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香妻如玉(197)

作者: 萧儿美蛋/兰泽 阅读记录

凝香心口砰砰跳着,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他。

“我曾与你许诺,今后子嗣必为你所出,也曾说过,咱们有九儿一个便已足够,终究是我背弃诺言,负了你。”

凝香摇头,“我不怨你,那时候你还不是皇上,又哪里能知道如今的事?”

再说,即便他允过那些诺言又如何,满朝文武俱是在盼着他得到子嗣,当玉嫔有了身孕,举国欢庆,前朝与后宫都在期盼着玉嫔能一索得男,大乾龙脉得以延续,他难道能下令打掉自己的亲生骨肉?就算他疯了,其他的人也会与他一道疯魔不成?

“是,那时候我还不是皇上。”梁泊昭声音低沉,说完,淡淡一笑。即使寂寥,又是自嘲。

而当这个皇帝坐久了,他甚至自己都不清楚,他究竟会变成何样,他又究竟会不会如凝香所说那般,今日有了玉嫔,明日便会有宝嫔,珠嫔,珍嫔,他又究竟会不会忘记凝香。

不必说凝香每日的不安与惊惧,就连他自己,都毫无把握。

深宫之中,朝堂之上,最难保留的,唯有一颗初心。

当日,他为保妻儿太平,拼命得了这天下是真,当他得了九儿,不愿在让她在受生子之苦是真,以至于后来想将侄儿接进深宫,日后立为太子是真,就连他当日许下的那些承诺,子嗣尽有凝香所出,这话也是真。

可如今,他留下玉嫔是真,由着玉嫔生下他的孩子也是真。

他能负他这一次,又何尝不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梁泊昭看着凝香的眼睛,过了这些年,凝香还如初见那般,心思单纯,温婉娇弱,并未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有丝毫改变,她无微不至,千依百顺,却唯独无法与他推心置腹,与他心意相通。

他极少有她说心底话,并非不愿说,而是没法说。

她说的不错,她实在当不好他的皇后。

她能做好的,只是一个寻常村妇。

可偏偏,他成了皇上。

皇帝终究会有三宫六院,不会独守一个女人,或许有一天,雄鹰还是会忘了那只云雀。

梁泊昭闭了闭眼睛,伸出胳膊,将凝香揽在怀中。

“相公,你怎么了?”凝香有些不安,在他的怀里抬起脸蛋。

“没什么。”梁泊昭亲了亲她的额角。

想起他方才的话,凝香的眼睛渐渐变得黯然,“你说你变了,是不是你心里没有我了?”

梁泊昭眸心一紧,他摇了摇头,只俯身抵上凝香的额头,他的黑眸雪亮,声音却是淡淡的低哑;“香儿,我不想有一天,变得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

凝香双眸露出不解之色,她刚要开口,却见梁泊昭已是俯下身来,擢取了她的唇瓣,辗转吮吸,让她透不过气来。

他既然能为她当这个皇帝,又能不能,为她舍下这个江山?

京师,皇宫,荷香殿。

永宁守在摇篮旁,瞧着孩子粉嘟嘟的睡颜,唇角便是噙着温柔的笑意,无论如何都遮掩不住。

月竹端着茶水走进,就见永宁一眨不眨的瞧着孩子,眼底满是慈爱,永宁平日为人端庄而淡然,极少会有如此神色,月竹瞧在眼里,心底倒是一酸。

198章 是我太高估自己

听到月竹的脚步声,永宁竖起食指,放在唇边,示意她将脚步放缓,唯恐会吵醒孩子。

月竹小心翼翼,走到摇篮前,瞧着孩子睡着的样子,唇角也是情不自禁的浮起笑意,轻声道;“公主,小皇子和皇上简直跟一个模子刻出来似得,等皇上回京,瞧见了定是疼爱的紧。”

永宁为孩子掖好被角,对月竹的话不置可否,只问道;“皇上还有多久回朝?”

“左不过还有几天的功夫,方才听王公公说,大军已经到了蒙州,皇上这次打了胜仗,天下百姓无不心悦诚服,再没人敢说皇上”

月竹说到这里,倏然停住了声音。

永宁不以为意,只顺着她的话头说了下去;“再没人敢说皇上谋反,说这江山来路不正?”

“是。”月竹福了福身子,轻言;“真是什么也瞒不住公主。”

永宁没在说话了,因为孩子醒了。

自从这孩子来了荷香殿,虽然乳娘嬷嬷一大群,永宁却从未将孩子假手于人,一直是自己贴身照料,远比那些乳娘嬷嬷还要细心,就连月竹在旁边瞧着,也是感叹;“公主对小皇子,可真是没得说的。”

永宁抱起孩子,轻轻拍着孩子后背,闻言,便是低声说了句;“这孩子的母亲终究死于我手,我若不对他好,这世上,还能有谁对他好?”

“公主,小皇子毕竟是皇上亲子,皇上如今也是快四十的人了,好容易才得了这个皇子,还不是要疼的跟眼珠子似得,怎么会没人对他好?”

永宁瞧着孩子可爱粉嫩的小脸,忍不住拿起孩子的小手,放在唇边亲了亲,许久,才若有若无的轻轻一笑,说了三个字;“但愿吧。”

月竹顿了顿,又道;“就怕,董妃日后在诞下皇子,到了那时,咱们的皇长子可就不吃香了。”

永宁听了这话,也只是淡淡说了句;“无论日后董妃生下多少皇子,这孩子,也终究会是最出色的一个。”

月竹闻言,便是忍不住笑了;“可不是,有公主亲自教养,就怕董妃生下十个,也没法和咱们的皇长子相比。”

永宁看了她一眼,月竹顿觉自己逾越,只低下头,不出声了。

“最近,公主怎么样了?”永宁一面逗着怀中的心头宝,一面对着月竹问道。

月竹心知永宁问起的是九儿,遂是回道;“小公主的咳疾已经痊愈,太后昨日里还遣了人去朗园,见董家人将小公主照料的极好,太后才放心。”

永宁听闻九儿痊愈,便是点了点头,放下了心。

待梁泊昭与凝香回到京师,九儿已经满三岁了。

孩子许久不曾见到父母,早已不记得父亲母亲的样子,凝香刚将九儿抱在怀里,眼泪便是扑簌扑簌的掉了下来。而九儿骤然被陌生的娘亲抱在怀里,也是哭的撕心裂肺,一直向着董母和田氏的方向挣扎,就是不让凝香抱自己。

凝香见女儿与自己这般疏远,一颗心就跟刀剐似得,她并未回宫,只留在朗园照看女儿,盼着日子一久,将女儿忘却的母女情分在慢慢的补回来。

梁泊昭离京已久,朝堂上自然又是数不清的事在等着他处置,一连数日,梁泊昭只去了寿康宫一次,为太后请安,其余的时日俱是待在元仪殿中,埋首于如山的政务中。

与梁泊昭在一起时,凝香的心里满是相公,如今见到了九儿,一颗心又重新被孩子填满,隔三差五,王公公总是会从宫里来到朗园,告知凝香皇上的情形,回宫后再将凝香母女的情形告诉梁泊昭。

凝香每逢问起,王公公也都是与凝香实话实说,只道皇上政务缠身,简直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凝香听在耳里,心里不免疼惜,只想着带孩子回宫,岂料王公公却是连连摆手,只道皇上说了,等朝上事了,定会亲自来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