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清穿]端敏公主的团宠日常(232)+番外
太皇太后分析:“皇上,你就没发现近几年尚可喜上折子的次数比往年多吗?哀家猜他应该是看明白了,知道朝堂不会允许他们这群藩王很久的。”
儿大不由爹,尚可喜管不住自己的儿子,儿子这样迟早惹来祸端,他唯有以归老来保全自己的嫡系忠臣。
简单点说,尚之信很可能被他给放弃了。
又或者,尚可喜这是再做两手打算。假如吴三桂赢了,有他儿子在,他定会安然无恙;输了也不打紧,京中不还有个尚之隆,只要尚之隆跟着朝廷走,尚家就能保存一些香火。
不论进退都有路,怎么算都不亏。
也许尚可喜并不像太皇太后想的那样,他只是单纯地归老。但太皇太后是上位者,上位者想的就是比别人多。
玄烨受教道:“孙儿明白了。”
太皇太后很满意这个孙子,她道:“玄烨,你是个聪慧的,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吧,其他你无需担心,哀家这把老骨头终归还是能护你一护的。”
玄烨眼眶湿润,他郑重道谢,“是孙儿不孝,累及老祖宗了。”
说完他就退出慈宁宫。既然决心要撤藩,有些事也要准备起来。
他先是准了尚可喜归老的折子,之后以吴三桂横征暴敛下旨斥责藩王,并勒令他们解除超出规格的兵丁,把征收的苛捐杂税还给百姓。
他不但下了圣旨,还派人去往云贵等地亲自监督。
京城之中,他也告诫建宁公主、吴应熊等人,非必要不出府。反正他们的一应吃穿用度都有皇室供应,就算不出门也饿不死。
和顺与尚之隆商量之后就告诫府中下人,非必要不出门,若谁想要外出必须找他们进行报备,只有经过他们的同意才可以出府门。并且尚之隆对自家大哥的行为上了请罪折子,表示尚家是坚定站在皇上这一边。尚家是遵守大清律法的。
建宁跟温良的选择与和顺不同。
听到不允许外出,温良当即跳脚。“凭什么?做错事的是他耿精忠,我又没做错事,凭什么限制我的自由?”
温良也是够可以的,没事的时候拉着耿精忠扯大旗,如今发现皇上要动真格,赶紧撇清两边的关系。她自己说还不算,还吵吵着要见皇上。
见皇上肯定是见不着的,耿聚忠直接拉住了她。
“你也说了,你没做错事,皇上是明君,既如此你怕什么。”
要说怕,耿聚忠自然也是怕的,但就像他说,自己这些年一直在皇上眼皮子底下生活,跟家里人联系少之又少,就算耿家真的有错,这火应该也烧不到自己身上。
再则,他跟二哥对皇家都是忠心的。大哥?
大哥也是没办法,再说,冤有头债有主,不还有个吴三桂在前头顶着。
这样一想,他又不是很担心。
他知道温良不是很聪明,怕温良被人利用,便道:“我觉得皇上这样不是针对你,而是保护。你忘了建宁公主,皇上这是怕你被利用呢。”
他之前就说了让温良少跟建宁公主来往,若是有可能多跟端敏长公主交流交流,再不济四公主、和顺公主她们都可以。也不知建宁公主给她灌了什么**汤,温良就是不听,她一心跟在建宁身后晃悠。
耿聚忠很惜命,他真的怕啊,怕温良被建宁公主利用。
如果真是那样,他就完了。
温良满不在乎,“怎么可能,建宁姑姑怎么可能害我。你看看我那些首饰,好多都是建宁姑姑给的,你再看看端敏她们,每次见面不是冷嘲就是热讽。我是你的妻子,难道你要看我被她们欺负?这样你脸上也没光啊。”
耿聚忠一口气提不上来,他就从未见过目光这般短浅的公主。
身为和硕公主,温良大婚的时候嫁妆一分不少,还有他耿家给的聘礼,皇上一点没留都给她带了来。她的好东西比建宁公主少么?至于这样巴结着。
看看人家和顺公主,大家都是一样的,和顺公主私底下很好与建宁公主往来,若是需要结交她大部分时间也是给长公主几人下帖子。
和顺公主跟长公主关系好吗?她们也是一般,怎么和顺公主能跟人家好好相处呢?反观与长公主同父的温良,却是最不合群的一个。
耿聚忠冷了脸,“我话说到这里,这段时间我会在府上看着你,假如让我知道你跟建宁公主有来往,你别怪我不念夫妻之情。”
好好说话不行,那就来硬的吧,若温良还是不听,那他真的就只能对不起了。
比起温良,耿聚忠显然更爱自己,更在乎他的孩子。
如果牺牲一个温良能让自己跟孩子活命,他绝对愿意。
再说建宁这边,看着前来传旨的太监她冷了脸,“你说的没错,皇上就是忘恩负义,他也不想想若不是吴家,大清还不知能不能入关呢,汗阿玛跟先皇都对吴家礼遇有加,就他居然敢提什么撤藩。真是翅膀硬了。”
吴应熊:“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皇上这般做我也能理解,毕竟吴家势大,皇上担心也实数正常。”
建宁嗤笑:“到了这时候你还替他说话,你倒是好心为他着想,他呢?”
先是把三家的子弟留在京城,如今又要撤藩。撤藩,撤藩,没了军队就算保留亲王的封号又能如何?更何况以她对皇上的了解,皇上未必会让他们继续做亲王,说不得还会借着这次的事儿降级。
建宁一直把平西王的势力当做是她儿子的所有物,如今皇上撤藩很显然动了她的利益,建宁愿意才奇怪。
吴应熊看她,“那你想怎么办?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咱们现在除了老实听话还能做什么?”
要说甘心,吴应熊肯定是不甘心的。他骨子里跟吴家一样。
天下皇帝轮流做,蛮夷都可以,他吴家凭什么不可以?
前提是,他能从这牢笼中逃出去。
建宁想了很久,最后道:“我进宫去找太皇太后,先探探底,之后再做打算。”
她想看看皇上的态度,是不是真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如果还有转圜的余地当然更好,若是没有,她只能另做她想。
不管怎样,为了自己的儿子、丈夫,她都不会坐以待毙。
吴应熊:“我觉得你与其去找太皇太后不如去找端敏长公主。”他解释,“太皇太后老奸巨猾,你未必斗得过她,被她算计进去倒是有可能。长公主则不然,她是皇上最亲近的人,肯定也知道这件事。最主要的,比起太皇太后,她好懂的多。”
在吴应熊眼里,长公主自幼被宠着长大,单纯天真的很,从她身上下手再好不过。
建宁迟疑着:“可是那丫头从未把我放在眼里过,怕是没那么好开口。”
她承认吴应熊说的有理,只是吴应熊没跟乌晶晶打过招呼,不知道那丫头是属泥鳅的滑不留手。那丫头对皇上也是忠心,皇上的事儿她未必会告诉自己。
吴应熊自信的笑着:“你以为我让你去做什么?你就去找她哭哭穷、表表忠心,只要让她知道咱家对皇室忠心就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