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将军生存手札[古穿今](282)+番外

作者:山楂丸子 阅读记录

姚公安无法理解,深觉她是在胡搅蛮缠,气恼道,“易真,你想清楚了?!这是你的真实想法?”

易真抱臂冷笑,“不是真想法还能是假想法?我是嫁不出去了还是怎么着,非要吊死在你这棵树上?”

姚公安气得拿手指着易真的门面,“我希望你别后悔。”

很快,姚公安发现,易真没后悔,他后悔了...

易真这个人比较随性,压根就不是个死性子的人,更看不起失恋就要死要活,平时该上班就上班,下了班去找秀春玩,或者自己去看电影,走街串巷找挑担子卖吃的,再不然就是干压马路,没了姚公安,她也不是活不下去的人。

期间易真找到了她的玩伴,以前背地里说过她坏话的小实习生何新阳。

易真发现他真的会玩,而且精力十足,会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还会吃会喝。

整个泽阳市的大街小巷,哪家晚上开门做狗肉汤,去哪家能吃到热乎乎的芝麻烧饼,他都清楚。

“过年你跟谁过?”何新阳送她回家,问她。

易真耸耸肩,“我一个人过呗,不行就去春儿家蹭饭,她肯定收留我。”

何新阳忙苦哈哈道,“我也是一个人,要不咱两凑成一桌子,搁一块过年怎么样?”

两人说着话,拐进了易真家胡同,易真还没开口,就瞧见站她家门口的姚公安,制服外面套了件军大衣,肩上落了层雪花。

姚公安咬着后牙槽,看向和易真并排走的何新阳,眼神不善, “你这么晚不回来,就是跟他去鬼混了?”

何新阳只当没看见他,把易真送进去,叮嘱道,“记得插好门,以后可别给不相干的人随便开门,外头冷,快进去。”

易真点头,无视了姚公安,开门进去之后就反插上大门,她可不想上演什么两男为一女打架的戏码,更不需要跟姚公安解释什么。

她现在是自由身,爱干啥就干啥!

大门外,两个男人大眼瞪小眼,互相瞪视了半分钟。

姚公安先开口了,带着胜利者的姿态,“你知道她跟我处过对象吧。”

虽说时下对待男婚女嫁方面放开了不少,也提倡自由恋爱,但不少男人还是会膈应女人跟别的男人处过对象,因为这意味着她被男人拉过手,亲过嘴,甚至可能那什么过...

本以为这样会激怒对方,哪知道何新阳仍旧吊儿郎当的样,扫了姚公安一眼,两手插在毛呢大衣口袋里,“我不知道她跟谁处了对象,我只知道她被狗咬了一口。”

说完,踩着雪,大步离去,留姚公安在原地咬牙切齿。

农历除夕年,何新阳死皮赖脸来易真家搭伙过年,易真念着他在饥荒年弄了大米白面给她,她也不能太小气,从空间里取了大豆油,花椒大料的佐料,动手做了满满一桌色香味俱全的菜。

溜肉段、糖醋鱼、土豆炖排骨、红辣椒炒白菜、凉拌萝卜丝,满满当当摆在堂屋的茶几上。

茶几下面有地毯,易真又扔了两个垫子在上面,堂屋里烧着炉子,暖洋洋的,两人盘腿坐在地毯上也不觉着冷。

有好菜,那必然得喝两杯。

易真本想只喝两小杯,但架不住何新阳相劝,不觉就多喝了几杯,脸颊红扑扑的,何新阳也不是什么好酒量,比易真好不到哪儿去。

俗话说得好,酒后壮人胆,何新阳偷偷把手放在易真手背上,易真有些迟钝了,没反应过来。

“咱两处对象怎么样?”

易真啊了一声,想了想,反问道,“你多大了?”

何新阳道,“过今年二十三。”

易真感慨道,“我都二十五啦,比你大两岁呢!”

何新阳不以为意,“那有什么,我妈比我爸大三岁!我爸照样不是娶了我妈!”

易真晃晃脑袋,“不行不行,压力太大。”

何新阳又给她倒了一杯酒,劝她喝,易真也是迷糊了,哦了一声,接过来就灌下。

完了,更迷糊了。

“咱两处对象怎么样?”

易真挠挠头,感觉这话好像在哪听说过,就是想不起来了。

“怎么样?我以后天天带你吃遍大街小巷,给你洗衣服做饭,给你带孩子,还给你暖被窝。”何新阳跟个小媳妇似的,在易真耳边诱惑她。

这个听起来还不错,易真嘿嘿笑了,长长的哦了一声,“那好吧。”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还有一章苗苗哥的番外,就彻底结束啦,俺也算善始善终了吧\(^o^)/~

第148章 番外7

陈学功五十五岁生日这年,几个孩子想给老爸过个生日,当然了,不需要征求当事人的意见,只要老妈同意了就行。

所以几个孩子秘密准备好之后,生日前一天,秀春才把过生日的事告诉了陈学功。

陈学功不大赞同,“过什么生日呀,瞎折腾,还不抵你给我做碗手擀面来的实在。”

往年陈学功每年的生日,都是秀春陪他过,无论那天再忙,都会大早起来亲自动手揉面擀面,给他做一碗手擀面,还得卧两个荷包蛋。

陈学功只要接到这碗面,立马就想起来原来是他生日到了。

“既然旦旦他们几个有心,你也别抚了孩子们的好意,都一块回来吃个饭,热闹热闹,昨天小可爱还打电话回来跟我说,要给她爷爷买个大棒棒糖回来。”

小可爱是旦旦闺女,两岁半,小丫头机灵可爱,虽然还不到三岁,但就像个小大人能说会道。

提起孙女,陈学功笑了,有些时候没见到那鬼机灵,还真想了。

三个孩子,结婚的结婚,工作的工作,读书的读书,都不在陈学功和秀春身边了,陈木匠他们几个老人家也早相继过世,陈秋实和许淑华都八十来岁了,要接他们来首都,他们不愿,就想在乡下养老。

陈学功生日这天,秀春早早起来,仍旧先给他做一碗手擀面,陈学功闻着味就笑了,打趣秀春,“难得,还能吃到孙总亲自做的手擀面啊。”

秀春丢他个白眼,“快点吃吧大院长,衣裳我给你放在床上了,吃完就换上,小可爱说她一会儿就来了。”

秀春现在,不对,应该说是孙总,孙总现在可成名人了,孙氏企业旗下的薄芝糖肽在全国可是出了名的,单这一项药,一年就能为她带来上亿的收入。

秀春和陈学功,一个忙着企业,一个忙着去医院,诺大的家就没人管了,只能请两个保姆回来,一个专门做饭,一个打扫卫生。

陈学功说得还真没错,秀春下厨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了。

吃完早饭,陈学功换上秀春给他准备的衣裳,仍旧是笔挺的西装裤白衬衫,秀春给他扣扣子,瞧他身姿挺拔的模样,不觉就嫉妒了起来,岁月在他脸上似乎没留下多少痕迹,他仍然是年轻时英俊的模样,要说改变,褪去了年轻时的青涩稚气,更加成熟稳重,还有不容小觑的气势。

也是,都熬成大院长了,还能随和到哪儿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