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92)+番外
知满点点头,认真将姐姐的话记下,这才跑回去,溜进谢府。
*
这回知满外出,比过往久得多。
丫鬟小喜本以为小姐在睡懒觉,谁知快到午饭时,唤了半天没动静,闯进屋中才发现小姐不见了,吓得到处找人。
知满在萧寻初的帮助下重新出现时,谢府已经乱成一团,全部都在找她。
“二小姐,你没事吧?!你跑到哪里去了?吓死我了!”
小喜重新见到知满,大吃一惊,连忙奔过来。
小喜也不知找了她多久,满头大汗,瞧着十分狼狈。
发现知满忽然在府中消失,又忽然在府中出现,还穿着一身丫鬟的衣裳、像是哭过,小喜显然十分吃惊。
不过,她倒没想到知满出过府,因为知满小时候也换过丫鬟的衣服玩捉迷藏,她还想许是小姐本来玩心又上来了,结果被困在哪里出不来,这才吓哭了。
知满胡乱点头摇头了一番,却没有精神答话。
实际上,她虽然是一路哭回来的,但先前要么在客栈,要么就在路上,她其实还算克制。
知满有一肚子的情绪需要发泄,她既委屈,又难过,还很后悔,还有许多说不清的想法。
现在她终于回到家了,这至少是个可以嚎啕大哭的地方。
知满这样一想,“哇”地一下就哭出了声,她甩开其他人,一头奔回房间里。
她一开门,就看见自己先前绣了半只鹰的手帕还放在床边。
知满毫不犹豫地将它拿起来扔了,然后锁上门,一头扎进枕头里,不管丫鬟们在外面唤她,放肆大哭。
*
同一时刻,一辆马车由两匹马拉着,骨碌碌走了一段路,轻车熟路地停在谢家门前。
不久,一个乌云高绾的端雅妇人搀着侍女的手,缓缓从车里走下来。
那妇人仪态端方古典,举手投足之间,不发一语,已显不同于俗众的高雅气质。
她走到谢府门前,轻轻咳嗽了一声。
立即有侍女代她,上前问门房道:“谢府今日怎么了?怎么里面这么吵闹。”
门房显然认识这马车和这妇人,见她到来,难掩意外。
门房忙行礼道:“见过秦家夫人。没什么大事,是二小姐年纪小,穿丫鬟的衣裳闹着玩呢,虚惊一场。”
那女子浅浅颔首,矜持典雅,涵养尽显。
此女名为高月娥,正是秦皓之母。
秦谢两家世代相交,自从秦皓对谢家大小姐表露出好感后,两家之间逐渐热络,两边夫人逢年过节也会有来往,算是常客。
不过今日,门房见到秦家夫人到来有点惊讶,问:“夫人可是与我家夫人有约?抱歉,我之前不知怎么竟没得到通知,我这就去通报夫人……”
“稍等。”
这时,高月娥叹了口气,主动说了话。
她柔和地道:“今日我来,确实没打过招呼。其实……我冒然来访,也是为了皓儿。除了解语,你可否也替我通报一下老夫人,说我有重要的事想要商量?”
第四十一章
今年这八月九月, 许是多事之秋。
谢家这边,一边是姐姐谢知秋冒着萧寻初的身份科考,一边是妹妹谢知满遇到安继荣的提亲。
当这两姐妹各自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 秦家其实也并不安宁。
初八那日, 考场突降暴雨,秦皓去送昔日同窗进考场, 被淋了个正着。
一回到家, 他就发了高烧。
而且这烧一发起来, 居然就是大半个月。
秦皓是秦家这一代中最可能有出息的孩子,更是高月娥的心头爱子,他这一病, 几乎将母亲的心都揉碎了。
那日, 秦皓发烧烧得昏昏沉沉,高月娥昼夜不歇地照顾他,直到凌晨, 秦皓的体温才有所下降。
天色未明,夜帘低垂。
秦皓面色苍白,卧病在榻。
他眉间轻蹙, 眼睑微动,明明是睡着,手指却不时颤动, 似在梦中。
“谢……”
他在梦中,在意识不清醒时发出呢喃。
高月娥担心儿子的身体, 整晚守夜, 但到后半夜, 她有些撑不住了,便坐在桌边, 托着头小睡。
此刻,听到秦皓在梦中发出声音,她蓦然清醒,忙过去问:“皓儿?你醒了?是不是要喝水?”
可是秦皓并没有苏醒,他只是在说梦话。
只见秦皓眼眸未睁,肩膀却动了一下,像在梦中挽留某人。
他沙哑地唤道:“谢……妹妹……”
高月娥怔住。
*
此刻,秦家太太已被恭恭敬敬地请进谢家。
丫鬟小心翼翼地给她上了茶,高月娥微笑着颔首,道了声谢。
她捻起茶盏盖,优雅地拨了拨茶水,却并未端起来喝,十分矜持。
高月娥在谢家,应当被尊在贵客之列。
秦谢两家虽是世交,但多年之后,后代其实没有那么亲密。
秦老爷和谢老爷小时候是见过面,但只是碍于长辈关系走个过场,二人点头之交、客客气气,并不能说是朋友。
长大后,秦老爷这一支是秦家混得最好的,他不仅考中进士,还颇有官运;而谢老爷这一支,则是谢家混得最不体面的,他非但没有任何功名,还经了商。
他们际遇差了十万八千里,完全就是两类人。
但两人一边配合着秦谢两家的其他人,继续不时表演“百年世交”的感人戏码,另一边,谢老爷其实对秦老爷十分羡慕,有着微妙的身份差,不得不敬着。
而高月娥在女客中的地位,大抵相似。
自从秦皓的父亲在朝中有了官职,高月娥便成了正儿八经的官家太太,在梁城的地位水涨船高。
作为小圈子内夫君最有出息的人物,大家见了高月娥,都会敬着她些。
尤其像温解语这样比较温吞内向的性子,是不愿与人起冲突的,对高月娥尤为谨小慎微,自愿低头三分,怕哪里惹了她不快。
此刻,高月娥优哉游哉地品着茶。
一听闻她来,不到一刻钟的功夫,谢家老夫人立即领着媳妇温解语隆重登场。
“秦家媳妇。”
老夫人由温解语扶着过来,因着这高月娥是秦皓的母亲,老夫人见了高月娥,也一改昔日对晚辈威严的作风,变得和蔼可亲不少。
老夫人脸上露着一个过分和善的笑,她走过去,一边欲拍高月娥的手,一边问:“你今日过来,怎么也不提前打声招呼?还有皓儿如何了?听说他淋雨感染风寒,现在可好些了吗?”
老夫人后半句话的关心,是真真切切的关心。
秦皓是她看上的孙女婿,老夫人绝不希望秦皓有什么变故。
两家说起来也是世代交好,所以自从秦皓生病,谢家没少送药送大夫去秦家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