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印刷出来的字比后世要大,二十万字的书装订成一本不合适,他打算两三万字一本,拆成七本,这样到时候还能更好地往外分发。
黎青执一直写到天快亮,才回到金小叶身边。
他刚靠近,金小叶就醒了:“你去哪了?”
“去了一趟茅房,”黎青执亲了金小叶一口,“小叶,我今天上午要出去一趟。”
吃过早饭,他要去找吴白川,让吴白川带着常端去京城。
此外,他还要找朱前,租几间新码头那边的房子,用来印书——朱前在新码头那边盖了不少房子,打算等码头建成后拿来出租。
现在码头还没有彻底建成,那里空置着。
至于后续这书要怎么
印,就让常家兄弟去操心了,他没时间管。
黎青执在家吃了点东西,就匆匆出门。
他先去找吴白川。
吴白川做的生意,就是从禾兴府买了货物送去京城出售,再从京城买了货物,带来禾兴府出售。
这一趟光在路上,就要花一个多月,在京城又要待上一个多月……他出门一趟,差不多要三个月。
所以他一年就出门两次,偶尔才会出去三次。
不去京城的时候,他要么在禾兴府各地购买货物,要么就在家里休息。
如今距离出发只有九天,他早已买齐货物,也就天天在家待着。吴白川的妻子爱喝粥,他们家早上都是喝粥,但吴白川爱吃面。
再加上他家的厨子做的面条不好吃……他每天早上,都溜达着去外面的面馆吃面。
在面馆想吃什么面就吃什么面,多好啊!
今天他就吃了一碗大肠面,还加了一块大排,吃得心满意足。
吴白川摸着肚子回到家,就有下人过来:“吴掌柜,金叶绣坊那边来了个人,要见你。”吴白川闻言有些惊讶,金叶绣坊不是已经把货全给他了吗?他还把货款结清了,现在找他有什么事情?
虽然疑惑,但吴白川还是去见了人,然后就是一惊。
来找他的竟然不是金小叶,而是黎青执!
去年黎青执找上吴白川,提起洪晖之后,吴白川就有点怕黎青执。
这不单单是因为黎青执认识苟县令和朱前,还因为黎青执特别聪明,那双眼睛仿佛能看透人心。
今年县试过后,看到洪晖被革除功名再也翻不了身,吴白川对黎青执就更怕了。
看起来是洪晖记恨黎青执,主动找黎青执的麻烦,才会落得那么一个下场,但他总觉得这一切是黎青执算计的。
黎青执一个农民出生的普通人,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结识苟县令,认识朱前,那些得罪他的人还没个好下场……这人怎么可能简单!
现在,黎青执还得了府试案首,将来肯定会继续往上考……
吴白川一看到黎青执就露出笑脸来,特别热情:“黎先生,你怎么来了?”
“吴掌柜,我有事想找你帮忙。”黎青执道。
“黎先生尽管说。”吴白川立刻道。
黎青执却没急着开口,而是道:“吴掌柜,你们的船队在京城应该是有关系的,那关系……是吕庆喜?”
黎青执在临湖县的时候,就已经想好要让吴白川帮忙了,也就让常家兄弟稍稍打听了一下。
吴白川跟着的那个船队属于省城的沈家,而按照他打听出来的消息,沈家跟娄家从无来往。
沈家专门做京城的生意,在京城肯定有靠山。
如果他们的靠山是晋王或者晋王那边的官员,不可能跟娄家完全没来往,都不买点娄家的白茶。
要知道,一些晋王一系的官员,会千里迢迢花大价钱来买娄家的白茶!
沈家的靠山跟晋王无关,那就可能是吕庆喜,或者一些中立的官员……黎青执觉得是吕庆喜的概率比较大,就这么问了。
问对了,吴白川会更听话,问错了……他也没什么损失。
当然现在看来,他问对了——吴白川一脸惊讶。
黎青执见到吴白川的表情暗暗松了一口气,心情轻松不少。
吴白川所在商队的靠山是吕庆喜……接下来的事情会好办很多。
“黎先生是怎么知道的?”吴白川问。
这事儿跟着沈家混饭吃的人都知道,但他们并不会跟身边人说,就连他妻子都不知道。
毕竟吕庆喜的名声不太好。
黎青执笑了笑:“我猜的。吴掌柜,我有一批货物,想要借你的船运去京城,我这边还有个人会跟着一起去。”
黎青执随便一猜就能猜到吕庆喜头上……吴白川愈发谨慎:“黎先生,这事没问题,不过我已经买了很多货物,如果他带的东西多,船上可能装不下。”
黎青执道:“他带的东西体积不大,就是分量应该不轻。”时间太短,他们不可能印出太多书来,每本有个一千本也就差不多了。
七千本每本两三万字的书,占据的地方应该不大。
这么想着,黎青执算了算那些书大概的重量,跟吴白川说了。
“占地不大的话可以!”吴白川道:“我有两艘船,其中有些货物还是占的地方比较大,但分量不重的,我把货物挪一挪,就算东西再重个几倍都是可以的!”
“麻烦吴掌柜了。”黎青执笑着开口。
“不麻烦不麻烦,”吴白川立刻道,“以前我自己的货物装不满我的船,我本就是会让其他人跟我一起去京城的。”
双方签了契书,黎青执这才从吴家离开,去了朱家。
得知他要租新码头那边的房子,朱前道:“贤侄,我那边有不少房子,送你一套吧。”
“朱叔,不必……”
“要的!我在新码头那边有很多地,不缺房子!”朱前笑眯眯的:“而且我这也是有所求,等贤侄你金榜题名,我还想请你提携一下我那两个不成器的儿子。”
朱前都这么说了……黎青执想了想,没有拒绝。
他现在是真的需要朱前的帮助。
不过等这件事过去后,他可以想办法回报一下朱前,比如给朱前制作肥皂或者制作玻璃的方子。
当然,就算有方子,这两样东西短时间里也不能大量生产。
毕竟他们缺少材料,比如制作肥皂的油脂,就很难获得。
至于玻璃,大齐其实是有玻璃的,只是因为工艺、原材料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时候的玻璃纯净度很差,还五颜六色的,一般被用来制作各种摆件。
这不是工匠不想烧制出透明玻璃来,纯粹是原料和工艺跟不上。
此外,不管是制作玻璃还是制作肥皂,都需要用到纯碱,而从草木灰里提取纯碱,效率太低了!
就草木灰里的那点纯碱,是很难制作出完美的肥皂和玻璃的。
不过他知道一个天然碱水湖的位置……大齐的地理环境跟他原先生活的环境相似,兴许能找到?
现在想这些有些远,黎青执跟朱前聊过之后,拒绝了朱前的留饭,匆匆回到家中,继续埋头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