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生的若是男孩,就能教他四书五经,将来再送他科举入仕。
若是这孩子争气,当真能恢复祖上荣光,谋得一官半职,甚至得到一些才名,那谢老爷这个父亲,总算也能在族中扬眉吐气,一扫过往郁闷,让昔日瞧不起他的族中兄弟们也高看他一眼。
但是奈何……
谢老爷在屋外徘徊数个时辰,终于等到里面的人出来汇报夫人生了。
得知生下的是个女儿,他面上略凝,不禁显出两分失落。
好在,他自认是个宽和知理的人,虽然当初两次科考皆落第,可好歹是书香门第出身,自不能与那些稍有不如意就怨天尤人的乡野村夫一般反应。
他知道生男生女皆是天命,非人力所能干涉。
纵然他也同世人一般,觉得生女到底不如生子,哪怕都是自己的孩子,女儿也好似总有些美中不足,不过,凭道理而言,这也并非夫人所能左右的,他自不该因此责怪夫人。
更何况,这还是他与夫人的第一个孩子,未来天长日久,又何必急于一时?
思及此处,谢老爷先前的那一抹失落已经敛起,并未在面上显露,改言问道:“无妨。夫人可还好?”
今日过来帮忙的人里,有夫人娘家来的嬷嬷。她虽是下人,可也是从小看着夫人长大的,也将夫人看作自己的女儿一般。
听到谢老爷的话,那嬷嬷的心便安下一大半——
夫人头胎生下女儿,老爷非但没有责怪夫人,反倒第一时间问起夫人的安危,甚至表面上都没显露出太多失望。
到底是清门谢家的儿郎,这样的风度,在别家要上哪儿找呢?
夫人当年的眼光,还是不错的。
如此一想,嬷嬷便对谢老爷愈发和颜悦色,回答:“夫人乏了,但精神尚可,想来好好做坐了月子,就大好了。”
谢老爷说:“解语她向来体弱多病,只怕需多加照料。”
“这是自然,劳老爷费心了。不过女人,哪有不经历这一遭的呢?只要能为老爷诞下一儿半女,便是夫人的福分。”
这时,有丫鬟将婴儿抱出来给谢老爷看。
“老爷,夫人想请您给小姐起个名字。”
谢老爷笑了笑。
他更想要个儿子,早在妻子孕中便日夜琢磨孩子姓名,斟酌了不下十页纸,多是给男儿的名字。
不过万幸,他也并非没有考虑过这种情况,女儿的名字,当然也有所准备。
谢老爷道:“女子常年待在闺中,难以行走天下。这孩子是我的女儿,虽是女子,但我也希望她知事懂理,不负谢家之名。
“传闻战国末年的隐士天机子,深居山中,却能知晓天下事,并称道——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一壶之冰,而知天下之寒。此是谓,以近论远。
“我盼吾女也有此等心境见识,日后,便唤她知秋吧。”
是以,谢小姐从此名为谢知秋。
第二章
话说这谢知秋小姐,许是确有几分奇骨。
她继承了母亲温解语的长相,小小年纪已生得如珍珠般标致。
尤其是她一双眼眸儿长得极好,乌瞳明亮,似月光沐润下的黑玉石。
她朝人望来时,总有些岁月静止、秋夜花开的味道。
只是,这漂亮的小大小姐,却不爱说话,也不爱笑。
她长到两岁时,还从未开口吐字。
明明他人说话她都听得懂,也知道点头摇头,可她脸上总不见一丝表情,又不见出声说话,仿若一尊没有感情的精致人偶。
人们纷纷议论,谢家这小姑娘是个哑巴。
老爷与夫人亦愁白了头,四处寻医问药。
然而名医寻遍,四海大夫却都束手无策,皆说大小姐的嗓子没有问题,但具体为什么会如此,则弄不清楚。
唯有一位自闽南云游而来、传闻身负医术的年迈尼姑,受谢家之邀进入谢府,同样看过这位小大小姐后,斟酌半晌,道:“小姐的嗓子是健康的,也能听懂人言。她一直不说话,似乎并非不能,而是不愿。”
谢老爷急问:“可小女为何不愿呢?”
老尼姑闭目凝神,道:“这贫尼不太清楚,只能说,凡事总有缘由。
“世人总认为孩童无知天真,可实际上,纵是稚子,心中也有千折百壑的想法。大人若是因她年幼,便认为她脑袋空空、什么自己的想法都没有,未免小瞧。
“依贫尼之见,老爷与夫人不必太过担忧,等大小姐自己想要说话之时,自会开口。”
言罢,老尼姑收了诊金,谢过,便手持铁钵,告辞离去。
然而,哪怕诸多大夫都说谢小姐喉咙无恙,可现实仍是,谢小姐从不口出一语。
于是,谢家大小姐是个哑巴的传闻,终是传了出去。
时间长了,谢家老爷与夫人便也放弃了,哪怕女儿口不能言,也照样疼爱她,甚至因此更添几分怜惜。
直到一日,谢家本家举办赏花宴。
谢老爷带着女儿知秋,自然也在受邀之列。
谢老爷素来与族中几位兄长不和睦,他读书读得不大长进,堂兄们都对他有些瞧不上。
这日,园中海棠花开得好,一位族兄有意拿谢老爷取乐,便故意一指海棠,道:“望麟,今日这里只剩你还一首诗都没写过了。现在花宴快结束了,要不然,你就以这海棠为题,多少写个一首,就当给愚兄一个薄面。”
族兄此话一出,谢老爷背后便出了一层冷汗。
他倒不是完全不会写,只是在这种事情上,他自小在同族中显得落后,久而久之便生了畏惧之心,觉得自己多说一个字便会丢人现眼。
哪怕他人不真的出言奚落,他也承受不住那种微妙的眼神。
只是族兄已开口,他不作也不行了。
谢老爷嚅动嘴唇,正欲硬着头皮来上一首。
这时,有一只小手拽了拽他的衣角。
却听一个小女孩用细弱的声音,生涩地道:“升云挂天关,落霞染楼台。遥见千树雪,原是海棠开。”
谢老爷心头一惊,垂首去看。
先前说话的,不是他年幼的女儿谢知秋,还会是谁?
可这孩子从小不说话,纵使是她的亲生父亲,也识不得她的嗓音。
而谢小姐这一开口,不止是谢老爷,连在场的其他人,俱是大吃一惊。
一来,谢望麟这个女儿患有哑疾是众所周知的,她突然说出一句意思如此清晰的话,其震撼程度,无异于铜像突然口吐人言。
其二,这谢小姐今年不过三岁。不要说她,换作任何一个普通小孩,这个年纪,不过是整天玩泥巴,能认识几个大字已是了不起了,有谁能一开口,居然作出一首诗呢?
一时间,万籁俱寂。
众人皆低头看着这个小姑娘,鸦雀无声。
反倒是做出惊人之举的谢知秋姑娘本人,神情仍是淡淡的。
她面无表情,眼睑微微低垂,睫影落在眼底,面对周围一众大人的震惊之色,她竟是波澜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