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珍玉食(202)

好在,他娶回家的小媳妇跟他母亲完全不一样。大面上,规矩是不会错的。只是,香香总能想出很多新鲜办法来,逗着家里的小孩子玩,有时候也会折腾他。

欢欢也因为有她在身边,总有特别开心。就连谢三的心情也会变得很好。

想到这里,谢三看了看周围,一时半会也不会有人过来。于是,就忍不住上前抱了董香香一把。

董香香硬推了他两把,一本正经地教育道:“这房门都没关,天也还没黑下来呢,你这又是干嘛呢?坚持就是在胡闹。”学得还是谢三的语气。

谢三也难得也学着她赖脸皮了一次。开口问道:“你不是一直想红袖添香么?难得给你一次机会,又是在书房里,你又不要了?”

“谁说不要了,偏生你总要装模作样的。我还不是配合你?”董香香说着,却软下身子,往谢三身上靠过去。

一时间,谢三也没说话,只是轻轻地搂着他媳妇,静静地环视着他们家里的书房。有一半书架还是空着的。虽然不免有些遗憾。

只是,从今往后,他们一大家子就住在这里,再也不走了。

他要和媳妇一起,携手走过60年。

到那时,他们也能儿孙满堂,重塑谢家昔日的大好时光了吧?

第107章 夫妻之道

几天后, 他们才算把新家收拾妥当。

谢家祖宅本来就是四世同堂居住的房子。自然是院子宽敞,很多房子暂时都用不着, 所以也就落了锁。

自打回家后, 谢三总是不免感叹一番。

不过紧接着就要过春节了。八珍斋又开始赶制点心礼盒,家里的女人也要赶制年夜饭。

一家子都忙起来,谢三也无暇顾忌其他了。他费了不少心思, 才能看住找着机会就往外跑的小猴哥。搬到新家之后, 最兴奋的就是这娃了, 房子已经困不住他了。还要他爸爸亲自看住,才管用。

谢三顺便也把小猴妹妹招呼了, 还教欢欢念书。有他在, 董香香自然也就跟着其他人一起做点心了。

就这样乱七八糟的,一直忙到了大年二十九,才算闲了下来。

董香香按照惯例, 给大家发了大红包。帮工也都各自回家过年去了。

到了年三十, 八珍斋按例还要开一上午。

董香香一大早就去狗尾巴胡同里帮忙了。

不得不说,几年下来,常客们都知道八珍斋的规矩了。想买点心匣子的,一大早就过来排队了。

这几年, 八珍斋的京八件在京城里越来越有名气了,味道好,做工也细致。拿出去走亲戚拜年,特别有面子。

所以,很多人都是一买就是好几个京八件的点心匣子。

这次做得礼盒也多。后来, 干脆就是常薇薇、马姐、王姐,三个人一起负责卖点心。董香香在一旁照看着。

在家里,小猴们虽然都很皮实,特别是小猴哥哥特别能闹腾,可他们却是老人家心里的小宝贝。

老太太和师母准备好年夜饭,一停下手,就赶过来看孩子了。

等到上午10点半的左右,谢三一看,孩子们也不用他带了。交代了一声,就出去接他媳妇回家过年了。

谢家大宅离狗尾巴胡同也就10分钟路程。

谢三干脆也没骑车,就慢慢悠悠地溜达着往狗尾巴胡同走。

一路上,他只觉得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比往日少了许多。仿佛节目落幕似的。

一时间,谢三突然觉得一个人走在大街上,心里有些寂寞。

快步走到了狗尾巴胡同里,隔老远就闻见了窜鼻子的卤肉香。谢三想起,他媳妇最喜欢吃这家做得猪耳朵和猪蹄子了。一摸兜,刚好揣着钱,于是就先往那家卤肉铺子走去。

自打结婚之后,不管他有没有出去做事,他们家小媳妇总是习惯在大早晨,翻翻他的口袋。倘若发现里面没钱了,一定会记得给他带上一些。

香香总觉得男人家出门在外,办事情、交朋友总要多带钱才好。倘若没钱让别人请了客,一次两次还好,到了第三次就不像话了。心眼小的,都不愿意继续同你往来了。

可她哪里又知道,谢三出去不是跟陆洪英他们这些发小混在一处,就是有人请他帮忙看一些字画老物件。

前者,陆洪英他们都是谢三的好兄弟,自然不会那么多计较。后者,请谢三帮忙赏鉴,他们看重谢三的一身本领,每每都好酒好菜地招待着,又哪里需要他出钱呀?

谢三口袋里的钱,也就大部分都花在了他媳妇身上。

所以,结婚之后,董香香收到的礼物也从来没断过。

刚结婚的时候,她生怕她男人不够节俭。两人也折腾过谁管家的事。后来钱赚多了,董香香也不在说什么了。

谢三更是可劲地买买买,给媳妇的礼物从来没有断过。这也就成了他的一个小爱好。

就算是没什么可买的时候,他也会惦记着卖点好吃的,回家给他媳妇吃。

董香香自然也知道疼自己的男人。谢三喜欢送她小礼物,小惊喜。她却喜欢亲自下厨,做些美味精巧的点心,喂谢三吃。

两人一来一往的,这小日子过得别提多有意思了。

谢三提着卤肉,又往八珍斋走去,身上还带着一股子肉香气。

等他到了八珍斋,店里的点心盒子已经快卖完了。

没办法,还有人在排队,董香香就跟大家商量着,后面的人也不容易,大家就退让一步,每人只限买两盒。

来买点心的基本都是八珍斋的糕粉,大多都是街里街坊的,自然也就同意了。

谢三远远看着董香香站在一旁,跟排队的大妈聊天,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一脸的喜气。

大妈问她。“你们怎么突然就搬走了。这街里街坊的,不也住的挺好的么?”

董香香就随口解释道:“我们是回家了。搬回我男人家的老宅子里去了。”

旁边的一位大爷就说:“那是应该回去的,祖宅就是一个家族的根。搬回去之后,你们受到庇佑,会越来越好的。”

董香香听了这话,就一个劲地笑。笑着笑着,她就跟有感应似的,突然一抬头,刚好就看见谢三站在不远处正看着她呢。

说来也奇怪,谢三穿得还是绿色军大衣,头上也还是带着遮耳朵的雷锋帽。

他就那样笔挺的站在那里,两条似蹙非蹙的剑眉,一双看透世间人情的桃花目,骨子里带着说不出的清贵风流。

董香香忍不住也用那双黑白分明的杏眼看着他,顿时有种怦然心动的感觉。

转瞬间,她好像回到了他们初相遇的小县城里。

透过人群,他们看着彼此,一眼万年。从此凡尘中,他们相依为伴。

这时,旁边的大姐也看见谢三了,就忍不住打趣道:

“这都结婚三年了,你们这两口子居然还是这么好。这才多远的路呀,谢三还过来接媳妇。”

她说得董香香都有点不好意思了,看了一眼谢三特意给她买的好吃的,转头对那大姐说:“三哥,他是出来买东西的,顺道来带我回家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