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和秦始皇一起造反(387)

作者: 金玉满庭 阅读记录

“谁准你偷听的!你都听到了什么?我告诉你不准乱写听到没有!”

叛徒啊,她把司马昌留在身边是为了记载她的丰功伟绩,结果这混蛋家伙竟然在她被揍的时候听墙角,天知道这叛徒史书上写了什么混蛋话。

赵不息边压低声音骂边想要看司马昌写的东西,司马昌毕竟拿着赵不息的三倍俸禄,也没有底气拒绝赵不息看。

这时候,一侧的小史官正义凌然挡在了司马昌身边,怒视赵不息:“史书,非史官不得看,公主难道要做崔杼一样的事情吗?”崔杼就是那个因为弑君想要强行让史官改变记录而连杀了三个史官的齐国大臣,因为连杀三个史官还想篡改历史而遗臭万年。

一句话堵得赵不息无话可说。

“不是,司马昌不是史官啊。”赵不息反应过来,“他的俸禄又不是朝廷出的,是我出的,我也不用他修撰史书,他是我雇来专门记录我英勇事迹的。”

然后把这些英勇事迹代代相传下去给他那个名叫司马迁的孙子看,到时候她就能在《史记》上多蹭几页记载了。

不过此事不着急,现在她还有更要紧的事情。

赵不息蹲到了司马昌方才蹲着的墙根,把耳朵贴在墙上偷听着里面的动静。

一点声音也没有。

赵不息有些纳闷,这个院墙隔音这么好的吗?怎么一点动静都听不到啊。

于是赵不息干脆在蒙家兄弟和两个史官的注视下爬上了一边的树,从宽大的袖中掏了掏,掏出了一个便携单孔望远镜。

看了片刻之后,赵不息脸色复杂的从树上溜下来。

这俩人玩一二三木头人呢,她连台词都给他们编好了,可这两个人竟然就那么站着一句话都不说。

“你们怎么还不说话啊。”赵不息干脆大大咧咧推开门进去问。

正尴尬着的嬴政和扶苏同时被吓了一跳。

“逆女,你又回来干什么。”嬴政骂了赵不息一句。

扶苏却仿佛才注意到一样,盯着赵不息的腿:“十五妹,你的腿?”

“哈哈哈,这个啊……啊,我忽然想起来公主府还有点急事,我先回去了,你们慢慢聊。”赵不息一个急刹车,然后若无其事转身走了出去。

腿又变成一瘸一拐的了。

差点忘了,她还得装瘸呢。

赵不息忧伤看着天空,叹了口气。现在她的腿瘸,已经不是为了逃避她爹的揍装的了,而是为了躲避他人的口舌。

她爹知道她装瘸也就算了,要是让文武百官也知道她堂堂嬴侯因为怕挨揍而装瘸,岂不是让她一世英名毁于一旦?这腿,是必须得瘸上十天半个月的了。

在赵不息的背后,嬴政看着被赵不息那个逆女骗的团团转的傻儿子,嗤笑道:“她的腿?自然是朕妙手回春,一棍子就治好了这逆女的腿瘸。”

有了嬴政这句话,扶苏也不是傻子,这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赵不息是装瘸。

扶苏顿时也生出了怒气:“十五妹怎么能因为畏惧挨揍就装瘸呢?”

“你这个好妹妹做过的好事又何止这一桩,她还偷朕的剑呢。”嬴政也是一肚子吐槽。

“十五妹太过分了,儿臣想起来了,十五妹在边关的时候还讲过这件事,说您把剑赐给了她。”

“这逆女……先前她还骗朕的金子。”

“十五妹怎能如此。”扶苏眉毛紧皱,“身为儿女,应该孝敬父亲啊。”

忽然,扶苏也想起来了,对嬴政告状:“父皇,十五妹让韩信征发了二十万军队,她还说多出来的那些人都是临时工。”

嬴政咬着后牙根:“果然逆女!”

两个人顿时有了共同话题,开始互相交流信息,数落起嬴家的逆女的“罪状”来。

唯有一瘸一拐的赵不息,坐在马车上连声打喷嚏,还要心心念念嬴政和扶苏有没有和解,为这个家操碎了心。

“唉,没办法,我就是这么善良,愿意让我爹对他别的小孩也好。”赵不息感慨。

她还想趁着嬴政和扶苏关系解冻的时候去上党郡看看自己的野爹呢。要是她爹只对她一个人好,尽管这样也不错,可日后她爹知道了她有野爹之后就会更生气,她也没有底气反驳。

可现在她就可以说“你也不止我一个孩子,我有几个爹不也很正常嘛”了。

她的义父李左车,那样温柔贤惠,从来不计较她顾着家里的醋缸爹而忽略了他。!

第235章

又过了几日,把封侯的后续事情全都处理完,公主府的匾额换成了嬴侯府,又带着自己的一群谋士处理完战死将士的抚恤问题之后,赵不息才找到时间可以回河内郡一趟。

只是赵不息到了咸阳宫才知道,嬴政一大早就带着扶苏公子去兰池狩猎了。

赵不息轻啧一声,干脆利索趁着她爹不在扔下一封请假回乡的奏折就带着人往河内郡去了。

谁还没个其他父子关系了?

赵不息不是一个人回的河内郡,她带着八万人一起浩浩荡荡返回的河内郡。

河内、上党、颍川,只此三郡,这次讨伐匈奴就出了八万人。

赵不息清清楚楚的记得,范增递给她的册子上,写下的出征人数是八万四千一百零三人。

现在跟着她回来的,还有八万两千零一人。

两千一百零二人,把他们的生命永远留在了草原大漠。

赵不息要先去履行自己的诺言,在出征之前,她说过若是有人回不来,那自己也会赡养他们的父母妻儿。

经过颍川,赵不息就让这八万人散开回乡去了。

当嬴侯的旗帜进入河内郡的地界后,尽管已经离开了很多了回乡的人,可剩下的人还有两万多人,可这浩浩荡荡的队伍并没有引来围观。

沿途的黔首们只是迅速窜回了自己家中,紧紧关上家门,连看都不敢多看一眼。

七国混战的硝烟还没有从他们记忆中散尽,黔首们生怕自己被路过的军队拉壮丁从此背井离乡。

骑在马上的赵不息看着清清冷冷的河内郡大道,挠挠头,让手下的人把嬴侯旗帜换成了黑石子的旗帜。

没过半个时辰,赵不息的马前就围满了热情的黔首。

“黑石子长高了!”一个老者睁着昏花的老眼,看着赵不息,跟身边的人说着,“长高了一尺哩。”

“就是瘦了。”一个妇人心疼道。

另一个妇人道:“可不,脸小了一整圈,在外面肯定吃苦了。”

骑在马上的赵不息正好听到这句话,扭过头大喊:“没吃苦!我就是年纪大了,身高抽条了,脸上的肉就没了!”

虽然几乎每年赵不息都会回黑石一趟,可因为是偷偷挤出来的几天,所以赵不息每次回来都是偷偷回来,只有住在黑石的老人才知道赵不息回来,大部分河内郡人是不知道的。

在他们眼里,他们的黑石子已经离开了三年多,离开的时候还是个半大的少年,这次回来已经是亭亭玉立的大人了。

上一篇: 名门娇女 下一篇: 离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