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古穿今]我妹妹是林黛玉(50)+番外
林黛玉还给老林同志和林如海各织了一件毛衣,林如海的那件让宝琳拿到了古代社会。
林如海在快要冬天的十二月才把两个孩子从乡下庄子里接了回来。姐妹俩一回到家就看到林如海喜气洋洋的等在门口,而且家里面的仆人们都在打理包裹。
“咱们这几天就去京城,为父已经收到信了,到京城为官,成了工部的一个主官,任工部侍郎。”
这是升官了,姐妹两个先是祝贺了林如海,林黛玉又想了起来贾政,小声的跟林如海说:“二舅舅就在工部,是一个五品郎中,这么多年没有升过官……若是想和爹爹用亲戚的情分……”
关于这个林如海还真的想过。
“朝廷又不是咱们家的,他想要官咱们又给不起。”
林黛玉点了点头,赶快回头看宝琳,宝琳把手中提着的包袱举了起来,姐妹俩就簇拥着林如海到了后院,林如海先是换了毛衣,出来外边罩着褂子,从外表看,是看不出毛衣的痕迹。
林如海笑容满面的夸奖,“果然暖和,比咱们这边的衣服暖和多了,咱们这边的衣服不贴身,风总是能惯进来,这个好,这个紧紧的贴在身上。”
林黛玉看林如海这个时候高兴,就想着回头给他再织一条毛裤,“还要再给爷爷奶奶织毛衣毛裤……哎呀,这么一算,我最近几天也是特别忙。”
她总算是在扬州找到了一个活干,偏偏家里厨房那边有几只羊等着宰杀,林黛玉跑过去把那些羊毛弄了过来,又带着人做毛线,因为刚开始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做,只能用纺车像是纺棉线一样的纺了出来。
后来发现这线太细了,又要想尽各种办法做的蓬松柔软。
宝琳没来得及管她,自己先把自己院子里面的东西收拾好了,又把自己的宠物黑背红鹰铁钩和猎犬蒜头安顿好。
又忙着整理入册全家的东西,林如海在这里做官了十几年,攒下来的东西不是一车两车能够拉完的。
汪管家已经派出几个管事儿先把那些不常用的往北边送了,还有一些送往姑苏老家。
就算这样,现在剩下来的东西也是数量庞大。弄了十多天,总算是把所有的东西打包好了抬到船上。江南地面上的各级官员都来送行,林如海在码头上喝了不少送别酒,眼看着到中午了不走不行,林如海才被人扶着上了一艘船,随后林家六艘大船一字排开向北边去了。
宝琳在船上只管负责喂两只狗一只鹰就行,林黛玉倒是没日没夜的织毛裤。
他总算是把毛线折腾了出来,但是和现代社会的毛线相比,他做出来的毛线有点粗糙,用手摸有点扎人。
这也是目前最好的毛线了,林黛玉自己在船上埋头奋起,也顾不得看着江景吟诗作画,宝琳倒是每天要应付鹰飞狗跳,忙忙乱乱不知道过到什么日子了。
林黛玉一条毛裤拆了织,织了拆。只觉得越来越冷,自己的手冻得跟萝卜头一般,就算是点了碳盆也不觉得暖和。
而且姜汤是每天都喝,那些上了年纪的嬷嬷们也常常劝,“都坐着吧,挨着火盆儿,这水上也太冷了,走陆地又太慢,听说也快到岸边儿了。”
自从上了船,宝琳就听她们说快到岸边了,听了这半个月也不当回事儿了。
林黛玉终于把一个毛裤织好了,刚派人送到另外一艘船上给林如海,让他试一试,就听见嬷嬷们嘴中的说词儿终于换了。
“都坐好吧,挨着火盆,咱们现在靠岸了”。
小红顶着寒风到甲板上看了看,回来告诉宝琳,“看见岸边了,岸边人多着呢,咱们过一会儿就靠岸。”
果然又过了半天,船终于靠岸,姐妹两个穿上斗篷戴上帽子被人扶着上了岸,直接被塞进了马车里,马车里有着烧的旺旺的火盆,整个车厢已经被烘的暖和了。
大丫鬟们还是有点儿脸面,跟随着姑娘们一块儿坐了马车,其他婆子丫鬟就要跟着马车往前走。
紫鹃这个时候终于松了一口气,“往年冬天,姑娘总是要咳嗽几回,我还想着姑娘坐船回来必定受不了,没想到今年居然没听见一声咳嗽。”
然后嘴里念了几句阿弥陀佛,对着四面八方拜谢了一番。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宝琳和林黛玉对视了一眼。
车子到了林园,听老管家的意思,老宅现在还不能住人,开了春之后才能搬进去。
随后又听了一个大新闻,说是在过年之前,皇后娘娘和后宫的一干嫔妃终于拿到了上岗凭证。有了金册宝印,这些人就名正言顺了起来。
宝琳对荣国府的贾元春特别感兴趣,“你们有没有听说荣国府的大小姐封妃的消息?”
因为这会儿正在收拾东西,紫鹃也在跟前。听到宝琳这么问,把东西放下,站好了之后回答。“大姑娘是去做女官的,并非是后宫的嫔妃。”
宝琳一副了然的模样点了点头,还想说话就看见林黛玉养的那只白色狮子狗从外边跑了进来,在宝琳脚边转来转去,喉咙里发出撒娇的呼噜呼噜声。
林黛玉就有些嫌弃,“你去哪里了?钻了一身灰回来,还想让姐姐抱你,美的你,我们谁也不抱。”
紫鹃过去把雪团抱了起来,拍了拍小狗身上的灰尘和落叶,“姑娘,我让人给它打理一下。咱们什么时候去荣国府拜见老太太和太太们?您要是去了,老太太那里指不定有多高兴呢。”
林黛玉歪着躺了起来,不在意的回答:“到时候和爹爹一块儿去,看爹爹打算什么时候去吧。”
没过一会儿,屋里面的丫鬟走了一个干净,林黛玉爬了起来挨着宝琳坐好。“我似乎记得宁国府的那位秦氏应该是最近没了。”
宝琳知道她说的是秦可卿,觉得有些不可能,时间线对不上。
“虽然这本书没在手边,但是秦可卿应该是秋季初冬去世的。毕竟贾珍力排众议停灵四十九天,这中间有各种各样的水陆道场……”
林黛玉这个时候突然想起来了,“是我记错了,我光想着天冷,可实际上就是因为天冷,大家去送的灵。也就是说他们送灵的日子快要到了”。
说完摇了摇头,上辈子的事情自己恍惚已经记不清了,那些细节和点点滴滴,现在回想起来模模糊糊。林黛玉心想上辈子的事情是上辈子的,和这辈子无关,也不必太强求。所以就没把这个变化告诉宝琳。
她们姐妹两个在后院说这个事儿,在前院的一堆管事儿也向林如海报告亲戚家发生的事情。
说的最多的还是宁国府的排场。
“那真是赫赫扬扬,小的活了这么久了,也没见过这么有排场的白事。那些公主郡主都亲自来了。就算是那些王爷们也有的亲自去了,这真是天大的脸面,跟这些公主王爷相比,各家的公爷侯爷也只能排在堂外,连个座儿都没有,一二品大员略微有名,三四品的那就算是末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