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周媛和杨重一家人悄悄坐车出城,先往雷州去,至于他们要带的东西,一部分已经先行运往雷州,另一部分也提前送去了廉州,现在应已装上了船。
府内护卫,先前去了廉州的那三百人,这两日就会坐自家海船去琼州,剩下这些,则要分批悄悄前往雷州,与杨重他们一同乘坐军中舰船出海登岛。
半月后,周媛一行人抵达雷州徐闻港,与先到了此地的谢希治会合。
“从此地去琼州岛,不到两个时辰就可登岛,我们此次在琼山县上岸,再从琼山前往澄迈,先在那里安置下来。”谢希治解释行程。
琼山是琼州治所,在整个海岛的最北面,澄迈则在琼山的西南方向。他们这一行虽然是经过宋俊默许的,但是也不好大摇大摆的出行,所以目的地自然也不适宜选在州治所,谢希治就选了最近的澄迈,并先行去做过了安排。
杨重听了点头:“你安排就是了,我们也没去过岛上,不知详情,还是听你安排就好。”
于是行程就此定下,第二日一早,众人起来上船,果然不用多久就远远看到了琼州岛,并且很快就到岸登陆,周媛他们弃舟换车,一路又向南行,在当日晚间终于抵达了澄迈。
作者有话要说:话说,我当初取的《公主出逃记》这个名字是多么切题呀~~\(≧▽≦)/~~
ps:感情戏快开始了
pps:今天就这一更了(遁走
第81章 建设
澄迈县治在县境北端贵平乡,濒临沿海,杨重他们这一行人自然是不适宜“惊动”地方官的,所以他们南行的时候绕过了县城,一路直接行到了澄迈县的腹地,到了县境偏南的位置才停下。
“此处属三乡交界处,西北是恭顺乡,东北是县治贵平乡,南面是永泰乡。澄迈的百姓小半是黎人,还有一小半是南迁的汉人,余外也有些苗人。为免节外生枝,我就做主选在此地请殿下暂居。”谢希治指着前面的一排房子跟杨重介绍,“时间仓促,选好址之后,只来得及盖起这些来,殿下先住着。”
此时天已经黑了,面前那一间一间的屋子里都亮着浅黄色的光,让人心里多了几分安定。杨重伸手拍了拍谢希治的肩膀:“辛苦你了,这样就很好。”当下命人下车收拾,做饭的去做饭,卸东西的卸东西。
周媛跟着信王妃先去参观了一回屋子。这里前后一共建了三排房子,最前面和最后面建的都是排房,也就是连起来盖的房子,中间只做了简单间隔,看样子是给下人住的。
中间一排则是正中建了三间大屋子,两边另各有三间厢房,显然是给杨重一家和周媛住。除此之外,在前面房子与厢房之间还立有篱笆,就像是宅子里的二门一样,阻隔了内外视线。
信王妃看了就称赞了一句:“难得谢公子有心。”看过房子以后,信王妃让人去看着搬床和家具下来,周媛则带着两个侄儿进了一间空屋子玩,免得外面又黑又忙乱,碰着了他们。
这一忙活就忙活到了半夜,才终于把几位主子的床搬进了屋子里,等桌椅也安了进去,一家人简单吃了饭,就都各自安歇了。
一路奔波劳累,前晚又睡得晚,第二日众人起的就都迟了一些。周媛还是由服侍她的婢女叶儿叫醒的:“公主,该起来用膳了。”
等她梳洗换装完毕,两个侄儿都已经等不及来寻她了,周媛一手拉住一个调皮鬼,牵着他们去正房吃饭,谁知一进了门就发现谢希治坐在里面,正与杨重说话。
“你们起来的都挺早哇。”周媛笑着打招呼。
杨重笑话她:“是你自己懒,就等你吃饭了。”说着吩咐人摆饭。
周媛回道:“等我做什么?你们饿了就先吃么。”说完牵着两个侄儿进了里间,与信王妃一起吃早饭。
不一时大家用完了饭,杨重进来叫周媛:“随我出去瞧瞧。”又跟妻子说,“你看着他们收拾东西,只拣用得上的先拿出来。”然后就带着周媛跟谢希治一起出门往外走。
昨天到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周围环境他们也没有看清楚,此时出门去才看清了所处位置。
他们住的房子坐北朝南,背靠一条小河,东面是一大片荒地,西边不远则有一处山林一直延伸到南面,南面地势渐高,与山林交界的地方已经形成了一片山坡。
杨重他们一路往南上了山坡,然后回身向北看,顿时有一种俯视众生的感觉。
“不上来不知道,这里倒还挺高的。”周媛说道,“那片荒地不小啊,可以开垦了种田。”
杨重瞥了她一眼:“先别管种田的事,先想想怎么安顿这几百护卫。”
周媛转身往南看了看,见坡上地面倒还平缓,只是面积不大,再往南就是树林了。她转头问谢希治:“这树林里有野兽么?”
“没有,这里树木不高,林子也不深,绕过这片林子,前面就有农田,并没听说有野兽出没。”谢希治答道。
周媛四处走了走,又试了试脚底的土,跟杨重商量:“咱们还是在这坡上盖房子吧,让护卫住在下面。”说完又问谢希治,“这树林西面过去看过么?”
谢希治点头:“西面再走二十里就到海边,殿下的船可以停在那里。”
“嗯,那可以把这边的树木伐倒,让一部分护卫住那边。”居高临下,三面拱卫,这样才有安全感。
杨重就问谢希治:“盖房子的材料,岛上能弄到么?”
谢希治点头:“已经运了几船砖石来,早前盖那些房子太仓促,怕赶不及,都没等到砖石运来。”这件事的准备时间不长,岛上虽有懂烧砖的,可一时半会烧不出来他们要的量,从外面买再运过来,也耗时耗力,他为了让杨重他们一来就有地方住,除了征用民房之外,就只能怎么迅速怎么来了。
几个人转圈看了一回,又商量了细节,最后决定在坡上量地盖房,眼下他们就暂时住在下面,至于已经到了的护卫,则只能暂时搭帐篷睡了。
不过人多有人多的好处,平整土地,伐木盖房,一样一样分工协作,很快就有序的开工建设了。
护卫们要住的房子好说,就照着下面的排房一样盖就行了,倒是杨重一家和周媛的住所,还需要好好规划一下。
因想着在岛上实用为主,他们也就没有讲究那些外观细节,只要能住的舒适就好。于是在周媛和信王妃商量之下,最后在坡上圈了一个大院子,在院里又分隔开一大两小三个院落,大的那边,里面靠北建了一座二层楼,楼前留了一大片空地,然后左右建了厢房,是杨重一家的居所。
东边小院是周媛给自己圈的,只盖了三间正房,然后靠东墙建了三间厢房,用来做她的厨房,方便她自己鼓捣些吃的。西面算是客院,比周媛这边稍大一些,除了正房,东西两面也各盖了三间厢房。最后在最南面又建了一溜供下人住的排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