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荒年(27)+番外

又不是吃酒走人情,好端端地在人家吃饭,这事李家姐弟俩哪能干,更不用说这会正是缺粮的关口,李茹和栓柱跟高家的老的中的男人们寒暄几句,还是告别走了。

眼瞅着姐弟俩的人影走在村口的大柏树下,一晃就再也瞧不见了,老高头放下手里的锄头,老脸刷地沉下来,“先放放,都回院里去!”

院里头,大儿媳连翠拉着大林他奶,气不忿地表说,“娘,你说这事稀罕不稀罕,不当不正的,咱和她家也没来往,也不托个媒人,自己就这么空撒着手来了,哦,就给了俺孩儿两块红薯!就想让咱大林去给她当女婿!咱家还没难过到那份上呢!”

他奶也是见多识广的,虽然也不想把大孙子招出去,可总觉得这事有些古怪。

“行啦!人家明说啦要让大林当上门女婿?”

“那倒没有,可她上来就把大林一顿夸,还说栓柱算过,大林和她家小兰的八字合得来,这还不是想抢大林呢?”

“那人家许是想和咱结亲,没想招女婿呢?”

他奶瞥了大媳妇一眼,这大媳妇,人勤快,也能听人说,就是脑瓜笨些。

连翠一激动,嗓门都高了,“那二梅家的双贵跑到了西王庄,她家都是女的,没个男丁当家理事怎么成?要是想结亲,怎么不寻媒人?”

刚才是她脾气好,才没当场发作,还客客气气地把人送出了院。

“嚷嚷甚哩!不管怎么说,人家又没歹意,看上了大林,那也是有眼光!你就不想想,大林他俩叔叔还没办亲事,大林石林说话就长起了,哪修得起那么些房?”

小高村虽说日子好过,可要办的事也多呀?

上坡地那院房,修了十来年才修好,是给老三老四老五住的,那还是年成好的时候,这会儿闹灾荒,哪还能跟过去一样?

连翠一听就要急,“娘!你可不能把大林招出去啊……那招女婿都抬不起头啊!”

“再怎么大林是长子长孙!我当奶的能动这心思?我就是那么一说,将来二林三林倒是能招一个给人家。”

他奶没好气地瞥了大儿媳一眼,这事成不成的,咱买卖不成仁义在,谁知道以后是甚光景哩?

就她沉不住气,动头上面的!

二林三林也不行啊,那都是她的儿,连翠急得仍要辩两句,就听院门口许多脚步声。

老高头领着五个儿子,六个男人呼拉拉地进了院。

大林他奶疑惑,“地里的生活做完了?是出了甚事了?”

昨儿闹了灾,都长到腰高的庄稼全给祸害了,老汉夜里偷偷哭了一宿,她光是叹气也没说话,难道是今儿看着太闹心,老汉犯了心病?

老高头指指院门口,“叫老二和老三媳妇来,把大门关了,咱一家商量事!”

小高村的大人小孩儿都进了院儿,不大的山岰变得寂静无人,那条东起东平村,终点一直到不坡村,最后通向曲水河坡的大路,这会由打西边,一摇三晃地走来了个汉子。

这汉子三十出点头,穿了身脏得油亮的补丁褂子和长裤,脚上拖拉着双破布鞋,长马脸,小眼睛,一路走,一路就东张西望,眼珠子乱转,瞅着房前地里都没见人影儿,汉子嘀咕了几句,就走到院门口。

这大白天的,这大门咋关得这么严呢?

老高家是在弄甚来?

汉子听着里头有说话声,本来想推门,又收回了手,费劲地侧转了头,把耳朵贴上去,准备听听动静……

谁知他就听着里头好些声音一齐喊,“知道了!”

这是知道啥了?

汉子眼神一亮,正要接着偷听,忽然那院门就打从里头开了。

汉子一个趔趄差点栽进院。

高有武就站在门边,一见这人,就翻了个白眼,“喜旺,你刚是偷听俺家说话呢?”

院里乌压压坐了好些人,高家所有的人都在这儿了。

这跌进来的汉子,高家都认识。

这人叫孔喜旺,是不坡村的,跟高家算是沾着亲,是老高家大儿媳孔连翠的堂兄弟。这人是不坡村有名的懒汉,家里的地全靠他媳妇,他就是做做样子,因此他家那几亩坡地种的庄稼总是歪歪倒倒,打不了多少粮食。一家人长年到头,就是靠张嘴跟人借。

他是连翠的堂兄弟,不坡村离着小高村只有几里路,他来小高村借这借那,可不是头一回了。

因此在小高村的当家人看来,孔喜旺是个不大招人待见的。

不过,这喜旺嘴甜会说,能哄小孩儿,高家的孩子们还是挺喜欢他的,见了面都要叫一声喜旺舅。

喜旺一手扶着门框,还没站稳就先笑嘻嘻的。

“俺不是看不着一个人,奇了怪了这才瞄了一眼么?”

“呸,你那是瞄了一眼?用耳朵瞄?”

高有武年轻气盛,说话就不留情面。

才从台阶上站起来的孔连翠脸上就有点发烧。

她这堂兄弟,总是不给她长光,从来都是有借无还,这回八成又是来借粮的。

可当着这么多小叔妯娌还有孩儿们,五小叔说话也太冲了,打狗还看主人面呢!

“喜旺来了?”

当家人高老头瞥了喜旺一眼,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先头他家的大事都商量罢了,他就拿起竖在墙角的锄头,当先走了出去。

他五个儿跟在高老头身后,也都拿起农具准备按着先头议定好的干活。

这喜旺常来常往,也没哪个想着去招待他。

其他两个妯娌互相看了眼,脸上都不大痛快。

谁没有娘家人?就大嫂事多!一个堂兄弟,有甚可张紧的?

大林他奶也才从台阶上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灰,扯了嘴角,冷不淡淡地招呼了句,“喜旺来了,跟你姐进屋说话吧……”

紧接着就扭头跟两个儿媳分派活计,“你们俩带着几个孩儿去上头院。”

两个儿媳带着一队男孩出了院,走在房后的近道上都是满肚子的抱怨。

“孩儿们,你以后可不要学喜旺舅舅啊!一个大汉们,成天闲个遥遥,不好好下地干活,连媳妇孩儿都养不活,天天去旁人家借!”

大林有点替这个舅舅脸红,从前他每次来,都要从高家带点啥回去,他奶看在他娘的面子上,就多少接济点,他舅从来都是有借无还,这次才闹了灾,他奶怕是不会再给了。

石林挺得意,“还是俺舅舅好!”

他舅舅每次来走亲戚,都不空手,还给他带好吃的呢!

一帮妇女孩儿到了上院,这上院是后修的一院房,因为是后修的,石头不够了,院墙就没全打起,先前就是老三一家和老四老五住在这儿。

老高头发了话,叫他们把上院的东西收拾收拾,稍值点钱的就都拿到下院,这往后怕是很长一段时间,小高村的男女老少,都要挤在一院房里了。

喜旺垂着眼,撅了嘴,手里拎着一小口袋柿皮儿出了老高家的院门。

连翠有些局促地出来送他,“喜旺,听说这蝗虫也能吃,实在不行,你就去捉些回来也能填个肚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