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梁祝同人)水煮马文才(7)+番外

马文才嘴角勾起一个冷笑,不曾拿眼去看那男子。

青昭从他身边的经过的时候,顿了一下,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纸,然后对马文才道:“马公子,这是我的出诊费,你看一下。让人把诊费直接送到我们医舍就可以了。”

马文才一愣,虽然不是钱的问题,可这女娃娃不是义诊吗?

“你刚刚打晕那个王蓝田,诊费我会找他要的,你不用付。”娃娃脸上没有一丝表情,仿佛说这些话的人根本不是她!

秦京生——也就是刚刚带头讨好马文才的一众学子,傻愣愣地看着眼前的这个假小子,他到底是谁?

青昭已经看到原本该出来迎接自己的姐姐王兰给那王蓝田看病。她与苏安快步走上去,道:“慢着。你去给你家公子交了诊费,医药费,我们才看病。”

王兰诧异地看了一眼青昭,哭笑不得:“青昭……”

原本看热闹的学子,见到王兰,已经跃跃欲试,各个说自己腰酸背痛,头疼牙疼的,青昭的目光在他们身上转了一圈,然后冷笑道:“你们都有病?没想到今年的学子一个个都是弱不经风的病夫!你们想要找我们看病,先去排队把诊费给我交了!”

众学子:我们没找你看病!我们是找王兰姑娘==

几个下人托着王蓝田的四肢跟王兰去医舍,同行而来的还有那个帮王蓝田挡下马文才的箭的男子。王兰对他笑道:“他刚才为难你,你却以德报怨,救了他,公子真是宅心仁厚啊。”

“哦,没什么,这都是山伯应该做的。”那个男子一脸憨厚,青昭又看看自家姐姐,难道她看上人家了?她可是没听王兰这么赞赏一个初次见面的男子。不过,他叫什么——山伯?

青昭皱眉问他:“你是不是叫梁山伯?”有马文才,有书院,这个叫山伯的是姓梁吧?

“在下会稽梁山伯,小哥是怎么知道我的名字的?”梁山伯觉得这个“小哥”实在也有趣,他是从马文才的车辇中下来的,可又是尼山书院的人,看着更不像是书院的学子啊。

青昭倒不介意他把自己叫成“小哥”,毕竟他叫梁山伯,连相处了三年都没认出对方是女扮男装的人,她能指望他一眼就认出自己是女的?

“那祝英台呢?”

“咦,小哥,你怎么还认识贤弟?!”梁山伯说着就回头去找祝英台,果然,一个白白净净、唇红齿白的小公子就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看到梁山伯回头,露出一个不算好看的笑容。

青昭见状,掉头就走。脑袋里就冒出一句话——果然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剧情啊!你妹的!王兰在她身后大叫:“青昭,你去哪里?!爹和娘说要立刻见你啊!”

梁山伯不解地问:“王兰姑娘,那小哥怎么了?”

“没事,青昭她总是这样。”王兰掩唇一笑,“不过,她是我的妹妹王蕙,小字青昭,可不是什么小哥。”

青昭一路跑到后山,对着后山的悬崖大叫:“穆云香,你TMD从哪里搞来的破石头?!穿越也就算了,穿到梁祝的故事是怎么回事?!穆云香,你TMD别让老子揪到,揪到的话,老子就剥了你的皮,抽了你的筋,放到油锅里煎了,当肉饼吃!”

喊完的青昭却感到一阵的无力感。这两年来,她到处在打听云香的下落,可没有半点音讯。她是不是也在这个时空?她又不会做饭,会不会饿肚子?她想,穆云香这个女人有着小强一样顽强的生命力,也许来到这个没有方便面的世界还会活的长久一些。她露出一个苦笑,看着高高悬在天空的太阳,而悬崖下一望无际。

“公子……这、她真的是青姑娘?昨天给老爷看病的青姑娘?”

一个红衣童子,一个背着箭娄的男子看着好几里开外的青昭。

这个……满口脏话的女人真的是那个一脸冰渣滓的、清高的娃娃脸青昭青姑娘吗?

马文才眼底划过一丝趣味:“来一趟尼山书院收获可不小,这女孩子,却是越接触越有趣。”

马文才掉头便走,马统在他身后追问:“公子,我们不是给青姑娘交诊费来的吗?诊费还没交给她,我们就走?”

马文才哼了一声,道:“蠢物,你没听青昭姑娘说诊费交到医舍吗?伪装的面具总要一点点地撕下来才有趣,一下子就揭穿了,岂不没有任何趣味?”

第六章 :分配宿舍

青昭从后山回来的时候,又顺道采了一些药材。王兰一脸诧异地看着她,难道她刚刚什么话也不说,掉头就走,是为了去采药?

不过,她也没想过从青昭这里得到任何解释。

师母的脚似乎崴了,王兰正在给她看。见到她进来,师母忙问:“小蕙,马家没有为难你吧?”

青昭摇摇头,王兰笑道:“哪个敢为难我们家青昭姑娘。不过今儿,送你回来的可是马家的少爷?”说到后半句,倒见她有些担忧。

青昭点头。大家也习惯了这种相处模式。师母叹气道:“那马家非良善之家。马家公子如今虽是我们尼山书院的学子,可是小蕙,往后莫要和他走的太近,知道了吗?”

“嗯。你的脚怎么了?”青昭将药材整理好,问道。

师母一笑:“没什么大碍,就是刚刚回来的时候被台阶绊了一跤,幸好梁山伯扶了我一把。对了,他也是咱们尼山书院的学子。真是个难得的好孩子,非但为人忠厚,而且颇有才气,是个可造之材。”而青昭一般“嗯”地答应了,虽然看上去漫不经心,倒却是将人的话记在心里了的。

后来,王兰又告诉她,原来交束脩的时候,王蓝田交了百两金,陈夫子就随他的意愿给他安排了一个位置;而轮到马文才的时候,他倒是甘愿做冤大头,把剩下的二十个人的束脩都交了,而且还凑了一个整数十两金。梁祝二人不愿意接受马文才无亲无故的恩惠,就主动自己去交束脩。

上虞祝家家财万贯,束脩交百两金。而梁山伯家境一般,只刚刚凑够了八两金的束脩。这不,与马文才交的银子差了二两,陈夫子也刻意为难,定要梁山伯凑够十两金才给入学。他下山找办法的时候,遇上了山长,对了一副下联,并且还帮了师母一把。这就是师母认识他的始末。

而师母对他赞不绝口,大抵是后来梁山伯和祝英台闹了一场祭孔大典,然后,梁山伯很有骨气地要在学院当三年杂役,来还清剩下的二两金。

尼山书院的束脩向来是八两金,陈夫子那个老学究居然擅自改动。

然而,他是朝廷派来的人,山长不好多说他。此次能留下梁山伯已经是最妥善的解决方法。祭孔大典过后,学子的名额都定下了。师母便整理入学学子的名单,要对他们的住房进行统一的调配。

“今年的学子竟比往年多出了两倍。宿舍不够,看来只能两人一间了。”

王兰点头称是,然后笑道:“娘,你看梁山伯和祝英台处的极好,不如就让他们两人一间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