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叩仙门(214)

“回去倒不急。武当那两位道长也没有不依不饶的意思,大当家明确否认后,他们就走了。”梅元化接过话来,“我是听无言说你们在锦城住得很舒服,就想过来瞧瞧。”

说是瞧瞧,其实还是担心夏小乔和宣谋心中怀有芥蒂。这番话谈完之后,葛中就叫徐老陪着进城去四处逛逛,师无言也跟着去了,琴痴和师无语各自去休息,梅元化又特意留下跟夏、宣二人聊了半晌。

他性情温和,言辞恳切,除了说明当日之事外,还提到桃园寨,说关慕羽为人一向光明磊落,对夏小乔和宣谋能仗义援手感怀在心,从头到都没有一丝一毫怀疑过他们二人,此次出行,也很怕麻烦了他们,这才派了两名高手暗中保护。

夏小乔其实到这时已经完全不介怀了。说起来这些事也都是人之常情,而她一直没有跟桃园寨直接联系,也没有应师无言之邀去探望梅元化等人,其实是因为她有些不好意思,是她自己道行不够,一不能看破世情,二不够洒脱,说了只求无愧于心,却还是在意旁人对自己的看法,对旁人的认可存着执念。

现在她看开了这些,自然的就不把这些事情担在肩上,谢荣民那边的消息又一直是战事顺利,所以她更觉得没什么必要联系桃园寨。因此她听梅元化说了几句之后,就接过话来把自己的想法说了,表示自己是真的释怀。

梅元化见了她的神情,确信她是出于真心,这才放下心,又说夏小乔若是有事要东去,就赶紧去,不用顾虑他们,左右他们也得住下来,在锦城消磨一段时光。

夏小乔确实有点事。她昨天收到的信还是谢荣民写来的,谢荣民本来在屈政亮奉召回京时留在了商都驻守,他当时已经无可回避的认识到,君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已不可调和,皇帝为了对抗功高盖主的丞相,扶持起了外戚,同时身边还多了很多谢荣民都不认得的亲信。

屈政亮有意留他驻守商都、稳定敌占区形势,谢荣民的父亲谢子澄也写了几封信来叫他回避两边争端,谢荣民自己也是左右为难,就干脆眼不见为净,留在了商都。

但年底皇帝又突然下旨把他召了回去觐见,一直到现在都没放他回商都,还要将一个宗室女封为郡主许配给他。谢子澄见势不妙,在回乡祭祖时,就把妻子和小儿子留在了德章镇,他自己偷偷去东京见了当时在雒阳养伤的屈政亮,一直到上个月,听说皇帝逼儿子迎娶宗室郡主才陪着屈政亮一同回到京城。

谢荣民写这封信时,已经由谢子澄出面婉拒了皇帝好意,说谢荣民早已定亲,那个定亲对象当然就是夏小乔。所以谢荣民在信里说,他父母不日就将南下到蜀中来下聘,并商定婚期。

夏小乔一看就知是托辞,而且信中明说是来蜀中,就必定不是真的到蜀中来。她之前也与谢荣民通过几封信,知道谢子澄在越国有些产业,所以他更可能是让父母带着弟弟避祸到越国去。至于他自己,早已经泥足深陷,不到屈政亮和皇帝之间分出高下,是不可能脱身的了。

所以她才打算立刻出发前去接应,却没想到自己还没出门,梅元化等人就到了。不过这事也不急,谢家总得作势往蜀中来,路上肯定要乔装打扮有所耽搁,也许她还可以等等谢子澄的确切消息,直接去半路接应。

打定了主意,她就陪着几位老人在锦城内外游览了几日,还帮梅元化和葛中乔装,免得被任继业的人追到踪迹。除了四处游览,她还捉到师无言陪她切磋刀法,师无言虽然不是她的对手,但对敌经验比她丰富得多,短短几日,夏小乔已觉获益匪浅。

然后她就收到了谢子澄辗转托人送来的信,问她能不能北上到南阳一带接应谢夫人和谢荣国,他没有提到自己,信写得非常短,字迹也很潦草,显然写的时候非常仓促。

夏小乔到锦城之后,谢荣民就把她的行踪告诉了父亲,所以夏小乔也收到过谢子澄写来的信,主要是交代她父母本来的产业和德章镇那所大庄院,说已经帮她立了女户,产业都转到了她名下,让她回家去住,不会逼迫她与谢荣民成亲。

她为了确定真假,拿出那封信来,请梅元化帮忙辨认过,确定是谢子澄的亲笔信之后,立即就要出发。

梅元化嘱咐了一句,叫她遇上难处记得联系桃园寨,夏小乔答应一声,出门就走。她自己出门,也就不用坐车坐船或者骑马,一路全力施展轻功,经南浦过巫山,仅用了七日就回到了襄阳地面,也是到这时,她才发觉身后跟了个尾巴。

作者有话要说:有网了,争取年前好好更几章,把这一卷写完~

☆、晋江VIP

从锦城出来时, 夏小乔特意选了个没用过的面具, 将自己乔装成一个中年女子,又换了一身粗布衣裳, 连她自己揽镜自照都看不出镜子里的人是谁,别人肯定就更看不出来了,所以跟踪她的人, 应该不是认得她的那些冤家对头。那会是谁呢?

此时夏小乔正好到了一处小镇, 也不管天色还早,就进了小镇。这小镇距离官道比较远,所以只比一般的村庄大一些, 并没有像样的集市,也没有正经的客店,只有一间小小酒肆,以卖酒为主, 兼做一些简单的下酒菜。

她进去坐下,要了一碗粟米饭、一份野菜汤、一碟腌菜,一边吃一边探察四周, 这小镇如此之小,那人要是跟了进来, 她肯定能立即察觉。

很快夏小乔就把饭吃完了,那个跟着她的人却并没有跟进来的迹象。她问了酒肆主人能不能借宿一晚, 主人说家中窄小,把她介绍到了隔壁杂货铺家中去。

杂货铺的门面后面有座小楼供店主一家人居住,另外还有东西厢房, 店主就把她安排到西厢空着的房间里。夏小乔给了点钱,要了壶热水,然后就一直注意外面的动静,可直到夜幕四合都没有任何异常。

是那人没有跟进来,就在外面监视她的动静?还是,来人武功高到她无法探听到?

夏小乔寻思不出结果,干脆趁着外面夜深人静,偷偷出了杂货铺,在镇子外围绕了一圈,还是没找到那人的踪迹,最后只能放弃,回去睡了一觉,第二天一早起来又继续赶路。

这一次她没有在襄阳城停留,直接穿城而过,到晚上也没休息投宿,而是一径往南阳奔去。

那种被追踪的感觉没再出现,也许那人只是认错了人吧,夏小乔把这事丢在脑后,在天亮之后,直接进了南阳城,找人打听了路途,找到了谢子澄信中提到的谢夫人母子暂居之处——城东一处民宅。

这处宅子的主人是谢子澄做生意时认识的一个朋友,据他信中说是十分可靠的,然而夏小乔赶到这里,敲门问时,主人却说谢夫人母子已经于前日离开了。

“谢兄找了镖队来护送嫂夫人他们南下,前日上午就出发了。”

镖队?谢子澄信中可没说过他还请了什么镖队,夏小乔赶忙追问来的镖队有几个人,衣着长相都是什么样子,他们南下的第一站又是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