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国夫人(52)+番外

这俩孩子,一个十岁、一个八岁,正是最讨人嫌的时候,苏阮招架不住,忙和苏铃带着他们出门,去了苏耀卿那儿。

哪知道,到那儿以后,孩子更多更吵。苏耀卿两个儿子,和苏铃的儿子年纪相近,苏耀学家也有三个男孩子,他们几个凑到一起,简直听不到人说话。

崔氏赶紧叫人把男孩子们带去园子里玩,只留下女孩,才总算是清净下来。

“我的天呐!”苏铃按着额头感叹,“不聚在一起不知道,咱们家怎么小郎君这么多?”

崔氏笑道:“就这样,郎君还说子嗣不丰呢!”

苏阮听着话头不对,往崔氏脸上看了一眼,见她笑盈盈的,并无异色,碍着苏耀学妻子吴氏在旁,就忍了没问。

她忍下了,苏铃却不肯,立即就笑道:“大郎怕是想纳妾了吧?”话说完,才想起玉娘和小侄女都在,忙说,“玉娘带你妹妹们去玩。”

崔氏又打发一个年长的嬷嬷陪着去了,才笑答:“哪是想呀?上个月就有人送了两位美人来,我赶紧收拾了院落安置。不过不知怎么,并不得郎君的意,我本来说要请大姑和二姑来热闹热闹,也让她们见见国夫人的,但郎君不愿意。”

“他有什么不愿意的?”苏铃才不信弟媳妇这话,“人呢?叫过来瞧瞧。”

崔氏脸上的笑意终于凝滞,苏阮拉了姐姐一把,出面打圆场:“这时候叫她们做甚?一会儿客人来了。”

要是旁的事,苏铃定然不依,但薛家人要来,是苏阮的大事,她就按捺住了,笑道:“是我糊涂了。不过,既然外人送的,不合大郎心意,何不自己另挑人?为子嗣的话,更该挑两个知道根底的清白人进来。”

崔氏这会儿神色已恢复如常,答道:“我也是这么说,已令人去寻访了,等新人进府,再请大姑和二姑来掌眼。”

儿女亲事,苏铃从苏贵妃那儿得了话,已不在意崔氏,便嗤笑道:“都进府了,还掌什么眼?”

“我可不掺合这个。”苏阮怕她们两个越说越僵,赶忙接话,“嫂嫂自己做主便好。再说,不过是妾室,我和阿姐见她们做甚?”

崔氏说了这么多,要的本就是苏阮这话——夫君如今做了高官、成了显贵,不纳妾是不可能的,崔氏自知家世平平,当年做亲时,自家也不太厚道,难免担心夫君喜新厌旧,威胁自己和孩子们的地位,便特意把这话说在前头,想得到大姑小姑的支持,也有底气些。

哪想到大姑自己吃过妾室的苦头,反过来竟不体恤同为正室的自己,幸好小姑厚道,崔氏忙感激地看苏阮一眼,接道:“是我说错话了。”

又亲自煎茶赔罪,苏铃看她这一套做派,后知后觉明白她的本意,忍不住撇撇嘴。

陪坐一旁、始终没吭声的吴氏,看在眼中,暗自下决心,一定要尽快从这府里搬出去。

于是四个人就各怀心思地安静下来,喝了会儿茶,直到薛家人来。

苏阮听见下人报讯,突然反应过来,因为嫂嫂和大姐打岔,她之前竟然完全忘了紧张!不过这会儿是没什么能分心了,她不假思索地转头问姐姐:“阿姐,我头发没乱吧?妆呢?”

苏铃知道她是真的忐忑,就往她脸上细看了看,说:“没乱,妆也好好的。”

崔氏则说:“我去迎一迎。”

她站起来出了花厅,苏阮她们也都起身等着,苏铃细心地帮她整理衣裙,又安抚二妹:“别怕,又不是外人。”

苏阮忍不住拉住姐姐的手,苏铃感觉她手心出汗,忙拿绢帕帮她擦了,怕一会儿薛伯母进来,拉手叙旧,发现妹妹这么大人了,竟紧张若此,再轻视她。

她这里刚擦完收起绢帕,崔氏就扶着一个笑容可亲的中年妇人走了进来。

卢氏进门,看见苏阮姐妹手拉手站在那里,瞬间红了眼眶。

“薛伯母!”苏铃拉着苏阮迎上去,笑道,“多年未见,您还是风采如初,可还认得我吗?我是大娘。”

卢氏作势要行礼,苏阮忙给崔氏使了个眼色,和她一起扶住卢氏,说:“薛伯母,这可使不得。”

苏铃也说:“薛伯母快别这样,我阿娘要是还在,瞧见你给我们行礼,还不打断我和二娘的腿?”

卢氏笑道:“代国夫人才是风采一如往昔,连这爽朗劲儿都没变,我怎会认不出来?”她说着转过头,拍拍苏阮还扶在自己手臂上的手,温声道,“阿阮也是,一点儿都没变。”

苏阮鼻子一酸,松开手,后退两步,认认真真给卢氏行了一礼。

“好孩子,快起来。”

卢氏要去扶,苏铃却反过来扶住她,笑道:“她该给您行这个礼,您就安心领了吧。”等苏阮直起身,又请卢氏入座,向她介绍堂嫂吴氏。

苏阮默默陪在一旁,听大家寒暄叙旧。

一盏茶很快喝完,卢氏提起昨日去付家拜访,“临走前,付常侍写了几个吉日,让我们夫妻选,说选好了,也好写请期礼书,把婚期定下来。”

苏铃听了就笑:“原来是付常侍的意思么?我还以为是……”

苏阮紧着拉她一把,卢氏倒不以为意,还笑道:“我们夫妻,当然也想叫阿阮和大郎早日完婚,大郎自己就更不用说了。”

这是喜事,卢氏又这么大方,于是在场除苏阮之外的人都笑了起来。

“付常侍都选了什么日子?”苏铃先问。

“他老人家写了下来,不过没在我手中,我是想着,这事总得问阿阮的意思。”卢氏说着笑看苏阮,“阿阮觉着,是十月中好呢,还是十月末?”

“……”这就定了十月吗???

第38章 劝解 ...

苏阮虽然一时冲动, 答应付彦之早点成婚,但真的没想这么早——照她原本计划,婚期最好相隔一年以上, 所以她心里的早一点, 其实是指半年以后。

“十月办喜事, 确实略显仓促。”卢氏看苏阮迟疑,立即解释,“但十一月是单月不说,也没有吉日,再晚就得腊月下旬了。”

苏阮还是迟疑, 不肯就答应下来。

明日就是八月初一, 若定了十月下旬成亲, 岂非只有两个多月了?她心里的结还没解, 付彦之自己也说芥蒂还在,就这么赶着成了亲,真的是好事吗?

苏铃看着着急,插嘴道:“此事薛伯母和我们家大郎定就行了, 二娘只管待嫁。”

卢氏很清楚苏阮为何迟疑, 怕逼得太紧,适得其反, 忙说:“也不是急着今日就定, 过后阿阮和鸿胪卿看着日子慢慢选吧,选好了,咱们再定。”

崔氏看苏阮有顾虑, 卢氏也松口了,忙捡起主人的职责,笑道:“是啊,左右薛伯母也到京了,咱们慢慢商量。”又命人去把孩子们叫来,拜见长辈。

孩子们回来,卢氏挨个问话给见面礼,这么一通忙活,终于把婚期这事岔过去了。

之后摆了宴席,席间她们也只谈了些京中哪里好玩之类的闲话,没再提苏阮和付彦之的婚事。

上一篇: 月满京华 下一篇: 洛九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