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灾星?福宝?实则天道亲闺女(371)+番外

作者: 千奈奈 阅读记录

但是这风扇还没派上用场,一直到夏天来临,才亲眼目睹那让人羡慕的风扇。

这不,大夏天的,人人从田里回来的时候,身体都是热,所以距离刘家近的人,都爱到他们家吹吹风扇,见识见识,然后夸赞刘月这个女儿乖,心疼父母。

刘家老两口听着别人夸自己女儿好,自然也高兴。

这风扇吹一个人是吹,来两个人也一样吹,加上能炫耀,能让人夸自家女儿,老两口自然也不介意别人来吹风扇。

刘月带着孩子回来的时候,老两口坐在树下,和邻居正聊着天。

大早上天气不算太热,所以风扇没开。

“爸妈,我回来了。”

“外婆外婆,我也回来了。”

孩子清脆的声音跟在妈妈的身后。

老两口正说起女儿家小闺女,听到声音,顺着声源看去。

有人快一步笑道:“刚说呢,马上人就来了,这叫白天不能说人,晚上不能讲鬼啊!”

看见女儿带着外孙回来,刘老太太连忙起身。

刘月下了自行车,推着车往前走,又喊了声,“爸妈,我来了。”

众人只见那自行车上,挂满了东西。

有人对老两口夸道:“你看,阿月又带一大堆东西来看你们了!”

刘老太太上前,看了眼自行车挂满的东西,嫌弃道:“来就来了,怎么带那么多东西?”

刘月说道:“怎么,我买点东西回家孝敬我爸妈还不许啊?”

看她面色红润,整个人比上一次见还要好看,刘老太太知道,自家女儿现在过的很好。

“外婆……”盼盼也开心喊着。

老太太应了声,高兴的把孩子抱了起来,“哎呦,我的乖乖啊,外婆可想你了。”

盼盼搂着外婆的脖子,笑着道:“外婆,盼盼也想你。”

她还让外婆注意点抱她,不要压着她背包了。

老太太一愣,问道:“怎么了?”

盼盼小声说道:“我包里头放了鸡蛋,不要压坏了!”

刘老太一听,以为是生的。

刚准备把孩子放下,一旁的刘月解释道:“熟鸡蛋,今天煮了几个鸡蛋,小家伙说要给外婆带点。”

刘老太太一听,这心啊,感动的都快化了。

她额头抵着盼盼的额头,开心道:“我的盼盼哟,真是外婆的好乖孙啊!”

盼盼被夸的反而不好意思了。

见刘老太女儿回来了,一起说话的众人也准备先回家去,让他们家里人团聚。

进了院子,刘月一边把自行车上的东西拆下来,一边问老母亲,“我二哥二嫂呢。”

“出门去了。”

“什么时候回来啊?”

“去田里了。”刘老太太又补充一句。

正说着,一旁的刘老爷子看向院外,“回来了。”

回来的是刘月的二嫂。

看见刘月,张小红惊讶道:“阿月,你回来了,我刚还和你哥念叨你呢,说给你带点玉米去。”

刘家每年遇到合适的时候,都会在地里种上一些食用的玉米。

张小红在种植上,很有天赋,所以每次种出来的东西都很好。

“那我正好回来了,可以给我拿点了。”刘月笑道,完全没打算给自己二嫂客气。

张小红也应道:“行,等会你哥回来,我让他去摘。”

“嗯。”

刘月把手里的猪肉还有两条鱼,一袋子面粉递给二嫂,“嫂子,这个你拿进去。”

这些都是要往厨房放的。

她另外还买了一些吃的给老两口。

刘老太看着她提那么多东西,又气又心疼,“说了回来不用带那么多东西,你怎么就是不听呢。”

刘月笑道:“这又不是以前,以前没能力。不能孝敬你和爸,现在不一样了。”

老太太还想反驳,刘月急忙忙拿着东西进屋,一边走一边嚷嚷,“热呢,赶紧开风扇给我吹吹吧!”

老太太没办法,赶紧去开风扇。

盼盼站在风扇跟前,感叹一句,“好凉快啊!”

随后,她把自己背来的书包打开,里头除了一袋子煮熟的红鸡蛋,还有盼盼偷偷攒着的一包椰子糖!

她把鸡蛋递给外婆,安排道:“外婆,这个给你。”

老太太接过,里头有十枚鸡蛋。

“这个是给姐姐和哥哥他们吃的。”盼盼示意她手上没有打开的一袋椰子糖。

椰子糖是盼盼之前在县城在邻居老板家尝过的,然后就让爸爸买了两包。

家里哥哥一包,她留了一包给表哥表姐他们。

见盼盼这么有心,张小红说道:“你倒是对你哥哥姐姐他们好啊。”

——

中午,刘家用刘月带回来的肉做了一盘子黄焖肉,鱼也做了红烧。

而席间,刘月也说了自己来这里的目的,就是为了找二哥去店里工作的事情。

“家里现在应该不忙了吧!”刘月问二哥二嫂。

二哥应道:“不算忙了,等粮食成熟,收割后再种下,就差不多了。”

“那你到时候是不是要去找个工?”刘月问道。

二哥点点头,“肯定要的,光家里这点,可不能够。”

二哥也是个有志向的人,只是他没读多少书,能干就是苦力,挣点小钱。

刘月见状,说道:“那如果现在有人家找你,一个月给你开二十五块工钱,让你去上班,你乐意吗?”

不过她也说了,到时候可能不能回家收粮食,要上班的。

“不过,一个月有给你回家的时间,就是比较忙,忙的是白天的时间,做的事情也比较多,你觉得这样,你能接受吗?”刘月朝二哥说道。

第414章 二哥实习

二哥一听,整个人顿时不动了,连嘴巴的饭也不嚼。

好半晌,他才问道:“有这样的好事?”

就连二嫂也说道:“要真有这样的好事,家里有我呢,不用他忙,只要每个月有工钱就好了。”

要知道,现在的工厂,一个月工资也就十五二十块的,这可是二十五块呢。

二哥也急忙道:“哪里的工作,你快给我说说吧!”

刘月则说道:“不是哪里的,就自家的,县里那个杂货店。”

“杂货店?”

众人一愣。

他们都知道陈家在县城里开了个杂货店,刘家人也去店里买过东西,虽然陈忠死活不要钱,最后只收了点成本。

村里很多人都知道刘家老两口的女婿在县城里开店,一个个羡慕的不得了,去买东西的时候,还会攀攀亲戚关系,让便宜点。

刘老太太闻声,说道:“你们店里要帮忙,直接叫你二哥去帮就成了,说什么请不请的?要什么钱啊?”

刘月二嫂也是这么说,“对啊,自家人,干嘛这么见外。”

就连二哥也说:“你要是缺人,我不忙正好可以帮忙,也别说钱不钱的。”

虽然二十五很多,但是在刘二哥眼里,一家人互帮互助,不在乎这点钱。

刘月知道娘家人的意思,不过她还是给他们解释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