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离宫记(242)+番外

知薇有时候心疼儿子,想想他以后身上要挑的重担,也就咬咬牙随他去了。现在不锻炼好,将来可怎么受得了。想想自己的丈夫也是这么过来的,应该死不了人。更何况元宝还挺乐意的,对这种生活适应得相当快,并且很有点跟哥哥们较劲儿的意思,从没喊过苦,每天起床都不需要乳母叫,自个儿急急起来,收拾妥当就跟着二皇子一道上书房。

回来后也是认真完成师傅布置的功课,绝不拖拉懒散。

知薇看他这个样子,觉得还真是块读书的料。

只是不知从哪一天起,元宝看上去就不大高兴。

那时候他大概六岁多,书房也上了几年了,从没出现这种萎靡不振的情况。知薇本着关心儿子的出发点,自然要找出原因。

年纪太小,肯定不是青春期问题。六岁的孩子会为什么烦恼?知薇也真没头绪。

为了搞清儿子的心理动向,她把他叫到身边来,装作闲话家长,细细地聊起最近发生的一些事儿。

事无巨细,从每日早起吃的什么谈起,到书记里师傅讲了什么,他又打了几套圈,骑马学得如何,跟几个哥哥关系怎么样。拉拉杂杂说了快一个时辰,似乎哪一项听起来都很不错,并没有什么不妥当的。

她又仔细观察孩子的神情,当着她的面元宝看起来还比较精神,但当母亲的哪有看不出端倪的,他那一双眼睛下隐藏着的心事儿,简直呼之欲出。

孩子年纪大了,竟也开始有小秘密了。知薇有点失落也有点高兴,这个从前有什么事儿都跟自己说,时不时要自己安抚开解两句的小奶娃,也开始往男子汉的道路上成长了。

确定孩子确实有事之后,知薇没有立马威逼利诱。她是慈母,在皇宫这个家里扮演着白脸。□□脸的另有其人。

那天晚些时候她见着皇帝,就把这事儿跟他说了,叫他再摆出点严父架子,好好问问元宝到底发生了什么。

皇帝不由失笑:“怎么好人都你当,朕就成天当恶人呢。”

“反正您也恶名再外了。何况您说的话孩子也比较听,我嘛,平日里软惯了,他又好糊弄人,我还真未必能套出真话来。这种事儿还得您出马,您是高手。”

一番马屁拍得皇帝十分舒心,于是心甘情愿叫老婆当枪使,第二天元宝下了学,就被叫进养心殿“谈心”。

元宝这几年不像小时候,跟皇帝的感情已好了很多。大约也是小孩子争宠心的缘故,在这么个大家庭里,想要赢得父亲的关注,就不能跟他对着干。

更何况慢慢接触下来,元宝发现父亲其实是个博学多才极有本事的人,同他说话总能学到不少东西,有时还能听些新鲜事儿,于是也就跟皇帝亲近了起来。

今儿个被叫来,他觉得肯定是昨日母后叫自己过去有关。他这心里头确实藏了点事儿,却又无法对人言说,思来想去或许也只有父皇能听听,替他分解一番了。

于是皇帝还没怎么询问呢,他倒自己老实招了:“儿臣最近遇上一件事儿,有些想不通。”

“什么事儿,是学业的事情?”

“不是,此事跟二哥有关,父皇听了可不要生气才好。”

这有点打小报告的意思,皇帝不由眯了眯眼睛。印象里这个小儿子跟他二哥感情极好,两人一道儿长大,小的时候还同吃一碗饭同睡一张床,真好得跟一母同胞似的。

元宝今天要说小二的坏话,当真叫皇帝感兴趣。

于是他点头应允:“你说,父皇必不生气。”

“其实二哥也没做什么坏事儿,就是最近总爱看书。”

“看书是好事儿,你为何这般担心?”

“他看的不是先生教的那些,而是一些儿臣觉得不妥的闲书。”

原来是这个,皇帝不由松口气。小二十来岁,正是对各种事物好奇的时候。皇帝在他这个年纪的时候,也看过许多闲书野书,有些觉得有意思,有些纯属胡说八道。小二爱看书,果真是像他的。

于是他道:“你是觉得他看闲书耽误功夫,没把心思放在学业上?”

元宝极认真地摇摇头:“并非如此,只是这些书不大合适,父皇同二哥说说,以后不要看了。”

“他都看些什么?”

元宝一早就认字,对二皇子看的书也是如数家珍,当下一一说来:“看了三国志,水浒传,还有隋唐英雄传。父皇,这些书可该是二哥看的?”

皇帝愣了下,这三本书他年轻时也看过,当时十分痴迷。现在却已是淡了。书里江湖草莽气较重,于治国并无太大的益处,但看看也无妨。

他倒是没料到,儿子对这事儿这么敏感。

“你觉得你二哥看这些书哪里不好?”

“儿臣也翻了一下,皆是些打打杀样的。担心二哥看多了,以后会不会出宫行走江湖,再不回来?”

皇帝差点没笑出声来。到底还是个孩子,虽然有时显得成熟,但说出来的话大半还是幼稚。不过他有这想法也不能全怪他,毕竟小二看的书确实野了些,对于不过六岁的小四来说,那是另外一个世界。

他担心哥哥被那个世界吸引,从而抛弃现下的一切,走得干干净净。

看元宝一脸认真的样儿,皇帝也收起笑意,附和着点头:“这事儿我会同你二哥说说,你也别太担心。那些个书父皇小时候也看过,如今也依旧好好。”

元宝立马睁大眼睛:“真的吗?”

“父皇从不骗你。”

他这么一说,元宝总算放下心来。看来二哥不会一时想不开跑路了,父皇还好好待在宫里呢,他的二哥也一定会永远留在这里的。

但皇帝想的却是另一桩事情。他以己度人,回忆当年看这些书的心情,难免有些心猿意马。

彼时先太子还在世,他与皇位毫不相干,也自认没有这个野心去夺位。但当看到那些书里快意恩仇的争斗时,心里还是忍不住会有些一闪而过的想法。

现在他的儿子也看这些书,会跟他有同样的想法吗?

皇帝在这方面是很传统的人,同知薇在一起几年,也没被她现代人的思维改造过来。事实上现代人的这个君权神授的年代也根本行不通。他之所以选定元宝当储君,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喜欢知薇的缘故,但很大原因也是为了平衡各方势力。

其他几位皇子,身后或多或少有母族的支持。这些人在朝廷上盘根错节,有些尾大不掉,有些恃宠而骄,一个两个都盼着扶持自己那一方势力上台,好借机捞取好处。

只有知薇,有着皇后尊贵的身份,背后却是一个没落至极的娘家。沈家如今给他们权势也翻不出朵花来。沈万成一死其他没用的族人成鸟兽散,沈家如今在朝堂一个人也没有。

没有外戚,也就没有干扰。元宝将来荣登大位,也就能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不必受多方约束。

更何况立长立嫡本就是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他的长子既是庶子,那就该立唯一的嫡子才是。只有立元宝,才能堵住各方的嘴巴,叫谁都挑不出错处来。

上一篇: 重生之左暖右爱 下一篇: 玉箫声断人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