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大唐]武皇第一女官(723)+番外

作者: 顾四木 阅读记录

而千金公主可不是大慈善家,她之所以疯狂重金投喂王鸣珂,就是想弄明白她猜测的宫闱密辛是不是真的。

而据她所知,王鸣珂既是从前早在深宫与圣神皇帝和大司徒的相识的旧人,而且明显颇得两位青眼。

虽说千金公主之前跟王鸣珂打过交道,深知这位思维比较‘简单’,不一定能如自己一般独具慧眼,能从蛛丝马迹里明察秋毫。

但,王鸣珂肯定知道些她不知道的情报。

今日千金公主觉得投喂的差不多了。

于是她坐下来,寒暄过后就开始旁敲侧击,问出了她准备好的关键问题:“圣神皇帝,是不是看不太惯崔正卿?”

问完后,紧张的看着王鸣珂。

然而王鸣珂很自然点头道:“是。不过倒不是崔正卿为人有什么不好,只是迁怒罢了。”

千金公主按住心口:亲娘呀!

她忍不住刨根问底:“迁怒?为什么迁怒?”王鸣珂难道也知道她所知秘密?

然而很快,千金公主就发现,王鸣珂知道的,比她多多了!

只听王鸣珂道:“是因为先帝。唉,当年先帝在的时候,总因为崔正卿难为姜握,如今,换了圣神皇帝登基,崔正卿可不就倒霉了?”

在王鸣珂心里,先帝就是万恶之源。姜握曾经跟她提过,先帝三番两次让她‘不许变心’总是提点她‘从一而终’。

王鸣珂听着都替姜握烦:人家夫妻俩的事儿,要你指指点点。先帝就是这样,丈八的烛台只照别人不照自己。

要不当谜语人,要不就说些不讨人喜欢的话!

也就是为逝者讳,而且她也知不能跟人说先帝的不好,所以只好把好多吐槽憋了回去,只是跟千金公主再次点头:“总之,就是这样了。”

然而千金公主已经不是捂心口了,她整个人都不好了!

什么?先帝为难大司徒?为谁?什么?我是谁我在哪儿?这都是我能听的吗?

他们这些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千金公主最后索性挑明了:“所以,当年你是帮过他们……所以如今日子才过的这么好?”你不会帮他们隐瞒此事吧?

王鸣珂点头:“是啊,我早就开始帮她们了。”她可是很多年前,就在帮姜握写话本正名声了。

而对千金公主来说,忍不住又倒吸一口气,更佩服王鸣珂:当年您的皇后生涯真精彩啊。

缓过一口气后,千金公主抓住王鸣珂的手:“今天这话,我没问过,你也从没跟我说过!”这些秘密要命啊!她也明白了,为何圣神皇帝要把王鸣珂弄到眼皮底下来当官了。

这是要看着她啊!

王鸣珂:?

但她还是很快点头答应,因为千金公主说起会再给她送画。

那就够了。

王鸣珂起身送走了看起来有点古怪的千金公主,继续回来心无旁骛作画。

而离开将作监的千金公主,心情之跌宕令足下如踩云絮:这个秘密,我要带到坟墓里去!

第357章 李培根入京

天授六年八月底。

李敬业终于来到了洛阳。

从辽东出发前,他就不断跟宁拂英念叨:这好事终于轮到我啦!我终于能进京啦!

给宁拂英念叨的耳朵起茧子。

其实,自天授元年九月一日上阳宫学校开学,李敬业就想要去上学,主要也是凑一凑泼天的热闹。

然而第一批收到录取通知书入军事学校的,是妻子宁拂英而非他。

他当时也认了:夫妻俩嘛,谁去都是去。

何况李敬业也一向很会安慰自己:“这自然也是我镇守辽东,如承重之柱不可或缺的缘故。”

宁拂英:啊对对对。

但问题是,之后五年的军事学校录取,也都没有他!

其实军事学校的学年并不非常固定,尤其是高等班,分为了两年期生和三年期生。甚至一旦所辖边地有生乱的情形,这些将领们暂时‘休学’回去打一仗再回来继续念书的情况也有。

每年也都有新生入学。

而李敬业也每年饱含期待上交报名表。

尤其是天授三年夏日,宁拂英毕业回到辽东后,李敬业更是翘首以盼:下回该是我了吧?

然而,接下来两年还是没有被录取。

李敬业:我要闹了,真的要闹了。

当然,他的‘要闹了’,也只是在辽东闹,比如带着兵卫们去林中打猎。

见他不敢跟京中闹,只敢去林子里跟猎物撒气,宁拂英就不去管他,顶多是每次叮嘱他别孤身深入丛林,以免被熊叼走——

将军可以战死沙场,也可以一世征战后病老于乡,但要是在镇守之地被熊干掉……

只怕到了地底下,都没脸去见祖父英国公啊。

比起李敬业每次被拒绝入学的不解和沮丧,宁拂英倒是很明白——天授三年夏末,她自军事学校毕业回到辽东,并不是自己回来的,而是带了不少军事学院初级班毕业的年轻女将女兵。

她们跟自己不同:自己是因家学渊源的关系,先守城作战有了战功,再去学校深造的。

而这些女将女兵,是先从学校学了理论知识,再来到真正的边地军营。

因此需要一定时间,来把理论跟实践结合起来。

于是过去的两年,宁拂英就在有条不紊的安排她们入军营,甚至上战场——边地其实从来不缺少真正的战事。

哪怕这些年,没有能真正惊动京城的大战,但既然在边地,那种数百人的小型摩擦,亦或是各种安插细作、窃取情报军械等事,总不会少的。

在学校学的再好,未必上战场还能撑住。

这两年下来,宁拂英也已经把带来的人性情本事摸得差不多了。就量才而用,有放下去自行守城带兵的,有安排进后勤系统专门负责粮草储备与调运的,也有就留在都护府当幕僚谋士的……

自然,还有就在辽东之地,选女兵训女兵的教练。

在此之前很多年,辽东的女将军,除了宁拂英外,也就只有两位镇将的夫人:走的也是跟宁拂英一样的路子,丈夫在外打仗时,恰有敌人袭城,她们守城有功,因功授官。

总是特例。

然而如今这批军事学校的女将、女兵一到,她们顿时就觉得不那么孤单了。这些新来的年轻女将可是正正经经的天子门生——军事学校的正校长,可是圣神皇帝。

她们入军中的官职,也都是通过重重考试考来的。

所以过去两年,宁拂英的工作重心,其实是倾向于此,故而李敬业一直没能入学,还得老老实实蹲在辽东料理各项公务。

直到今年,宁拂英向京中大司徒打了报告,带来的毕业生已经各自就业,而且表示辽东尚有不少岗位和缺口,可以每年接纳新毕业的女将和女兵。

而李敬业也终于得以入学。

这给他兴奋坏了!

从六月接到录取通知书,他就开始收拾东西:这些年他打猎所得的各种好皮子,一定要带进京送人。再有就是辽东此地盛产人参,他镇守于此多年,收到的好参自然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