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丞相大人的糟糠之妻(148)+番外

谁知经过柳河镇,陆隽宇说先停停。

李荷花有些奇怪道:“不是说要天黑赶回赵家村吗?”

陆隽宇看着她,似笑非笑的说:“听说这里的朱屠夫很有名,我想亲自去见识见识。”

李荷花:…………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

第101章 七年之痒

李荷花囧了一下, 凑过去,忙拉他道:“子铭, 那朱屠夫早就娶妻生子,过几年都当祖父了, 你去看什么呀, 没得吓住了人家。”

陆大人,你堂堂凉州布政使,凉州的父母官,吓唬一个屠夫合适吗?

陆隽宇挑眉道:“娘子倒是对别人的情况知道得很清楚嘛。”

李荷花被他阴阳怪气惹怒了,道:“陆子铭,你到底想如何?我们成亲没有多久, 那朱屠夫也成亲了, 当时也只不过是相熟的人闹着玩的, 这都多少年了, 还有什么好计较的?”

她本来想提起刘青青的,可是想起这厮从头到尾都没有同意和刘青青定亲, 和朱屠夫的情况不一样, 至少当初她还是同意的。这样想好像就有点心虚。

呃,不对, 她本来也和朱屠夫没有什么关系,也就见了几面, 连意向都没有呢。话说其实朱屠夫虽然是屠夫,虽然不如陆隽宇那样俊美,天生贵气, 但是在挣扎在生存线的普通百姓之间还是算长得却是不错的。

只是她娘担心她的菜刀对上屠夫的杀猪刀不占优势,这才一直拖着,然后就拖到了陆隽宇。

不过这厮到底怎么回事?以前也没有见到他这么的难缠啊?

想到这里,她狐疑的继续道:“难道你每个月也有那么几天?还是我们有了七年之痒?”

话刚说完,头上就被拍了一下,她怒视着罪魁祸首。

陆隽宇被气乐了,道:“娘子,你这就是俗话说的倒打一耙吗?”

李荷花看着他的笑颜,乘热打铁道:“既然夫君无事,我们就快点赶到赵家村,免得娘等的着急了。”

陆隽宇见她着急了,才缓缓的说:“那等回府,你写首情诗或者情书给我,抑或像前些日子,你写给囡囡的信里一样也可以。”

李荷花瞠目结舌的看着他,这厮原来是在吃自己女儿的醋,她搞错方向了。先前在路途中无聊,某天她突发奇想学后世的名人,给囡囡写了一封深情并茂的信,表达自己对小姑娘的喜欢、希望和畅想。

结果小姑娘很喜欢,连着读了好几遍,又背了下来,然后还特地找她要了一个精致的小盒子,小心的放在盒子,说:“这是娘写给我的,我要好好保存好,以后再传给我的女儿。”

当时陆隽宇还打趣小姑娘小小年纪却想得深远了,父女俩辩驳了好一会,也没有对她要求什么,哪知这厮竟然存在心中了呢。

她嘴角抽搐了一下,求饶道:“好,好,我回府给你一封《给最爱的夫君》的信,行吗?”

陆隽宇心满意足道:“这可是你说的,要是写得不如给囡囡的信好,敷衍了事,可要重新再写的。”

“是,是,陆大人,可以走了吗?”李荷花无法,忙道。明明这厮在外面就是高岭之花,一副冷脸让很多人害怕的,可在她面前,竟和囡囡计较起来,也不害臊,哼。

陆隽宇摇摇头,在李荷花生气之前,慢条斯理的说:“其实我是有事,我先和范叔去看个人,娘子你们先到前面的客栈坐坐,等着我。”

说完就带着范松转身就走。

李荷花:…………好想砍他啊!这厮腹黑到她头上了,她也是猪脑袋,竟被他轻易的涮了。好吧,他要她写情书是吧,她一定会好好写的!!

小姑娘探出头,喊了一声娘,拉回了李荷花的咬牙切齿,她转过头,上了马车,吩咐车夫去前面的客栈。

陆隽宇和范松去了半个时辰就回来了,在马车上,他笑道:“刚刚正好路过朱屠夫的摊子,果真有妻有子了。”而且长得又壮又油腻,早知道就带娘子去看看了,他保证以她娘子颜控的程度,以后绝对再也不会提起了。但到底是去见岳母,可不能真的误了时辰。

李荷花白了他一眼,才道:“夫君事情办好了吗?”

陆隽宇摇摇头,道:“人悄悄搬走了,连邻居都不知道。”

李荷花道:“夫君找谁?”

陆隽宇想了想,低声说:“万三子说他有个朋友在这里,说是以前怀王世子军队里的,我才想着找来问问。”万三子本来想跟着来的,但他怕打草惊蛇,毕竟柳河镇太小了,只怕他们一进城,那人恐怕就知道了。谁知此人比想象中更警觉,竟然早在一年前就离开了。算算时间,正是莘城伯被抓之时。

就是不知道此人是心虚,还是害怕呢?

李荷花皱着眉头道:“可是要紧的人,不如我们住下来,夫君好好去盘问盘问?你也是知道的,每年到柳河镇办事的外地人很多,也有住下来的,只怕没有那么容易找。”

这些人很多都是流放之人的亲属,或者来看看,或者想就近照顾一下,就会选择柳河镇。几十年来,柳河镇人早就习惯了,所以也没有多少人注意生面孔,再加上好些人还是勋贵、官员之后,只要不是被族诛了九族,随便一个人肯定比镇长厉害多了。镇长不敢多打听也是正常的。这些情况查起来肯定是有难度的。

“不用了,我也不着急,要是真如万三子所说是他想要弃暗投明,那么总会出现了。等回府,叫万三子多在城里亮相,说不定就他就找来了。”陆隽宇笑道。他现在可以在府里组一队二十人左右的护院对,鉴于万三子的表现,他就直接将他编入其中,由陆成统一调配。

李荷花见他果真没有着急,也就放下心来。说笑中就到了赵家村。

赵家一家人已经在村口翘首以盼了,终于看到了马车出现在视线内,王氏的泪水一下子留了下来。

赵文道帮她擦拭了一下眼泪,调笑道:“夫人,荷花马上就到了,要是看见你哭了,搞不好还会认为我欺负你了,淑夫人一发怒,我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王氏破涕为笑,娇嗔道:“老爷,荷花在您面前就是小辈,哪里敢发怒?”

众人也跟着笑。

赵大郎娘子心里感叹:谁说生女儿不如生儿子?瞧瞧她婆母,只生了一个女儿,却比大部分生了一窝儿子的女人命好得不知哪里去了?现在女儿被封了诰命,谁敢小看?连带着在赵家也没有人敢说闲话了。

马车停了下来,李荷花率先跳了下去,惹得陆隽宇在后面忙急叫道:“娘子,小心摔倒。”赵家村没有正经的官路,都是老百姓常走走出的路,凹凸不平得很,马车也是歪歪扭扭的过来的。

李荷花哪里还管得了他的话,奔向了她娘,上下打量了一下,看着王氏和她离开之前的模样改变并不是很大,就知道她在赵家过得很好,心里彻底放下心来。

然后对着她和赵文道福福身,道:“见过母亲,见过赵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