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年代:炮灰长姐带妹逆袭(1017)+番外

三魁说道:“爷奶留下了一罐的银元,爹的意思是兄弟姐妹四个人平分。二叔不愿意,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家里的财产不能分给小姑。见爹执意要将银元四家平分,他就说奶奶是小姑推下床害死的,没资格分遗产。”

李姨妈昨日傍晚回去,然后半夜发起了高烧。而牛忠觉得嫁出去的女儿不该回家分财产,所以也没来。

田韶什么好东西没有,就银元地下室还藏着一箱子:“这是舅舅一直保管着,还是外婆临终前告诉他的?”

三魁说道:“是爷爷临终前告诉爹的。当时你家日子最难,爷爷放心不下,说你们家要实在过不下去就给一份。爹一直谨记这话,所以执意要兄妹平分。”

田韶感念老爷子的爱女之心,她说道:“你跟大舅说,给一个留着给我娘做念想,多的不要。”

三魁知道她不稀罕这东西:“这次也是我的不是,没劝住我爹,不然也不会有今日的事。”

田韶觉得不算全是坏事,她说道:“今日算是彻底撕破脸,以后我家不会再与他们往来了。”

“我们家也不会再与他们往来。”

第1144章

李铁跟陈红莲被打,李林生三兄弟过来找李大舅,一是要说法二也是来索要昨日没分到手的银元。。

李大舅将一罐银元倒在簸箕里,还拿出来两个金戒指跟一条金项链。

东西放出来后,李大舅纠冷着脸与三魁几兄弟说道:“数,数出四分之一给他们。戒指一家一个,项链剪断成两截。”

三魁见两个哥哥没动,他就进屋拿了剪刀出来,然后蹲下来数银元。

数完以后,银元分成两堆。

李大舅看着三兄弟,说道:“银元都已经分完,以后我们两家再没关系了。你爹要是哪日死了也不用来报丧;同样,我死了你们也不来。”

三个侄子,但凡有一个骨头硬或者孝顺的,他都不会说这话。

李林生脸色微变,连丧事都不报,这是真决定两家以后真老死不相往来了。以前闹得再凶也没牵连到他们身上,现在连他们这些侄子都不认了。

李石生说道:“大伯,自古以来,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没哪家会将财产分给嫁出去的姑娘。”

三魁觉得没必要为这点事争:“爹,表姐昨日说,给小姑一个银元留作念想就行,多的不要。”

李大奎也补充道:“大姑父也说了,爷爷奶奶留下的东西他们不要。”

李大舅心头越发的失望了。

李石生并不罢休,他扬声说道:“大伯,是田大丫打了我爹娘,你包庇她说是你打的。大伯,这事我们不会就这么算了。”

三魁闻言忍不住笑了,嘲讽道:“不这么算了?行啊,有种现在就去报案啊?也正好让永宁县的人看看你们这一家子无耻的嘴脸。”

“也是表姐不屑跟你们这些蠢货计较,不然的话,捏死你们就跟捏死蚂蚁一样简单。”

接触越多,他越惊骇于田韶的能量。所以知道田韶打了李铁跟陈红莲,他是一点都不担心,只要没闹出人命这事很快就能摆平。

李大舅听到这话皱了下眉头。

三魁突然变脸,凶狠地说道:“我数到三,若是数完你们还不拿了东西滚,我让你们也在床上躺三个月。”

李林生三兄弟一听,立即将银元跟金子踹兜里跑了。

李大舅看着三个人的背影,摇了摇头。这三个侄子,废了。

三魁看李大舅阴沉的神情以为他是在担心,于是宽慰道:“爹,你不用担心,他们三个怂蛋不敢将事闹大的。”

李大舅叹了一口气道:“若是当初没同意让他们搬去陈家庄,你二叔跟三个孩子不至于变成这样了。”

以前老二虽然会耍滑头,但对爹娘很孝顺。下山去趟县城,会给父母买他们喜欢的吃食,过年还会给他们置身新衣裳。可自从搬去陈家庄,变得越来越不像话。

三魁不认可他这话,说道:“爹,二叔天性自私。不搬去陈家庄也是这么一副德行。”

他不想再谈论这一家子,俯身拿了个银元说道:“爹,我将银元送去给小姑。大姑那个,我晚些再送去。”

李大舅嗯了一声道:“东西既都拿出来,那剩下的你们三兄弟都分了吧!金子不好分,折了钱再分。”

“这是你们爷爷留下来的,没遇到难事不要拿去换钱。”

三兄弟点头应下了。

三魁到田家的时候,发现村支书在跟田大林说话,看到他还招手让他过去。等听上两句才知道,原来是红旗乡的乡长申请到了一笔钱修路。只是申请到的资金只够修到乡里,从乡里到田家村这段路,需要各村自己想办法。

田大林一家是红旗乡有名的富户,所以村支书想动员他们先捐款,然后再去找另外的人。不过田大林一

听就拒绝了,表示自家没钱。就如大舅哥所说,枪打出头鸟,这次捐钱了,以后有事就会找上门了。

三魁也没表态,问道:“姑父,表姐怎么说?”

田大林说道:“你表姐带着六丫他们去搂松枝还没回来。她是嫁出去的姑娘,村里修路跟她没关系。”

田韶原本是想去爬山,一是锻炼身体二也是透透气。李桂花见了,想着家里引火的松枝没了,就拿着耙子跟麻袋跟着一起了。

于是,爬山变成了搂松枝。

这话村支书不认可了,他说道:“大林子,大丫虽然嫁出去,但也是我们田家村走出去的孩子。要孩子有心为家乡做贡献,你可不能拦着。”

田大林态度没那么坚决,含糊地说道:“等她回来,我问下她。若是她愿意捐款,我肯定不会拦着。”

“行,那我下午再来。”

田韶从山上回来,听闻此事后想了下问田大林:“爹,从乡里修路到这儿,大概要多少钱?”

田大林听到这话吓了一大跳,说道:“大丫,你不会是想捐钱修这条路吧?大丫,你之前捐几百块钱盖学校,就有拐了不知道多少道弯的亲戚上门借钱。你这要捐钱修路,我跟你娘以后没安宁日子过了。”

田韶笑着道:“爹,你想哪里去了?我是觉得从乡里到这儿路途也不远,可以去县里找找人申请点钱下来,这样不用咱们捐钱路也能修起来。”

田大林一听就道:“这钱哪那么容易要。现下申请到的这笔款项,是乡长求爷爷告奶奶才成的。你若是去县里要钱得费许多人情,老话说得好,欠债好还人情难还。”

他知道田韶的性子,想了下说道:“大丫,你若有心捐一笔钱。也不要太多,千八百就行。”

捐钱也比去县城找人要款强,这人情是最难还的。

“行,那就听爹的,捐一千。”

有了田韶带头,村支书立即去了田春家。他表示,田大丫是嫁出去的姑娘都捐了一千块,田建乐是村里最有钱的后生绝不能少于这个数。

马冬香都快气死了,田大丫捐多少跟她家田建乐有什么关系。只是在村支书软硬泡磨下,田春松口表示会给田建乐打电话。至于捐多少,他们不能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