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大唐]武皇第一女官(528)+番外
“原本这两年,曜初多忙于出版署之事,就有些分/身不暇。待入朝后,也该卸一卸内宫宫务了。”
“不光令月。”媚娘抬眼看了看眼前人笑道:“还有你挑的那个弟子。”
其实原本媚娘也有点不能理解,姜沃能挑的弟子,范围太广了。但她当时就是挑中了上官仪的孙女,说有缘分。
如今看来,她这选人的眼光,果然是师承两位仙师啊!
婉儿自小就常入宫陪伴太平,媚娘自然是考较过这孩子的。见其文而有行,宛如夙构而成,又聪颖明理,进退有度,十分赞叹。
于是媚娘敲着棋子笑道:“不知你舍不舍得,让弟子进宫做女官呢?就如你当年一般,从宫正司典正开始做起如何?”
“否则,直接将宫务交给令月,她那个急脾气,我还真不够放心。需得有个仔细的孩子,能从旁帮着她绸缪转圜。”
姜沃抬头,也笑了:“好。”
棋局落定。
媚娘边数子边道:“昨日我还与陛下说起,今岁多有大事——改礼法、修律令,更有太子大婚、公主周王入朝。”
“万象一新。”
不用媚娘说完,姜沃就知道其意。
“自明年起,改元——”
“上元元年。”!
第247章 沉默寡言的太子妃
九月初一大朝会,天后下诏改元。
朝后,王神玉对姜沃说过一句:“这回改元,各署衙可比之前从容许多。”
九月里下诏,次年才改。
不像皇上之前有过的,腊月二十八下诏改元,来,大年初一所有人就改起来,主打就是一个心随意动,措不及防。
朝臣们已经公认,陛下是爱起名,爱改年号的。
登基至今,已经改了七个年号,这是第八个了……
说来,王神玉一直觉得天后性情沉潜,于是还颇有滤镜地说道:“这次改元,大概也是陛下的主意吧。”
姜沃想想历史上武皇改元的频率:王相还是乐观的早了一点啊!
他们夫妻俩是一样喜欢改元的,纵观数千年封建王朝,在爱改年号这件事上,这帝王夫妻俩都能排进前三。
比起前三的另外一名,汉武帝,有过之而不及。
可以说是后来帝王对先前帝王的致敬和超越了。
*
因已经是第八次改元,朝臣们的态度已经从‘什么?改元?!’变成了‘哦,改元’。
故而比起改元令,另外一道诏令倒是让朝臣们更加在意——
太子大婚不足月,太子妃之父裴居道便被调离了禁军,从左金吾卫将军调任为太常寺卿。
虽然都是正三品,但这两者的职权决然不同,甚至是八竿子打不着。
太常寺卿,掌邦国礼乐、郊庙、社稷等礼乐事——跟其太子女婿所在的礼部,可以说是兄弟单位,权、事都互有交叉。简略来说,礼部主要是制定文书,太常则负责具体执行。
天后这一调任,也少不得让不少朝臣心里犯嘀咕,摸不准套路。
说是压制太子岳家一脉吧,看着挺像的,毕竟是把人从掌握兵权的位置上调走了。
但说是将来要提拔亲家吧,也说的通。毕竟裴居道在南衙十六府卫中官职做到顶,也就是三品的将军了。
再往上,只有总掌十六府卫的大将军——当年英国公的官位。
以裴居道的资历(无战功),除非他像苏定方大将军一样后发力,年过六十后能立下连破三国的战功,不然他这辈子是不用肖想此职位了。
因此,帝后把亲家调出军中,放到太常寺,也可以看作是提拔的前兆。
需知太常寺在九寺中最为清贵——看官位就知道了,只有太常寺卿是正三品,其余的,譬如狄仁杰所在的大理寺,掌天下农事的司农寺等,虽然实权重,但官职上只是从三品,要次一等于太常。
虽说本朝还没有,但贞观一朝,从太常寺卿直接升任宰相,可是有前例可循的——如今门下省还一直空着一个宰相位置呢!
说不定就是皇帝给亲家留的。
连裴居道自己都迷糊起来:这到底是打压我,还是准备提拔我啊?
这官位调的,真是帝心如渊,不可揣测。
不过,裴岳父觉得,自己比旁人幸运,不需要只在家里对着房梁琢磨帝后的心思,他有女儿在做太子妃!
如今朝中既是天后摄政,又有公主也入朝为官——于是裴居道便令夫人进宫拜谒时转告太子妃,日常晨昏定省要多用心,不要一味闷葫芦似的不说话,要会讨天后的喜欢。
裴夫人入宫转达后,见女儿只是如以往一般除了应是,再无反应,不由多加了两句:“天后掌政威严莫测,又是你的婆母,若讨不得她的喜欢,在宫中怎么度日呢?”
又苦口婆心道:“便是天后日理万机你不得多见,如今宫中还有两位公主,你作为长嫂,该多去交好一二。”同龄人之间,总能更说的上话吧。
“尤其,安定公主为帝后掌上明珠,甚至得入朝同列于百僚之殊荣——你们姑嫂情分若是好,咱们家中有什么事,你不好去求帝后的,说不得安定公主去撒个娇就成了。”
这回太子妃没答是,换了一个字回答:“嗯。”
裴夫人:……
女儿自小举止有度,从无越矩之处。人人见了都要夸一句:温敦谦恭,门庭严谨。
原来裴夫人也很骄傲于女儿这种‘文静内敛’‘敬慎持躬’的世家风范。
但现在女儿出了阁,尤其是做了太子妃,裴夫人才发现,原来让她拿出去炫耀的女儿的优点,怎么变成了缺点啊!
“总之,你父亲调任之事,你记在心上。你父亲若能升任宰辅,于东宫岂不是好事?”
太子妃依旧是一字禅:“好。”
*
“今日裴夫人进宫了。”
这日,姜沃照例来紫宸宫中候诏(摸鱼)。
她边帮媚娘分奏疏,边道:“应当是裴将……”姜沃下意识还差点叫成裴将军,改口道:“裴正卿想探知自己为何被调任太常。”
从之前她还未到长安,裴居道就急着去找她‘谈话’,想要做她跟东宫之间的和事佬就可知,裴岳父是个沉不太住气的人。
姜沃略侧头问道:“但我听曜初和令月说,太子妃的性情,似乎跟其父不同?是个很沉稳的人。”
媚娘颔首:“太子妃入东宫也有一月了,宫中上下皆道,太子妃温良恭顺,秉性安和。”
当然,还是太平的话比较直白:“姨母,嫂子闷的要命!你不信问婉儿。”
在宫里,婉儿自然不会说一句太子妃如何,只在一旁笑。
还是回家后,才悄悄跟姜沃讲起:“公主与太子妃说了大明宫里许多好玩的去处,又特意道强调‘有些宫苑,旁人不能随意逛,父皇母后只许姐姐和我去’。”
说到这儿,婉儿笑得眼睛弯弯:“师父知道公主的性子呀,看上去骄傲不好相处,实则经不住旁人央她,且喜人跟她说软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