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玄学大师在八零年代(260)+番外

苏秀秀顿了一下,这才对老马说道:“之前,我鼓励苏哥他们去报成考的时候,其实也跟您商量过。将来苏哥他们如果考上了大学,咱们就帮着他们把工作时间调开。这事您还记得吧?”

老马点头道:“自然是记得,你还说过咱们这是在培养人才,绝对不能耽误他们的学习,而且薪水也会照发。学习成绩好的,咱们杂货铺也会发一些奖金是吧?

只不过到了现在,还没有人考上大学,这个事也没开展起来。”

老马虽然不知道这么做到底有什么用?可他一来是心疼手下那帮小子,也愿意给他们多提供一些读书的机会。二来,他认定秀秀的提议,就算短期内没有什么好处。以后,肯定也会对他们大有益处。

苏秀秀这才又说道。“我现在就想通过这一个月的时间,好好看看郭磊是不是可造的人才。倘若他各个方面都合适的话,以后我们私家菜馆可以给他提供奖学金和生活费,供他继续念书。不过这些都是有偿的,需要郭磊签订协议。

等将来他毕业后,要为我们私房菜馆工作八年,作为我们培养他的报偿。当然工资照常给。如果八年后,郭磊想单干,我们也不会阻止他离开。如果他想继续留下来,我们也欢迎。这是私房菜馆的人才投资。”

老马听了这话,顿时就惊呆了。

他都没想到苏秀秀居然还要投资人才?原来人也是可以投资的?

“那咱们杂货铺里,需要这么投资人才么?”老马颤声问道。

苏秀秀却笑道:“咱们杂货铺不是已经开始投资人才了么?咱们店里的那几个支持大家学习的福利,以及读书的奖金也是一种人才投资。

店员们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文化知识,慢慢就得到了提高。将来他们不止工作经验丰富,又有相当的文化知识,就都是咱们的店长,或者区域经理候选人。当然,这些人还需要马叔您来把握一个度,说到底人品才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

第111章

本来牛哥一开始是打算单独给郭磊安排一个房间的。

后来容五爷又把他叫过去说了一回。

再回来时,牛哥就把郭磊跟张华安排住在一同一房间里了。

张华就是个老实孩子,跟别人住同屋倒也没有什么意见。

他正和舅舅学当跑堂呢,脾气好得很,还主动帮着郭磊拼了一张木床出来。

郭磊也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他也知道挣钱不易,对于吃住并没有什么怨言。

就这样两个年轻的男孩成了室友,一个天资聪明,正跃跃欲试,打算走上人生的新舞台;另一个老实本分,受生活所迫吃尽苦头,好不容易找到容身之所,所以格外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两个男孩倒也性情相投,相处得不错。

容五爷又把三位大爷叫到书房里详谈,也说明了郭磊就是过来受改造的。让大爷们平日里多教他一些。

在大爷们眼里,郭磊不过就是个杞人忧天的小孩,他对兄长的关心,对家庭的热爱,虽然真诚,却未免有些孩子气。

大爷们也决定以后有空的时候,就跟这个孩子多聊聊。

另一边,老马回去以后,也把这事告诉赵权了。

赵权本来就把容家人当亲友看待,容家父女俩对他有知遇之恩。现在,他们又帮着照顾郭磊,赵权也更是心生感激。

当天晚上,赵权就去了一趟容家,看见郭磊在前院里,赵权冷着脸也没说话,就去二进院子,容五爷的书房,找他喝酒聊天去了。

僵着身子站在一旁的郭磊,一见他哥不搭理他,心里难过又失落。

张华问他,“怎么了?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郭磊连忙摇摇头,又对张华说道:“没什么,我只是比较兴奋,明天就可以开始挣钱了。”

等到明天开始他赚了钱,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张华看着他,摇摇头,倒也没再说什么。

到了五点之后,张华就做好准备,到私房菜干活去了。

他现在主要任务是跟着其他传菜员一起传菜,有机会的时候,舅舅才会教他跑堂。见到什么人,该说什么话?怎么从别人的穿着行为,甚至是步伐上,看出那人的身份地位,甚至今天的心情如何?

这些都是张华现在所要学的东西。张华虽然辛苦,却格外认真。

到了晚上九点,张华才下班回来,洗漱了之后,又坐在床上,拿出了高中课本,埋头看了起来。

郭磊看着张华忙着看英语,忍不住吓了一跳。

“这都忙一天了,你不累呀?”郭磊问道。

张华抬起头来定睛看着他,淡淡地说:“累呀,我都不想动弹了。”

“那你还学习?”郭磊又问。

张华眯着眼说道:“累也得学呀,秀秀跟我说,可以报成考考大学呢。我舍不得花钱报补习班,就干脆自学了,好在秀秀把她上补习班的复习资料都给我了。我打算十月份就参加考试,如果不行的话,明年再考一次,我也想上大学。”

郭磊忍不住说道:“你不是将来也要当大跑堂么?上大学还有什么用?”

张华却摇了摇头,一脸严肃地说道:“现在跟过去可不一样了,我舅舅说,大跑堂也得有文化。上次来了一桌外国人,我舅舅不会外语就应付不了。所以,我打算考英语专业,到时候争取多学两门外语。将来就算有外国客人过来,我也照样能招待他们!”

说这话的时候,张华两眼发亮,可以想见他是真的打算当一个新时代的跑堂。

郭磊顿时觉得很无语,过了好一会儿,他才问道:“那你当初怎么不念高中了?”

这一刻,他甚至猜测张华的理由跟他是一样的。初中毕业,就不顾一切地想要闯出自己的一片天来。

张华却垂着头说道:“我中考前三个月,我爸在外面打工,意外去世了。

我妈一个人在家种田,供不起我们兄妹三人读书。如果我想继续念书的话,我二妹就要辍学了。那时她才12岁,小学都没毕业。她一小丫头就算辍学,也挣不了多少钱。倒不如我这个中学的哥哥,出去还能挣多些钱。那时候,我舅舅也想方设法帮着我们,我这才能坚持到中学毕业。”

听了张华的话,郭磊心里格外酸涩。

在张华身上,现实太过沉重了,周围的环境逼得他不得不退学。

他并非自愿,却又无可奈何,再分能有个机会,张华也会继续念书的。

相比于张华,郭磊退学的理由未免就有些可笑了。且不说他哥已经找到了杂货铺送货的工作,他母亲也在工厂里上班,为他出高中学费也不成问题。

看着如饥似渴,认真学习的张华,郭磊第一次觉得有些提不起气来。

他再也不想对张华说起,自己那些对于将来的了不起的设想了。那会使得他像个小傻瓜一样。

到了第二天,张华大早晨六点起床,为了不打扰郭磊,他不得不去外面,坐在树下的木椅子上小声读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