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古代做田舍郎的日子(29)+番外

作者:岛里天下 阅读记录

“管事的,有卖野菜的要不要?”

后厨的人朝着前堂喊了一嗓子,不多时出来了个擦着手的男人:“有些什么?”

曹闻见有戏连忙放下了背篓:“您瞧瞧,有蕨菜,还有些杂货。”

“这蕨菜昨天才采得,很新鲜,都没留发老的一截。”

男子抓了一把蕨菜瞧了瞧,见着已经捆好,又掰看了一下中间的怎么样。

“怎么卖的。”

“您给市价就行。”

男子伸低下脖子又看了曹闻的背篓一眼:“你这有不少啊,得有三十斤了,四文钱一斤我就给你全部收了。”

市价叫卖的话六文一斤,曹闻合计了一下,这人出的价格不高,但在外头叫卖不一定卖得完,过了中午一茬太阳蕨菜就不新鲜了,还是一起卖稳当些。

“那这些野菜要不要,一齐收下吧,又嫩又新鲜。”

“太杂了,酒楼里不好成菜。”

“成,那便把这些蕨菜卖给您。”

蕨菜压秤,一称竟然有三十五斤,卖了一百四十文。

曹闻数着钱出去,末了看了一眼这家食肆的名字,大招牌上龙飞凤舞的提着聚缘酒楼四个大字。

他默默记在了心里,下回再有野菜他就先来这家问问看。

剩下的三五斤野菜在背篓里,也便只能去叫卖了。

曹闻想了想,没去菜市外头叫卖,而是去了镇上那片房舍齐整阔气的民巷里。

便是不听人说,瞧着那有模有样的建造便晓得是镇上的显贵人家,那是花得起钱的主儿。

曹闻踏进巷子,便见着这头的巷路比寻常民巷宽两倍不说,路上竟然还铺了地砖,想来是为了方便车马通行的。

他没朝着立起石狮子的朱门叫卖,而是扯着嗓子往小门喊,正门的人谁管吃喝啊,小门是后门,一般离厨房近。

倒是不枉曹闻一番思索,还没叫卖两声就有丫鬟来开了门。

“那小哥停一脚,都有些什么山货?”

曹闻赶紧又折身过去,颠过背篓让丫鬟看。

丫鬟在背篓里翻翻瞧瞧了一阵儿,问道:“什么时候采的,卖什么价格啊?”

“昨儿下午才摘的,都是山里货,买的人多已经不剩多少了。姑娘要就看着给点。”

丫鬟倒是没想曹闻还挺好说话,便也放下大户人家奴婢的骄矜:“天旱炎热,我家小姐近日胃口不好,菜市的那些个菜都吃得腻味了,正好买点山货让小姐换换口味。”

“我瞧你这野菜倒是还算新鲜,摘得几乎是菜心了,去头也不多,给你二十文全收了,也省的你顶着大热天儿的再叫卖如何?”

曹闻:“那便是再好不过了。”

第20章

卖完山货,曹闻在小镇中央四通街的老槐树下坐了一会儿。

他算了算这些日子卖山货挣下的钱,人在大街上他也不好把钱抖出来算,只有在心里默一默。

卖山猪的钱占了大头,外在今儿又卖了山货,一算得有六千一百一十文。

前两日又卖了点草药还有山鸡,但是零碎着花了一些,约莫得去三百文,剩余一千文的样子。

也就是说草草算下来现在手里有七两多。

这几日倒确实是挣了些钱,且不说饭都吃不饱的雇农人户,完全已经抵得上日子过得还行的平农人家一年的收入了。

但曹闻并没有乐呵,他还得拿三两银子去还给他那表哥郑魁。

他没有欠人钱的习惯,再者连娶亲的钱都是跟人借的更是让他浑身有些不自在,而且他隐隐觉得他那表哥并不是什么正道人,还是早点还完了钱保持点距离为好。

刨开这三两的大支出,曹闻手里也还有一半。

他从石凳上起身,拍了拍屁股,径直往米粮铺子去。

前些日子买的米不多吃不了几天,今儿趁着来了集市又把山货都卖完了,干脆一次性多买些米粮回去囤着,家里有粮也踏实些。

他打算照例买些稻谷,自己多费点事情脱壳儿能省不少钱,等以后不差钱儿了再买脱好壳儿的米吃。

“稻谷怎么卖的?”

“没涨价,还是十四文一升嘛。”

曹闻守着谷桶,他当然知道价格,主要还是想问:“量大有没有实惠?”

伙计闻声放下手里的账子:“一石一千零五十,比单买能省个二三十文。”

他走到曹闻身前:“我们铺子的稻谷都好着咧,决计没有混秕谷霉谷这些进去,按石买划算,小哥按石买吧。”

一百二十斤的稻谷确实够吃好长一段时间了,就是饱足的吃也能吃小几个月,曹闻颇有些心动。

“再实惠些,一千文做个整。”

伙计好笑道:“小哥,你这一绕便绕五十文去,我们这也是小本经营,哪里经得住这般实惠。”

“这不是量大么,若是买三五升的我也不好开这个口。”

曹闻道:“若是实惠下来,我还想买点面粉。”

伙计叹了口气,有些拿曹闻没法子,一口拒绝不是,答应也不是。

还是站在柜台前拨着算盘的掌柜见着这头滞住了过来解围:“那小哥瞧瞧想再带些什么,要是东西多,便适当给您实惠下去。”

曹闻又再选了五升面粉,六十文一升,得要三百文。

掌柜琢磨了一下,放低了声音应承了曹闻的绕价,一边让伙计装稻谷一边嘱咐曹闻千万别告诉旁人这个价格拿给他的。

曹闻就晓得这掌柜的会答应,要不了两个月就该秋收了,到时候大批新稻涌进市场里来,稻谷售价会降一些,且秋收以后好一段时间买米的人都少,倒是不如趁着现在价格高的时候能多卖一些算一些。

他爽快的给了一千三百文。

......

曹闻走后,许多盐洗碗的功夫借着灶膛里的余温烧了点热水,把昨儿换下的衣服给洗了。

夏日衣物易汗,不用热水烫过难去汗臭味道。

他先用冷水把曹闻沾了血的衣裳泡了泡,带着搓洗去了血迹再用热水烫,血迹要是先遇烫水就成印洗不干净了。

两人的衣服都不是什么好货,粗衣葛布跟麻袋一个料子,就这还打了些补丁。

幸好都是男人不用爱美,衣服再破烂也无妨,该遮住的能遮住就是了。

他搓去了泥污以后简单的拧干便将衣服挂在了院子里的晾衣杆上。

水哗哗的往地上滴溅,吓得正在院子里刨小虫子吃的母鸡摆着双腿就跑去了角落里。

许多盐看着母鸡笨拙跑开的样子忍不住翘起了嘴角,希望这鸡能快快下些蛋,到时候孵出些小鸡来。

他在腰间擦了擦手,举头见着日头已经渐高,没再敢耽搁收拾了一点木材和竹片,拿到了堂屋正对的屋檐下。

这就准备做个鸡圈出来,到时候放在后屋檐边的窄道里。

“咯咯咯!”

家里的工具鲜少,一把瘸钝的镰刀剥开竹皮很是麻烦,许多盐低着头和竹子死磕,正想着等以后有钱了一定要换一把好使的刀。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