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大唐]武皇第一女官(480)+番外

作者: 顾四木 阅读记录

是他傻了。

涂家主迅速改口:“那给崔少卿送些珍玩字画总是可以的。”

这个得到了众人一致点头赞同,又带着对崔卢的仰慕之意道:“既然给崔氏子送珍玩,可得好好挑挑,寻常之物他必是看不上的。”

讨论过一阵子后,方才一直没怎么开口的翟氏家主谨慎问道:“姜侯在吏部为官时,多有清名。若这次她真要于江南西道整顿‘隐户’‘永田’等事,又该如何?”

这些可是他们家族的根基,子孙后代氏族绵延的产业,必不能坐以待毙的!

从姜侯这些年的作风看,对世家可不甚友好啊。

罗家主颔首道:“若是先礼不行,就只好‘兵’了——滕王所犯事之多,恶名远扬,洪州从官至民皆不胜其扰,姜侯难道不管?”

士族做事有个特点,要脸:比如逼良为奴或是买卖永田,士族才不会去大街上抢人掠地,明着违背唐律。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是很有手腕的逼良民‘破产’,再买为奴婢,有时候还得对方求着自己买才行。

但滕王就不一样了,这位嚣张跋扈惯了,从前根本不听劝。

罗氏家主笑道:“之前滕王府有一个录事参军,因劝滕王不要夜里开合城门,被滕王拿鞭子抽了。这位参军就连官职都不要了,愤而解官——如此忠义之士,我就将他留下来了。”

“若是姜侯要公事公办,我就将此人送与姜侯。”

滕王的罪证可是一大把,人证物证都不缺。

但,他们的罪状却很难找证据!

姜侯不过带几十个亲卫出巡,哪怕有当地州府的官员协从,短时间门内只怕也难查出什么具体罪证来。

**

庐山官驿。

滕王看到大理寺‘按罪罚为庶人’的公文,眼睛瞪的溜圆:“姜侯真要如此赶尽杀绝?”

姜沃拿出了另一份公文放在案上。

“何谈赶尽杀绝?只是滕王之过,依着律法便是如此。”

“然天后摄政,于宗亲有厚待之心。所以我特意为滕王准备了一份《减罪条例》。”

姜沃笑眯眯说着‘天后厚待李氏宗亲’这种话,一点儿也不觉得亏心。

在姜沃原本的家乡,有‘检举重大犯罪,可以算是立功减刑’的条例。

大唐也有‘戴罪立功’这一说。

“滕王在洪州多年,所知士族之罪名,尤其是罪证必然不少吧。”

方才滕王只说了罪名,证据可是一点儿没交代。

她去挨个查当地士族名门?

不,太慢了。

一来,姜沃没准备在江南西道待多久。

二来,她去查的难度一定很大:她能够微服到驿站,总不能微服到当地世家豪族家中去吧?

而那些奴婢、部曲,生死系与人手,也不可能告发‘主人’。

姜沃打的就是时间门差。

她人在江州,却要通过滕王,先整治洪州!

*

而滕王这个人实在不蠢,甚至还有点狡猾。没有胡萝卜加大棒,他是不会当‘引路党’的。

毕竟,这不是从前的‘勒索钱财’式的得罪官员。滕王很明白,一旦开始检举‘隐户’等大罪,就是把当地世家往死里得罪啊。

滕王望着《减罪条例》,想了片刻:“姜侯,我在洪州待了十多年了,你想要的罪证,我知道的可以告诉你。但等姜侯离开江南西道时,我能不能也换个地方?”

姜沃:诶?这还无师自通了证人保护条例呢。

她颔首应下:“若滕王据实以告,斩获颇丰,此请天后自会应下。”

“但换了封地后,滕王如果依旧要做狐狸……”

滕王郁闷道:“我又不傻。”

这当狐狸的滋味也太难受了!他准备干完这一票,就点一点王府的资产,好好养老了。

只是……

李元婴忽然认真问道:“姜侯,你折腾着查一回有什么用呢?你走了一切只怕还是照旧。”

姜沃望着眼前发问的滕王。

不,滕王只是第一步。

她还为此准备了两道大菜。

第217章 第二道菜

庐山驿站。

姜沃与滕王谈完后没多久,巡按使的车队也就到了此处驿站。

郭成双的不真实感,在看到巡按使马车之时,终于消失掉了。

因掌驿站,他对各种车舆之制很是了解:与官袍一样,什么品级(爵位)的官员坐什么车,是不能僭越的。

巡按使代天巡牧,用的便是特赐的象饰朱轮车。

回想他这一天过的,简直是如梦似幻。

而在姜侯登上马车时,郭成双忍不住拉住最熟悉的杜审言道:“这,这滕王……”

姜侯都准备走了,怎么滕王没走啊!

杜审言安慰道:“无事,滕王只是借你的地方写一写公文。”

姜沃是把滕王留下来写‘状纸’,巡按使大半队伍也留下来陪同,而姜沃则带着家里人先去拜见孙神医。

太平还特意进去跟滕王道别。

见滕王正在痛苦面具写字,就感同身受道:“滕王叔爷也要做功课啊?那好好写吧。”

滕王闻言更痛苦:果然是黑心侄子和侄媳妇生出来的公主,也不是什么乖孩子!

虽说腹内是如此腹诽,然滕王,明明比太平亲爹还小一岁的滕王,还是努力挤出来一个‘爷爷辈’的慈祥笑容,悄悄自袖中取出一对特意带来的上好红宝钗送给太平。

然后小声道:“好孩子,这件好东西送你——等你回长安后,在你父皇母后跟前儿多说点叔爷爷的好话如何?”

说来,这对红宝钗,是以滕王的身份见识和多年敛财经验,遍寻了库房后,寻出来最好的一对。

确实是罕见的珍宝,哪怕放到宫里去,也绝不逊色。

毫不夸张的说,滕王方一打开匣子,屋中都亮堂了一下,宝光浮动。

这原本是滕王做了两手准备:若姜侯这回巡察不较真,能通融一二,就送给她。但滕王今日一见,就知道这礼不用送了,送也白送。

还不如老老实实把自己知道的都‘交代’了,好用‘戴罪立功’之条例保住自己的爵位和王府。

滕王毫不怀疑,若他再打马虎眼,姜侯真能上书回京——估计他那病弱但黑心的侄子,还有那把自家兄弟姊妹都流放边境的侄媳妇,削他肯定不会手软的。

但意外之喜是帝后的幼女竟然也随行,滕王就准备走一下孩子路线。

太平本就喜欢明丽之物,见这一对红宝钗,痛痛快快就收下了,清脆道谢:“长者赐,不敢辞。”

滕王还未及欣慰,就见小姑娘转身活泼泼跑走了,边出门还边道:“姨母看,滕王叔爷给我送重礼了!”

滕王:……

你还我!

果然很快姜侯就走进门:“滕王多写两条吧——贿赂巡按使,又是一罪。”

**

姜沃在庐山下的星子镇见到了孙神医。

庐山所占之地其实很大,直到现代,作为景区开发出来的庐山都只占少部分,山上山下都有村落聚集,山下更有几处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