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将军生存手札[古穿今](254)+番外

作者:山楂丸子 阅读记录

在管教男孩方面,秀春决定听陈学功的,由着他们来,反正她是不会掺和小孩之间的打架吵闹。

这晚陈学功过上了性福生活,以往顾忌着菜团在,不敢有大动作,这下好了,只有他们两个,架子床又足够大,晃晃荡荡的动了大半夜,桃花源游了个尽心,放了足够的小鱼小虾进去。

秀春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睡的,累得手指头都不想动,可气的是第二天她差点上课迟到,陈学功还能精力十足的早起去上班,不行,她要锻炼身体,体力明显下降啊!

有二蛋在,秀春能放心的去上学,其实哭包心更细,更会照看弟弟妹妹,见秀春要走,哭包忙道,“春儿姨,你家有老鼠,昨晚吱吱呀呀一直在叫,吓得我不敢起来上厕所。”

秀春顿时就明白怎么回事了,把陈学功在心里骂了千百遍,只能跟哭包胡扯道,“我下课去买点老鼠药。”说完赶紧走人,生怕几个孩再问出什么惊人的话,今天她还要去屠女士那里给老鼠摘肺。

日子一天天暖和了起来,这天秀春收到了一个包裹,居然是老地主从家给她邮递来的粮食,整整一口袋小麦。

就像小妮子说的那样,老地主在信里说了大坟前偷偷单干的事,今年上半年人均分到手的冬小麦都足够他们吃到年末,更别提还有下半年的水稻、大豆还有玉米红薯,家家户户都有存粮,几乎不用再操心吃不上饭!

秀春立马给老地主回了信,告诉他自己暑假要回去接他们过来住,让他代为告知钱寡妇,又说了好些他们在京生活的细事,洋洋洒洒写了好几张信纸,还特意拍了几个孩子的照片和他们的四合院,洗了出来给老地主一并邮回去。

陈学功一下班回来,就看到搁在廊檐下的一麻袋小麦。

“何爷爷寄来的,咱们粮票都花不出去了。”

搬家到现在,许老太和许卫东给他们送了大米白面,现在又送一麻袋小麦,家里的粮票几乎没动过,除非拿他们去买些饼干蛋糕之类的小零食给孩子他们吃。

秀春拍了拍脑袋,对陈学功道,“苗苗哥,你给新阳哥他们拎点,我再给曹婆婆和屠老师他们送点过去。”

商议好之后,秀春找了布口袋挨个分装,隔日先把半口袋白面拎去给曹大爷和曹婆婆。

曹婆婆大感意外,说白了他们不过是房主和房客的关系,真难为秀春还能惦记着他们老两口,好说歹说留秀春在她家喝杯茶再走。

“小孙,我跟老头子准备回我老家苏州了。”曹婆婆对秀春道。

秀春以为他们是去苏州小住,就问,“那你们什么时候回来?”

曹婆婆摇头道,“应该不回来,就在那边安享晚年了。”

因为房子的事,曹大爷的三个子女对他有诸多不满,房子在一天,三个子女就想着打它主意,曹婆婆不关心这座四合院到底给谁,就是不想再过这种生活,她自认没给继子继女穿过小鞋,早厌恶了三个子女对她的猜忌。

如果她真是图名利图富贵的人,当年她的追求者不在少数,条件好的大有人在,也不会死心塌地跟着曹大爷。

秀春乍听到这消息,还挺伤感,毕竟住过一个屋檐下,跟这对老人有了感情。

“以后你们去苏州,记得去看看我和老头子就好啦!”

秀春笑道一定,随即又道,“你和大爷都走了,那你们这房子?”

曹大爷从书房出来了,刚好听见秀春这么问,对秀春道,“卖出去,卖给谁都不会留给那三个兔崽子。”

秀春看曹大爷不像是开玩笑,忙道,“那大爷有人过来买了吗?”

曹大爷摇头,“我跟你婆婆暂时是这么打算,准备卖了这里,用这笔钱回苏州乡下盖个独门独院养老,你婆婆她家人都在那里。”

秀春把这事给放在了心上,曹大爷家的四合院虽然是中小型的,单房间加起来也有七八间,秀春第一个就想到了易真,因为她公公的原因,她跟何新阳不好买太大的招人眼,但这座小四合院就不同了,不会太贵,也不招眼,买下来绝对合适。

秀春没耽搁,转头就把这事跟易真说了,让她跟何新阳商量下快点决定。

“天呐春儿,你可真是我的福星!”易真挺着大肚子就要来抱她,奈何肚子太大抱不住,只好改挽秀春胳膊。

“曹大爷家我跟新阳帮你们找房子的时候去过,确实合适,春儿,曹大爷有没有说多少钱能卖?”易真在心里迅速盘算着她手里有多少钱。

除却何新阳存折上他们共有的工资是两千多块钱,易真还有个私藏,存折上有一万多,还有她空间里的东西,不够的话卖点兴许能补上。

四合院这种东西可遇不可求,再过几年私有的四合院价格会被炒得更高,等二三十年后,那就是几个亿才能买到的东西了,就算不住人她都要买下来,不仅要买,逮到机会还要多买!

曹大爷提卖房的时候,秀春顺口问了一嘴,曹大爷给的价还算保守,一万三。

说实话,曹大爷给这种白菜价,只要消息放出去,不愁没人上门去买,别说一万三了,一万三美元搞不好都有人买,譬如曹孟英那对史密斯夫妇朋友。

易真跟何新阳几乎没打顿,托秀春当中间人,准备好钱就登门拜访曹大爷老两口,把房子的事商定好。

曹大爷道,“我和老伴可能还要住上几天才能回苏州。”

易真忙道,“我们也不急着搬过来,可以先把户过了。”

户过了之后房子就是她的了,老两口别说住几天,就是住半个月一个月都没问题。

挑了个日子,何新阳出面,跟曹大爷去房管所把户过了,交了将近三百块的税,剩下的钱全部交到曹大爷的手上。

其实曹大爷不缺钱,只是不想让这座宅院变成他三个子女反目成仇的导火索,索性卖给别人,一了百了,谁都别想来打主意。

过完端午,曹大爷和曹婆婆就动身去了苏州,还是秀春一家人把老两口送上的火车,临走前,曹大爷冲菜团拍拍手,想抱抱这个时而讨喜时而讨人厌的小姑娘。

菜团瘪瘪嘴,想哭,亲了亲曹大爷,叮嘱他,“太太你到苏州可别把我忘了,等我自己能坐火车了,我会去看你和女太太。”

曹大爷忍不住笑了,也亲了亲菜团的脸颊,“小丫头,你也别把我给忘了。”

依依不舍送别曹大爷老两口,秀春突然有些感概,“苗苗哥,你看,多子不一定多福。”

像曹大爷,像钱寡妇,子女倒是有几个,就是没人管他们,反倒是膝下就一个孩的,大都惦记着父母。

曹大爷和曹婆婆搬走之后,何新阳一家就搬了过来,很多东西都是现成的,曹大爷和曹婆婆带不走,都留了下来,易真大着肚子行动不便,秀春抽控过来看看有没有要帮忙的。

易真挺着大肚子,坐院子里指挥何新阳搬东西,拉了秀春坐,“让新阳干点火,他这两天火气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