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糟老头2(17)

作者:洛缃月 阅读记录

七十二个多吗?

这不还没到一零一呢么?

他司将军手下训练出的新兵,那一个作战单位就是两百人,还治不了这七十二个宗室娇花?

更何况,别看这个七十二个多,以他对石氏宗室的了解,头一天怕就得刷下去五分之一。

“既然是为了甄选未来嗣君,自然不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宫中供吃供穿,也并不缺杂役,因此这些子弟只身进宫,不得有随侍仆人,行李不得超过十斤,不得携带贵重金银……”

钱总管拿笔飞快地记着,额头不由得直冒汗。

这,这也太狠了吧?

据他所知,宗室里那些小祖宗,小公子们,大部分都是娇生惯养,有的竟吃奶吃到七八岁,有的十岁了连吃饭都不会自己吃,更不用说穿衣如厕了。

这一个仆人都不许带,而且听陛下的意思,也没打算给这七十二位每人分派一个伺候的内侍或者宫女,这般岂不是要鸡飞狗跳,鬼哭狼嚎?

难道说,这也正是陛下先刷下大半子弟的办法?

然而司静航下了口谕之后,就一甩手,去上书房视察自家孩子们上课去了。

压根不管他这道旨意,在朝野内外,引来了多少风波议论。

洵郡王府中,听到这些条件的三公子和四公子,登时就不乐意了。

十岁的三公子还好,只是满脸的不乐意,九岁的四公子,则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我不!我不进宫了!”

“不叫我带奶娘和两个姐姐,还有侍墨,我就不进宫!”

“谁要去选什么劳什子的嗣孙啊!”

三公子和四公子不是一个亲娘。

三公子的亲娘是郡王正妃,四公子是侧妃。

虽然正妃地位高,可侧妃更得宠啊。

这两个女人平时就是表面和气,其实暗自斗了十来年了,两个人心里都住着个乌眼鸡呢。

正妃瞧了笑呵呵,大度地劝侧妃。

“罢了,老四既然不愿意,就别去了吧。别进了宫,哭闹起来,那可就……呵呵呵。”

正妃掏出帕子,掩住了嘴角的欢乐笑意。

侧妃咬着后槽牙,快要跟宝贝儿子一起哭了。

好不容易有个娘俩个一起翻身的好机会,这死孩子,怎么就这么不听话呢!

然而等到第二天要出府的时候,侧妃却笑呵呵地将老四送到老三身边。

洵郡王一派大家长的威严。

“老三是哥哥,进了宫要照顾弟弟一二。”

这回换正妃紧咬后槽牙了。

这小贱人和小贱种!自己没教好,凭什么来祸害她生的老三?

老三是哥哥就该着伺候这个庶弟?

“老三你进了宫,若是受不住了,只管捎信,娘去接你回来。”

个死贱人,老娘拼了不争这个皇嗣,也不能教你们俩货占了便宜!

相似的戏码,在那些有权有势的宗室家中上演了十来回。

至于那等破落宗室子弟,就是另一番光景了。

皇城西巷一条街的房舍,都是属于宗正寺的。

有那生计不佳,连像样的房舍都没一处的,就能往宗正寺申请个小院来住。

这些小院子都不过一进,一个院子里能住人的房舍也顶多七八间而已。

若是未成年的子女众多,再加上个把使女下仆,这七八间房住起来,也实在是逼庂。

因而这条街也被京城老百姓称做破落国姓街。

一个穿着蓝绫袄褚绸裙的妇人,拉着个八岁的小子出了门,身后还跟着个五十来岁的老婆子。

这八岁的小子上下都是青色绸布做的衣裳,脚上也是双新绸鞋,虽从头到脚都是新的,瞧着却十分不和谐,仿佛这身行头原不属于他一般。

老婆子出了门就回身去关门落锁。

妇人拉着儿子等在门口,便趁着空儿又叮嘱。

“淮儿你这次进了宫,可千万要争气!”

“你爹去的早,你大哥跟你不是一个娘,他尚且没甚家业,全家好几口都要靠你大嫂的嫁妆哩,又不住一处儿,且帮衬不到你……”

“我儿进了宫,听说要去上书房念书,我儿可要好生学些本事,莫管以后有没有泼天富贵,学到的本事谁也抢不走。”

“也莫要同人争闲气,听说这次一共有七十二个子弟进宫,里头的郡王子孙也有不少,人家有权有势,若是碰上那不讲理的,咱可千万莫要去招惹,忍一时风平浪静才是。”

青衣小子不住地点头。

等老婆子将门锁好,三人便一起往街口走去。

没走几步,就有人家的大门豁然打开,也同样走出送儿子的一家人来。

都是街坊,且往上论起来,也都是本家亲戚,少不了两厢寒暄一番。

“宴嫂子好早。我们只当已经是早出门了,没想到你们还在前头。”

“这样大事,哪里还能呆得住?十九弟妹,瞧你眼下黑青,想是跟我一样,一宿没睡着吧?”

“哈哈哈,谁说不是呢!我家泽哥儿平时只知道憨吃傻玩,不如淮哥儿机灵聪明,这冷不丁地被选进了名单,我也不图他日后怎样,只要能进宫一回,见见天颜,也不枉他姓一回石!”

“十九弟妹也太谦了,泽哥儿生得喜庆,兴许有后福哩!”

“哈哈,这可就承嫂子吉言了,咱们两家的哥儿,进了宫,可要相互照应一二啊!”

“这个是自然!淮哥儿,泽哥儿,咱两家在宫里宫外都没有大靠山,进了宫可就全靠自己了,你们兄弟俩能相互照应,我们两个娘倒还能放心些。”

第15章 绝嗣老头(15)

◎都来了。。。◎

这条街上本就住着许多破落宗室。

这些破落宗室虽然在姓石的里头的是穷了一些,可好歹每月能在宗正寺处领一份钱粮,而且不管是做什么营生,总比普通老百姓有些依仗,寻常的达官显贵遇上这些人,行事上也会忌惮一二。

因此再破落,吃饭总是不愁的,又无什么大事,生的儿女就多了一些。

这回有个通天捷径,这些人家可不就欢呼雀跃,热情参与了?

等淮哥泽哥两家走出街口时,这队伍已经多了四五十号人,浩浩荡荡,护着二十来位小童往往宗正寺。

这次送宗室子弟进宫,是由宗正寺经手,因此要先到宗正寺集齐,才能一并送进宫里的。

宗正寺的大门口,马车也是越停越多,似淮哥泽哥他们这样破落宗室离着不远靠腿走来的倒还好,不管怎么样,总能找着空儿钻进去。

那后来的马车就只能停在街口,望着前头干着急了。

一时间,人喊马叫,乱做了一团。

好在宗正寺见状,赶紧派出了一队差役帮忙疏通归置。

过了约莫半个时辰,大门口这才恢复了清爽。

七十名石家弟子,用七辆大车载着,直送到北宫门,又从北宫门入宫,送进了早就准备好的一座宫院。

“各位小公子,圣上定下的规矩方才老奴都已经讲过一遍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