人拖着沉重的脚步过来开门,一个睡眼惺忪的下仆嘟囔着:“谁啊,这个时候来敲门。”
“我们是出版府的人,奉命来换书。”车丢下一句话,就推开了下仆,带着一群人鱼贯而入。
周禀的书房在他府邸的最南边,这个消息还是叔孙通告诉赵不息的,叔孙通曾经多次在拜访过周禀,二人研究学问就是在周禀的书房之内。
吱~
门很快就推开了一条缝,车领着几人进入到了书房之内,点上烛火,看着书房之中摆满了竹简的书架眼皮跳了跳。
还真是读书破万卷啊?
“数一数有多少,都给搬走,再给放上在咱们新编的书。”车吩咐了一句,小吏们都是专门挑出来的力气大的人,很快就在背篓中装满了竹简,背着就往外跑。
顺便留下了三百一十二本出版府新修的书。
等到收到了下仆禀告终于穿好了衣服急匆匆起身的周禀赶过来的时候,周禀只来得及看见车一溜烟离开的背影和一张被塞在书房门缝里的“允许书”。
周禀眼前一黑,推开门看到了自己空荡荡的书架,更是被气得站都站不稳,直接倒在了地上箕坐,他拍着大腿,也不顾什么士人风度了,面红耳赤大骂:“我的竹简啊!这些杀千刀的东西,趁着天黑来抢我的书啊!”
“我的《春秋》啊……我爹留给我的书啊……”周禀扑倒了书架上,嚎啕大哭。
下仆看的心惊胆战,深怕自家主公一个不留意就抽搐过去了,好在他眼尖看到了摆在书桌上的那几摞书。
“主公您看,他们还给您留了新书。”
周禀嚎啕够了,这才顺着下仆的指尖看向书桌,上面摆着厚厚的几摞书。
顿时三步并作两步走到书桌面前,让下仆点上蜡烛,接着烛火翻开书。
不看不要紧,一看更生气了。
“竖子!安敢修改前人所言!”周禀翻过了十几页拍马屁的文章才看到了自家被修改过的文章,更是气得跳脚。
不过等周禀又往下翻了几本之后,就更生气了。
“竖子!竟然还都是重复的书!”!
第204章
第二日一早,数十个怒气冲冲的各家弟子就把出版府围了起来。
其中以儒家法家弟子为多,一则是这两家的弟子最多,二则是这两家人和赵不息不对付,一开始想着不交书刁难一下赵不息的人多。
“枉为人啊此子,趁着老夫睡觉竟然半夜强闯我的府邸……”
“把老夫的藏书都给抢走了不说,竟然还给老夫留下来一堆重复的书。”
挂着两个黑眼圈,脸色冷的仿佛寒冰一样的周禀冷笑一声:“何止书是重复的!诸位可曾看过那书里的内容?”
“啊?莫非她竟然还在内容中动了手脚不成?”另一个身着儒袍的老者连忙问道。
还没等到周禀开口,另一侧的法家大臣公孙利就大声:“可不正是,其中的删改可不少,我法家典籍被删改了许多,你们儒家相比也差不多。”
“竖子!”“安敢如此!”
一群重视传承的儒家大儒顿时群情激愤起来,甚至不等到出版府开门就上前去踹门。
周禀冷冷扫了公孙利一眼,心知道自己的这个老冤家一肚子坏水,如今只怕又是利用儒家出头。
公孙利冲着周禀挑挑眉,悠然道:“我法家历代崇尚变法,法家的典籍修改了就修改了,总归我们不在意……”
法家崇尚变法,只要是有利益可以追逐,那先人留下来的典籍变就变呗,反正法家出名的人物几乎都是以变法出名的,法家的东西早就不知道改了多少遍了。
法家的弟子来到这里大多都不是为了法家的典籍被更改一事而生气,而只是单纯觉得自己吃了亏过来给赵不息找点不痛快罢了。
一群没骨气的东西。周禀在心底暗骂一声,却也没时间和公孙利议论,比起自家的典籍被更改之事,和法家的恩怨可以先放一放。
赵不息此时也终于收拾好带着人匆匆来到了府门外,一见到府门外乌泱泱的一群人忍不住磨了磨后槽牙。
法家弟子就罢了,天天钻营他们那些严苛刑法,身体素质都弱的一批,可这些儒家弟子……赵不息盯着周禀身侧的佩剑看了半响。
这时候的儒家,武德充沛啊。
好在赵不息担心万一出版府着了火人手不够来不及灭火,所以特意向嬴政要了手令去秦军之中调了五百士卒。
一见到赵不息,众人顿时群情激愤,眼看着就要冲上来,好在士卒即使拔出了剑把场面稳定了下来,被剑指着,这些人终于安静了下来,推举出了几个德高望重之人和赵不息讲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