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日常(68)
张小晚摇头笑道:“有大娘在,小晚怎么会觉得无趣?”
话音刚落,只听太监尖锐的声音喊道:贤妃娘娘到!
张小晚和一干贵妇下跪行礼,心中不免还是抱怨古代动不动就下跪的规矩。
平身后,张小晚才敢偷偷打量这个贵妃娘娘。只见贤妃是个二十五上下的女子,虽相貌平平,却是风姿绰约,浑身自有一种雍容华贵的天成贵胄。
“……秦老夫人,你回了京,也不来宫里看看母后。母后可是天天念叨着呢。”没多时,贤妃就提到了秦大娘。秦大娘道:“太后娘娘喜静,臣妇哪里能去扰了她老人家的清静?”
贤妃掩唇笑笑,道:“秦老夫人,难得进宫,等会儿宴会散了,便去见见母后她老人家。这些日子,母后倒是越发念叨当年的老姐妹了。当然了,您可别怪本宫误了您和秦将军见面的时间。”
秦大娘眼底也露出一丝感伤,然后笑道:“这是臣妇应该做的。什么误不误时间的?”
说着,宴会就一板一眼地开始了。张小晚心里暗暗焦急,因为从始至终,贤妃也没提起张小晚片字,只和几个体己的贵妇人说说话。但更多的时候还是保持沉默,盈盈笑着观察众人。
宴会将将结束,那贤妃却又道:“秦老夫人身边的娘子便是萧侯的夫人,老丞相的千金了吧?”
终于提到她了!张小晚不卑不亢,起身道:“回娘娘的话,正是臣妾。”
贤妃笑道:“你也莫拘谨,本宫也只比你大了一些。年纪相差不出左右。”贤妃说着,又对萧老夫人道,“今日一见,萧侯的夫人倒是个不错的。怎么从前都不见萧侯带着萧夫人进宫?”
侯府的破事谁不知道?就是没想到贤妃会忽然提起。老夫人不慌不忙,道:“回娘娘的话,臣妇这个媳妇身子骨差,前不久还去了乡下庄子静养。前几日才算回府。”
贤妃恍然大悟一般,又感叹道:“当年老丞相夫人的一手绝世绣法,天下无出其右。短短十几年,竟是沧海桑田,物是人非。母后还常常感慨当年的嫁妆中就有老丞相夫人的一副绣品,可惜多年前宫里走了水烧没了。”她又道:“萧夫人,听秦老夫人说你腰间有个‘青’字,乃是出自老丞相夫人的绣法,可是当真?”
张小晚按捺下心思,恭敬道:“回娘娘的话,确有此事。”
贤妃便欣慰道:“甚好,宴会之后,你便与秦老夫人去寿喜宫见一见母后。母后定会高兴的。”
第53章 寿喜宫中见天子
宫宴没多时就结束了,侯府的马车回去的时候,萧盈的脸色并不好看。尽管萧老夫人和萧姑妈一直觉得张小晚这条小鱼掀不起什么大浪。可萧盈就是觉得心中隐隐不安。心中正是忐忑不安,忽然就看老夫人痛苦地蜷缩成一团……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张小晚与秦大娘在一个太监的带领之下去了寿喜宫,远在宫室之外就听到了咳嗽声。老太监轻手轻脚地进去通报了,张小晚安静地跟秦大娘站在寿喜宫外。张小晚悄声道:“大娘,谢谢你。”
秦大娘露出一抹笑,道:“你与我客气什么?”
张小晚这时倒是有些不好意思。说起来,她与秦大娘相识的时间也不算长久,可秦大娘待她却真是没话说。秦大娘又道:“我这一辈子什么都不缺了,就是缺一个孙子……”
又来了!幸好,秦大娘还没说出更可怕的东西,遥遥看到一驾明黄色的车舆迎面而来。秦大娘赶紧道:“是皇上。”
两人立刻都跪下行礼了。车轮压过石子的声音越来越近,最后戛然而止,年轻的帝王从车舆上下来,张小晚听到他吩咐一旁的太监:“都安静些,别打扰了母后的清静。”
懂得察言观色的老太监立刻让所有人都闭嘴,不许发出声音。
张小晚渐渐闻到一丝丝酒气,一双明黄色的赤金衮龙靴子映入眼帘。帝王和气道:“老夫人快快请起。”
秦大娘闻声起来了,帝王又道:“都平身。”
张小晚这才站起来。仍旧低着头,站到了秦大娘身后。秦大娘看着帝王,笑道:“多日不见,皇上又精神不少。”
帝王无奈地道:“老夫人莫提,今日是秦爱卿凯旋归来,朕难得高兴。”
帝王锐利的目光扫过张小晚,最后对秦大娘道:“母后近来身子不适,总是念叨以前的事情,老夫人若是有空,常来宫中看看母后。”
秦大娘听出帝王话里的担忧,道:“皇上孝感动天,太后必然会安然无恙。倒是之前贤妃娘娘也和臣妇这般说。”
帝王眼底划过一丝浅笑,又道:“等会儿母后便要安寝了,老夫人快快去见见母后。朕一身酒气,等迟些再来给母后请安。”
秦大娘道:“皇上也须顾念身子。”
帝王便道:“老夫人快莫说朕。老夫人不知道,秦爱卿可是喝了不少。”说着,帝王更是欢欣了几分。
恭送帝王离开之后,张小晚才觉得周遭的压迫少了不少。虽然帝王言语之间甚是温润亲和,可单单他站着已经给人一种无形的压力。秦大娘捏了捏张小晚的手,道:“被吓傻了?”
张小晚尴尬地道:“……龙威浩荡,龙威浩荡。”
秦大娘眼波微动,道:“你倒是个胆子大的。等会儿再见了皇上,记得除了该说的话别的都不要说。”
张小晚便皱眉,什么是该说的话?莫不是皇帝有心要除去侯府?那么,自己在这里起的作用是什么?容不得张小晚走神,适才进去通报的太监出来,说是太后宣她们进去。太后半靠在床榻上,一脸病态,在见到秦大娘的时候,无神的双眼难得露出一丝神采来。
“阿媚,你来了?”
张小晚初听还以为是“阿妹”,后来才反应过来,这阿媚乃是秦大娘的闺名。太后免了两人的礼,拉着秦大娘的手,让她坐在她的床边,没说话就掉了一串泪珠子下来。张小晚恭恭敬敬地在边上听着,原来太后和秦大娘,还有白云城的田牙婆当年乃是闺中密友。三个女子,三种不一样的选择,如今三种人生。
听起来牙婆是如此市侩的存在,怎么也和太后搭不上干系,可是当年田牙婆的家境却是三人中最好的。她听从父母之命嫁了当时的翰林编修,后来家道中落,翰林开始三妻四妾,包养外室。田牙婆没有子女傍身,便自请下堂,后来到了白云城,偶尔也做做牙婆的买卖。
“……当年,静儿是最乖顺的,性子也柔柔弱弱的,谁知道她原来如此烈性。我们三人,我和静儿都顺着父母的意思嫁了人,唯独你……即便费尽周折,到底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了。”太后想起当年的事情,眼底露出了神往,“如今看来……阿媚,你还记不记得当年我们一起唱的小曲儿?绣的花?阿媚……”
秦大娘点头,道:“记得,都记得。你现在又有什么不好的?心乔,那些过去的事情你也不要想太多了,对身子骨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