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局为李世民剧透玄武门[历史直播](6)

作者: 三傻二疯 阅读记录

大概是调整好了心态,李渊见到自己屠兄宰弟的好大儿后还能出声安慰,说最近我差点如曾子母亲那样,犯了“投杼疑子”的错误啊。

这个台阶给得真是恰到好处,刚刚厮杀完的李世民立刻跪地,“吮上乳而哭”——吸着他爹的neinei,嚎啕大哭……】

李世民:…………

李建成:…………

秦王府众人:…………

就连失神落魄、魂飞九天的李元吉都反应了过来,一脸惊愕的望着自己的二哥。

而天幕极为贴心的变幻出了一个袒胸露、乳的老头,并在他的奶、子上打了个极为醒目的红圈。

好吧,这回连装不知道的余地都没有了。

自十八岁初次从军以来,秦王殿下历经血雨腥风凡十余载,自以为刀山火海无所不见,多来砥砺心胸,已经养就了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气概。但现在,但现在,看着天幕上那两个被红圈勾勒的“neinei”时,他,他,他——

他还是破防了 !

秦王殿下深深吸一口凉气,只觉手指都在颤抖。大概是破防后格外敏感,他甚至能听到身后将士那压抑不住的惊呼,侯君集与尉迟敬德脸上怪异的红晕,以及,以及大哥那可怕的目光。

平日里被大哥敌视太久了,什么杀气愤怒他都能安之若素,但这一次的目光却格外有点奇怪,除了敌意愤恨之外,似乎还有某种……惊恐。

这并非对强敌与死仇的惊恐,而是,而是那种正常人对变——异常人士的惊恐。

孤没有!

孤不是!

孤正常得很!

秦王殿下在心中怒吼,却咬牙不能开口:难道还要他公然解释,自己绝没有吸父皇neinei的爱好?

大概是这场面实在太震撼人心了,虽然在场七十余人,但人人紧闭双唇,丝毫不敢发出声响,竭力板着面孔。只有跪伏于地的长孙无忌与张公谨还在涂涂画画,完善方才记忆的星图,尚且不必面对这痛苦的考验。

作者有话要说:

说实话,“吮上乳”这个操作确实太诡异了——主要是一群宰相还看着呢。

虽然有一些解释(比如李唐沾染胡风、产翁制等等),但公开记载吮吸自己父亲neinei的确实少之又少,不能不让人想歪。

——说句有点尴尬的,在百度搜“跪而吮上乳“,除了玄武门这个孤例之外,剩下的基本都往h方向在走……所以李二你到底在干什么?

第3章 玄武门之变(三)

天音慢条斯理,依旧在诵读着极为可怕的内容

【……不得不说的是,这段记载的确相当奇怪。无论李渊也好,李世民也好,在继位的事情上似乎都喜欢与neinei过不去。李渊为了宣扬天命,曾经记载自己有“三乳”——胸前有三个neinei;而李世民逼父夺权,第一反应也是跪下来吸他爹胸前的neinei——也不知道是吸的哪一个neinei。但总的来看,李家似乎都对neinei有着奇怪的痴迷。】

这一次面无表情的轮到太子李建成了,因为秦王府的兵卒向他与齐王投来了好奇的眼神——事涉皇家机密,谁不爱听?既然自家主上不能妄议,那看看您二位总可以吧?

李建成万万没有料到,他居然有朝一日能在秦王府兵卒前体会到近似于“羞愤”的感觉。他忍耐良久,终于脱口呵斥:

“放肆!”

众多骑兵依然没有收敛,直到秦王冷冷咳嗽一声,毫无疑义的发出了抬头的信号。

虽然已成死仇,但李家兄弟在这一点上的立场还是相当一致的。

【在父子交心的眼泪流完之后,就开始进入到大家熟悉的流程中。玄武门之变后三日,李渊立李世民为皇太子,并下令将一切事务交由李世民处置;六月十六日,李渊亲笔传谕裴寂等,表示自己退休做太上皇的意愿;八月初八,李渊下诏禅位于李世民,李世民推辞不受;然后又下诏,又推辞,走完三辞三让的惯例之后,李世民勉为其难接受禅位,并于第二日立刻举办了登极大典。

——要知道,汉献帝当年禅位给曹丕,那三辞三让的流程可是走了整整九个多月;能在一天之后速通三辞三让,李二陛下这效率的确非同凡响。而且,禅让完毕后第二天立刻搞登极大典,那简直是装都不愿意装一下——搞不好从六月玄武门到八月禅位,中间时间全在筹备登极典礼,临到头才让李渊补了一道手续。】

大概是被刺激之后破罐子破摔,李建成立刻讥笑了一声:

“沐猴而冠,莫过于此!”

李世民毫无理睬。

【那么,到此为止,整个玄武门的经过已经讲完,虽然日后还有李世民宽待太子齐王旧部,借此团聚朝野的种种举措,但大都只是后话了,我们之后会提及。

简单梳理玄武门之后,我们便顺理成章的会面对新的疑问:怎么评价这个极为关键、左右了唐朝命运的宫变呢?

在这里呢,up主也不敢班门弄斧,炫耀什么独特的见解。只是做一点小小的思考:在回答这个疑问前,我们可以思索两个问题:

第一、对于李世民而言,玄武门之变的结果,究竟是一个侥幸,还是时势的必然?

第二,如果玄武门之变没有成功,历史会如何进展?

听到此处,无论李世民、李建成,亦或侍立在侧的尉迟敬德、侯君集,不觉都竖起了耳朵,百倍提高了注意——如果方才还只是引人入胜的皇室秘闻,那么现在就是最为要紧的戏肉了;既然天音打算评价这一惊天动地的“宫变”,那就必然会泄漏大量的信息,乃至于暴露自己的倾向喜好,甚至事态发展的走向!

——只要让这些稀世的人杰们悟出这些信息的一丁半点,那必然可以借此掀动风云、把控天下,影响不可计量!

一时间场中寂静万分,只听得到马匹不安的踏动声。

【首先,是玄武门之变的结果。在传统的史料中,一直设法将李世民描绘为一个弱势的、被动的、被局势推着走的人物,千方百计暗示他的无奈——似乎骁勇善战、绝世英才的秦王真是被父兄逼迫得无可奈何,最终冒险做殊死一搏,并侥幸而获得了成功。

但事实真是如此么?

在文献的考据日渐精细之后,学界找到了更为详尽的证据——早在玄武门之前,李世民已经草蛇灰线,在诸多要害部门布置了数量惊人的棋子。譬如把守玄武门、阻遏太子精兵的左屯中郎将常何,又譬如果断率禁军与太子齐王卫队的敬君弘,这些是史有明载,明确倒向秦王的禁军将领。而没有记载的?没有记载的更是多如牛毛。

从多年发掘的墓志铭判断,李世民对宫廷守卫的渗透决不止于上层,而是由上至下,无不包揽——如禁军将领中的曹钦、刘辟恶、袁石、安元寿等等,不胜枚举。

这些人在历史中籍籍无名,但在墓志铭中,他们却是“靖逆恶于北门”——直接在玄武门与李建成李元吉干上了,而且都“特蒙秦王驱使”——摊牌了,我是秦王的人!

上一篇: 替身 下一篇: 如光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