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大唐]武皇第一女官(286)+番外
而今岁,姜沃也终于等到了李淳风制成罗盘,可以出海了!
其实走海路到越南,古来便有,汉书里就记载过‘自徐闻(广州)至已程不国(斯里兰卡)’中间也到过越南。
汉时就有的海路,大唐自然也有,只是起点都是广州,而广州,现在也是大唐流放地之一,距离长安,亦是路途迢迢难以通信。
但现在不同了。
姜沃看向李淳风:“师父觉得,若有罗盘为导引,从登州直接海路到爱州如何?”
李淳风颔首:“可以一试。”
姜沃道:“师父……”
李淳风知道她要说什么:“不必担忧,我必以安全为上。宁可慢些,也不会离陆太远。”
“那我就将司农寺的人,都交给师父了。”
说过正事,师徒二人转头看海。
日光渐盛,李淳风原想叫她进去,但见她着迷望向海面,就没开口。
第一回 见到海,就多看一会儿吧。
*
姜沃望着海出神,方才师父说她是第一次看见海——其实不是的。
此生她自然是第一回 到海边,但前世,在她病得还没有那么重的时候。父母是带她和妹妹去海边看过海的。
她目光中带着怀恋看着这片海。
多么巧。
当时父母带她和妹妹去的,就是烟台蓬莱岛,如今,她到了一千多年前的被称为登州的地方。
看到了同一片海。
姜沃只觉得潮湿海风扑面而来,凝于睫上。
时隔太多年,当年游玩的细节已经模糊起来。
她与师父说了一声,就回船舱拿了个油纸包出来,准备吃点甜点心舒缓下心情。
打开油纸包,刚拿出一个巴掌大小的枣泥扇面酥,就觉得眼前一花,手里一空,同时伴随着耳畔阴风划过——
一只海鸟迅速叼走了她的点心。
啊,记忆一下子就清晰起来了!
当年她在烟台海边,就是被海鸥无情地叼走了她手里的鸡腿状面包。
这怎么回事啊!
合着你们海鸟抢劫,是有千年传统的是吧!
姜沃幽幽转头:“师父也不提醒我。”这两年总在海上飘着的李淳风,肯定知道她拿出点心来会被无情打劫。
李淳风在旁笑道:“你难得到海边来,该经历的都要经历一番。”
两人这才顺着楼梯下船,来到李淳风的书房——
有楼梯有书房不算什么。姜沃现在登上的这艘大海船,长二十丈,上载六七百人。上下分为三层,设有不同的屋舍数百间。甚至还有人在船上种菜。[2]
姜沃看到特意运上船的土壤和菜圃后,深深感慨:看,种菜是刻在我们中华民族基因里的。
而唐时的海船技术,已然是出乎姜沃意料的水准。
根据她买的那本《向着星辰大海出发——顺应时代的造船与航海》里所记,大唐的大船已然普遍用了水密隔舱,比西方早了近千年。
内陆运输船只自不必说,只说可涉海作战的战舰,从‘船上三层似堡,能载上千士兵’的楼船战舰,到灵活机动的海鹘船,甚至是专门哨探和冲锋用的走舸……大唐已经具备了十数种战船,都能自由组合形成不同海战体系了。
可以说,大唐的造船技术,几乎已经达到了这个时代生产力的巅峰。
再想有大的提升,就不是造船技术的问题,而是需要铁器冶炼等各方面工业水准的提升了。
因此,姜沃拿到指南后,便只好先从航海导航术上入手。
至于造船业的发展,估计要以十年来计量——或许有生之年,她能够看到大唐造出郑和下西洋那般远涉大洋的宝船。
她的遐思被师父打断。
李淳风关切问起:“西突厥那个叛臣,被抓回长安了吗?”
去岁六月,他刚离开长安,还未到登州,路上就听闻了西突厥攻打庭州事。
对李淳风来说,深受先帝恩典,结果先帝一过世,就反大唐甚至还屠戮大唐子民的阿史那贺鲁是十恶不赦。
于是这一年多来,李淳风一直很关注京中邸报上,关于西突厥战事的消息——
去岁六月,西突厥攻庭州,
八月圣人调兵,分南北两路攻西突厥。说是分南北两路,实则主要是北路,南路是皇帝在朝臣建议下派出的‘招抚’路,属于面子工程,以示大唐‘非不教而诛,还是给过阿史那贺鲁悔过机会的’。
北路由伊丽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带精兵万余出发,皇帝又就近调燕然都护府兵力、属国回纥骑兵万余,均交由苏定方统帅。
十月,大军过金山。破西突厥处木昆部落,收降兵。
十二月,阿史那贺鲁率兵十万与苏定方率领的万余唐军相遇。
之后……
之后李淳风再接到邸报,就是苏定方大破敌军,灭西突厥,生擒阿史那贺鲁的捷报了。
再有就是苏大将军留在西突厥继续安顿其余诸部,燕然都护府长史萧嗣业将阿史那贺鲁绑回长安,去给先帝和陛下谢罪。
李淳风:??
十二月西突厥的战场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啊!
为何战事结束的这么快?!
此时见姜沃到了,李淳风自然要问。
姜沃听师父问起,也不由坐直了身子道:“师父,这一战特别精彩……”
**
长安城。
姜宅。
已经快要三岁半的安安,不要乳娘抱着,而是自己穿过回廊,一路来到了书房。乳母也只在背后跟着。
看到熟悉身影的时候,安安的小脸儿上就有笑容:“姨父!我想听故事。”
她也知姨母不在家,出远门去了。
乳娘讲的故事不如姨母讲的,还好姨父在家!
休沐日,正在书房里整理国子监今年新生名单的崔朝,闻言搁下手里的笔。
走过来蹲下身子与安安平视:“好,安安想听什么故事?”
“想听苏大将军雪夜破敌的故事!”
这个故事,安安已经听了好几遍了,但今日还想听。
“好。”
一大一小两人隔着炕桌对坐,崔朝面前放了一杯茶,安安面前放了一杯煮过的牛乳。
哪怕姜沃不在家,崔朝也是按她要求的来带孩子。
试着把孩子当成同等的朋友,跟她交流的时候,多听一听孩子的意见。
但此刻,见小小的安安坐在对面,崔朝还是忍不住含笑:这样隔桌对坐的场景,他与皇帝有过许多次。
女儿面容肖父,如今他与安安对坐,简直像是见到一个稚子版的陛下坐在对面似的。
颇为有趣。
“姨父。”
安安小手抱着自己的杯子,边喝牛乳边等着听故事。
崔朝开始讲起来。
从苏定方过金山开始,一直讲到苏定方与阿史那贺鲁的一战。
“……苏大将军原是亲率精骑在追赶余部,然就在曳咥河叛,遇到了阿史那贺鲁的十万大军。”
“阿史那贺鲁见苏将军身边只带了万余人,就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