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庆喜注意到了皇帝的情绪。
他家陛下没别的毛病,就是心太软。
要不是陛下心软,晋王和那个害了陛下的女人生的儿子,也不会一直过得好好的。
“陛下,那些百姓也太惨了,老奴穷苦出身,最见不得百姓受苦。”吕庆喜不停地给晋王上眼药,还呜呜咽咽地假哭。
“晋王确实过了,该受点惩罚,”皇帝道,又无奈地看向吕庆喜,“你也别哭了。”他一眼就看出来吕庆喜是假哭了,那声音听得他头疼。
吕庆喜不哭了,问皇帝要如何处置晋王。
皇帝道:“会这样,应该也是他手下人没把事情办好……让他闭门思过,再罚点银子吧。”
吕庆喜心里不满,觉得这惩罚太轻。
但他也知道,皇帝打算让晋王继位,因而总是对晋王手下留情。
不过这事儿他操作好了,总是能让晋王威望大失的!
他是真的不想让晋王继位,最好是能从宗室选个小孩子,这样他将来就还是威风凛凛的九千岁。
皇帝确实对晋王手下留情了。
他这人重感情,重的自然不止吕庆喜,还有他后宫的妃子以及两个女儿。
他的皇后已经没了,但还有几个跟了他很多年的妃子,尤其是贵妃……贵妃是从小伺候他的宫女,比他大两岁,如今已经不年轻了。
他想封她做皇后,可惜朝中大臣一直以她没有生育过为理由阻止他封后……
要是他的死的时候,他的贵妃依然没有当上皇后,那接下来的皇帝,会不会亏待她?
皇帝叹了口气,打算去贵妃那边看看。
吕庆喜从皇帝这边出来,也马上给贵妃递了个消息过去。
贵妃跟他是一伙的,也不喜欢晋王!
至于贵妃为什么不喜欢晋王……陛下刚登基的时候,老晋王总揽朝政,他们可没少吃亏!
京城的事情,黎青执一无所知。
他每天不停地写书,写了就让常瞻给常端送过去。
常瞻和常端都惊呆了。
黎青执写书,写得也太快了!
他们这边一共有三个人负责排版,都排不过来!
他们又不敢找别人帮忙……
“黎青执身体还好吗?”常端问常瞻。
黎青执每天都写那么多字,他吃得消吗?他觉得让他照着抄,一天也抄不下这么多字。
“他看着没什么问题,就是……像是又瘦了一些。”常瞻道,黎青执每天都吃很多,但大概是消耗太大,没见胖反而像是瘦了。
“唉……可惜我们这边排不过来,他写的东西,后面的故事只能我去京城的路上抄录几遍,到了京城再看看有没有人能帮忙印刷了。”常端道。
常端和常瞻面临的问题,黎青执很快就知道了。
他想了想,跟金小叶说了一声,白天改为去新码头那边写书。
写书之余,他还帮着排版。
他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总能很快找出要用的铅字,还从不出错……他一个人的排版速度,比其他三个人加起来都要快。
常端和常瞻:“……”黎青执怎么这么厉害?他真的是人吗?
第130章 京城
距离沈家的商队前往京城, 只剩下五天。
凌晨,黎青执停下手上的笔,按了按自己的肩膀。
这些天, 等金小叶睡着后,他都会来书房写书, 早上再回去睡觉。
为了避免被人发现,他还特地找了个帘子挂在书房窗前, 免得灯光透出去。轻手轻脚地回到卧室, 见金小叶还没醒……黎青执在金小叶身边躺下,深睡了一个时辰。
等他醒来的时候, 金小叶已经不在了。
他下楼来到厨房, 就见金小叶正在煮面条。
“哪来的面条?”黎青执好奇地问。
做面条挺麻烦的,金小叶从没做过, 就算做面食也是做面疙瘩,或者搅和成糊状之后摊面饼。
金小叶道:“我跟面馆订的,爹一大早就给我拿过来了。”
县城那些面馆的面条都是他们自己做的,有些面馆还会往外卖生面条。
她昨天才知道这件事,然后就订了一些——黎青执最近很忙, 可以给他吃点
好吃的补补。
面条是黎老根帮她拿回来的,拿完, 黎老根就迫不及待,出门喝茶去了。自从来了县城,黎老根变了很多。
看到城里的老头都穿得干净, 他也开始注重穿着, 一些坏习惯也改了。
至于赌钱……黎青执私底下找过黎老根, 说黎老根再去赌钱会影响他考科举,那他就不要黎老根这个爹了。
黎老根很害怕。要是黎青执换了个爹, 那他怎么办好?他压根就不敢再去赌钱!
时间长了,他还觉得赌钱没意思。
早上去茶馆喝茶,跟人吹牛吃面条多好啊!
钱要是还有多出来的,买几块糖给黎大毛黎二毛还有赵小豆吃,三个孩子还会亲近他!
至于常翠……黎老根是不会给常翠买糖的,这女娃娃跟他又没关系,他给人家吃糖干啥?还不如自己吃。
金小叶提前煮了一锅榨菜肉丝汤,把煮好的面条捞进去,就是他们的早餐了!
紧跟着,她又将剩下的面条捞进一个空碗里,放进去猪油酱油拌了拌,给那些女工端过去。
女工们会把这面条当菜,用来配粥。
拌面条在她们看来,还是一道很好的菜。
黎青执吃早饭的时候,常瞻带着翠翠从屋里出来了。
自从常瞻回到崇城县,翠翠就跟着常瞻住了,黎大毛黎二毛则像以前一样,两个人一个屋。
他们有两张床,但从来都只睡一张,另一张床上放了积木和棋盘。
常瞻和翠翠和他们一起吃面条,常翠拿个勺子努力扒面条吃的样子特别可爱……
黎青执笑了笑,去跟金小叶聊天。
他对东家长西家短的事情很感兴趣。
“屈姑娘和徐启飞的事情已经定下了,不过他们要等院试之后再成亲,接下来几个月,王姐和徐夫人不打算让他们见面,免得影响了徐启飞……”金小叶念叨着。
黎青执倒是觉得影响不影响关系不大。
徐启飞年纪太小了,都不到十八岁,再加上他不是出生书香世家的,没有从小受到最好的教导……他能考过县试府试,但接下来的院试想通过很难。
除非他撞大运。
朱寻淼的学问,都比徐启飞要好——李秀才指点朱寻淼的次数,远超其他人。
不过让徐启飞好好读书,过些日子再成亲是对的,他觉得王姐的女儿有点小了。
说完王姐的女儿,金小叶又提到了方家:“锦娘这些天不太高兴,她娘正在给绣娘找夫家,还要一百两银子的彩礼……”
“怎么回事?他们家不是靠绣娘做针线活养家的吗?”黎青执皱眉。
方绣娘的挣钱能力不差,把方绣娘嫁出去,无异于杀鸡取卵。
金小叶道:“谁知道呢!他们要那么多钱,其实也没人愿意娶方绣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