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周日休息,加上大舅妈两个人,照料两孩子不成问题的。若是孩子饿了,她也可以帮着喂一顿。
有了陶书慧的承诺,等周日三丫就放心地跟武正清去看电影了。等回来后,三丫两眼睛肿得跟灯泡似的。
田韶下班回来,看到她这模样哭笑不得。也幸亏提前知道她去看电影,不然还以为被武正清欺负了:“至于哭成这样吗?电影里都是假的。”
三丫哭得喉咙都沙哑了:“姐,真的好感人啊!悠悠还那么年轻怎么就得这种病呢?老天爷也太残忍了。”
田韶看看了成片,当时就觉得演员演得很好,投入到角色里所以特别能打动人。只是没想让威力这么大,竟让观众也都投入进去。
就在这个时候,武正清从屋里走了出来,看她这样很无奈:“绣儿,都跟你说了电影都是假的,都是编造出来的故事。你再这样哭,小心回奶了。”
也是田韶之前告诫过她,说得让三丫保持愉悦的心情,不然伤心难过或者情绪暴躁都会回奶。
三丫摇头道:“大姐之前说过,艺术来源于生活,我相信这故事一定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唉,你说悠悠没了,徒留阿乐一个人以后怎么办呢?”
田韶哭笑不得,这入戏也太深了。
转眼到了二月底,田韶在家休息。连轴转了两个月,田韶终于可以在家喘口气了。这日她什么都没做,就躺在摇摇椅上,开着收音机听歌。
“小韶、小韶……”
田韶听到是白初榕的声音,她立即关了收音机出去迎人。
白初榕见到田韶,抓着她的胳膊问道:“小韶,我听洛姨说《三十八天》这电影是你写的?”
因为她声音很大,正在院子里摘菜的李姐都听到了。因为陶书慧跟三丫都非常喜欢这电影,一直跟李姐说。弄得李姐也心痒痒,拉着高有粮也去看了。
都问上门来问了,田韶也不好再否认了:“我画了一本《三十八天》的漫画,你们看的电影就是根据我的漫画改编的。”
白初榕放开田韶的胳膊,感慨地说道:“你啊,瞒得可真够深的,要不是今日洛姨说漏嘴咱们都不知道。”
田韶笑了下。她的漫画有许多改编成电视剧、电影跟漫画,没什么可激动的。至于说告诉众人,巴巴地说还以为炫耀了。
李春惊讶不已地查说道:“这漫画还能拍成电影?”
白初榕乐呵呵地说道:“这漫画可不仅能拍成电影,还能拍成动画片。现在电视里播放的一些动画片,就是漫画书改变的。”
李春家里没电视,对这个不了解。
白初榕问道:“小韶,这电影拍得很感人,到现在还有许多人去看。小韶,这电影卖得这么好,你能不能分到钱啊?”
田韶笑着说道:“电影大卖,我作为编剧,老板到时
候会封个大大的红包。”
正常操作流程确实是这样。电影大卖,老板要很大方,就会给导演、编剧跟主演等人发大红包的。当然,田韶自己就是老板,红包自然没有了。
这事很快就被三丫知道了,她抱着孩子过来找田韶:“大姐,这电影是你写的,你怎么都不跟我们说呢?”
这个时候李春也不在,都是家里人也没什么好避讳的。田韶说道:“我有好几部漫画,在港城被改编为电影跟电视剧了。只是之前内地审核很严,《三十八天》是第一部 通过审核被引进的。”
现在审核放宽松了,田韶觉得跟包华茂两人一起合作的电影跟电视剧都可以引入内地,也能趁机赚一波了。
三丫眼睛一下放光了,大姐也太厉害了:“大姐,悠悠那么漂亮,人上进也乐观向上,你为什么要将她写死呢?”
这真是来自灵魂的拷问。
田韶没有解释那么多,笑着道:“我知道大家都喜欢看大团圆的结局,但这世上存在太多的遗憾。我要将这种遗憾搬到影视上,让人们要把握当下珍惜生命。”
不等三丫开口,田韶又道:“我上半年刊登了一部新的漫画,这漫画是喜剧。二月底已经拍完了,等后续的配音剪辑都完成,到时候挑选个好日子上映了。”
白初榕笑着道:“你这《三十八天》,当时许多人以为是一部谈情说爱的,结果却是一个悲剧。你这新的漫画,不会面上是喜剧,实则也是个悲剧故事?”
“不是,是两对欢喜冤家,因为结婚闹出来一系列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具体的,等我过些日子去港城看了成片再跟你们说。”
三丫闻言很期待。
三十八天先是在四九城跟魔都等大城市上映,然后是各省区,最后是县城。从正月初二一直到三月底,三个月一共收到了两千八百八十万的票房。五毛钱一张电影票,能得这个收入很不错了。
田韶是不愿卖断的,这次电影在内地也是跟相关部门五五分账的,华策影视可以分到一千四百多万。当然,到手没这么多,还得交税。
凌志杰拿到钱就打电话给田韶:“老板,这部电影在湾岛跟樱花国等五个地方票房都不错,估算应该也有三千万左右票房。”
“回去给你们都封个大红包。不过不能骄傲,今年要继续努力。”
第1172章
武正清参加了一个训练,一个多月没回来。等休假回来,三丫就发现他皱着眉头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三丫问道:“怎么了这是?”
武正清叹了一口气道:“爸前两天跟我打电话,说上头要进行裁军,这次的规模会比之前还要大。”
三丫心头一惊,问道:“裁军?这意思你有可能要转业?”
武正清点点头道:“这次裁军力度很大,我也不敢保证一定能留在军中。可若是转业,也不知道会被分配到哪里去?”
他爸特意打这个电话,其实是让他做好准备的。在这种大趋势下,他也只能顺应大势了。
三丫沉默了下说道:“若是转业的话,还是争取留在四九城。”
武正清摇头说道:“若是能留在四九城,那我回去就打转业报告了。可我们家在四九城并没亲戚,我爸也找了人,可惜对方说帮不了。所以,留在这儿的概率很小。”
三丫闻言看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道:“咱们是夫妻,你想转业就直接说,在我这儿还拐弯抹角的?”
直接说想专业就是,还忧心忡忡的样子,害她担心。
武正清解释道:“现在军中对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我只是初中生,学历太低了,继续留在军中么什么发展潜力。我爸的意思,最好是趁着裁军大潮来之前转业,这样还能去个好单位。”
他二哥是高中生,先进了军校进修了三年,后又被选去党校学习,发展潜力是最好的。而他自小就是个学渣,好不容易念完初中死活不念了,然后参了军。他不怕吃苦,但看到课本就头疼,文化课没过关也不可能去军校深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