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做田舍郎的日子(60)+番外
曹闻爽快的先交了一半押金,约定过两日来取。
出了铁匠铺,许多盐想着实在是有些唏嘘:“陶锅一口不足百文,铁锅一口千文有余。你究竟是多怕我拿着锅来撒气?”
曹闻见着许多盐的念叨也不觉生气,反而笑着道:“铁锅真的好使,能做很多菜。等锅取回来了我就给你做。”
许多盐闻言眉心一动,倒是觉得有点错怪他了的感受,也是怪自己没长做菜那根筋。
“行吧,那也得买口陶锅回去先用着。”
两人买了陶锅便赶着回去,趁着天时还早,两人一致决定还要再上山去。
“阿闻!”
两人才回到村子,就见着曹勇全急匆匆的赶着跑了过来。
曹闻见状把顶着的陶锅小心放了下:“大伯怎么了?”
“你们俩可算回来了,赵管事让坳子所有的雇农都去开集会呢!要等人齐才开。”
“迟迟都没见着你们两口子来,大伙儿都快到齐了。”
曹闻闻声蹙起眉:“怎么突然集会,是出了什么事么?”
“这我也不清楚,就忽的召集大伙儿都得去。”
曹闻和许多盐对视了一眼,照着这架势,必定是出了什么事儿。
虽说曹闻早就没想再租用钱家的地,白套一层佃户身份在这儿受人差遣,矮人一头。
心里早有打算明年不做佃户以后,他便再没去钱家献过殷勤,也没搭理过钱家的事情,不晓得这回突然集会是不是冲着他来的。
曹闻转身对许多盐道:“你把锅先带回去,我过去一趟,看看究竟怎么回事。”
许多盐应了一声:“好,有事你便赶紧回来说。”
曹闻点了点头,拉着曹勇全:“走吧,大伯。”
“好好好,走。”
走了两步曹勇全突然回过神来,他震惊的指着许多盐,又不可思议看着曹闻,张着嘴呆呆地说不出话来。
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她,她,你媳妇儿说话了!”
曹闻嗯了一声。
见着曹闻面色平淡的应答了下来,曹勇全更是吃惊,他扭着头去看许多盐:“她不是个哑巴嘛!”
而且怎么看着今天都有些怪怪的。
他一拍大腿后知后觉发现许多盐竟然有些像个男人,想停下来问个明白,心里却又惦记着手上的事情,只好一边走一边回头去打量扛着陶锅往回走的人。
“咋得突然就这样了嘛!”
曹闻随口胡诌道:“先前不是遇到了个游方郎中嘛,开了些偏方他就能说话了。”
曹勇全睁大了眼睛:“这么灵!”
曹闻恍然响起刘青藤的话,乍然间发现确实挺灵的。
他笑了一声:“是啊,要不是个游方郎中,我当再去感谢一二才是。”
曹勇全尚未从许多盐能说话了的惊讶之中反应过来,两人先到了钱家在源溪村的庄子上。
大院儿里已经聚集了几十个佃户,曹勇全矮着些头带着曹闻钻进了曹家坳佃户那一隅里。
钱家的佃户不止曹家坳一片儿的,还有其余村庄上的佃户,只是钱家的佃户庄建在了源溪村上,有什么事情都在这头召集佃户。
曹闻见着他们坳子里的佃户有二十多个人,其余抱团的佃户或多或少,但是拢共一起的话得有四五十个人。
他还是头一次见这么多农户聚集在一块儿,倒是也能看得出来钱家的财力不小。
佃户都在咬着耳朵低声说谈,心里惴惴不安生怕东家又要搞什么大动静出来,就那么毛焦火辣的等了又一刻钟有余的时间,众人才见着赵光宗匆匆前来。
大院儿里骤然鸦雀无声,都将目光看向了赵光宗。
“这次召集大家前来为的也是件要紧事。诸位同钱家或多或少也干了些年头,老爷念及大伙儿勤恳,现今若是有想置办土地的人家,携带上钱银,即可到庄子里做登记,老爷可将田地转卖于你们。”
赵光宗甚至都不曾弯绕两句,径直便说了叫佃户来的缘由。说到底是使唤了许久的牛马,哪里还肯花费时间同牛马说些什么好听的。
众人听了这话顿时炸开了锅,纷纷议论钱家是什么意思。
能有两亩属于自己的地几乎是所有农户的愿望,忽然听闻东家要把他们长期租用的地转卖给他们,有此机会自是高兴事,但佃户也晓得只怕事情没那么简单。
好一会儿才有个说得上两句话的佃户问:“管事的,秋收不成,小的们手头紧缺,只怕是一时半会儿置办不下田地啊。倘若是不置办的话,那......”
赵光宗似是早猜到有人会这么问,他轻扫了一下衣袖,道:“老爷心善顾念着你们才想着把土地转卖给你们,既然你们不要,老爷自只能将地卖给要的人了。”
曹闻听这话顿时便晓得了钱家的意图,先前听郑奎叫嚷说钱家有生意折进去了要卖地填补窟窿,本还以为只是他信口雌黄,倒是不想成了真的。
钱家估摸是想着让佃户买下土地周转一二生意,佃户能拿出钱来买地自然是好,若是买不下他也仁慈义尽,东家易主佃户也休得闹事。
眼看盛夏过后入了秋便要开始秋收了,这当头上钱家还要卖地,想来确实是捅了大篓子。
不过这倒是不关曹闻的事,他犹豫的是要不要把他们现在手头上种的两亩地给盘下来。
第36章
“我去问了庄上的庄头, 田地几乎是按照市价来的,倒是没什么多的猫腻。”
丰垣镇这片儿的地分为肥地,中地和贫地三种, 市价分别为二十两往上, 十五两往上以及十两往上,依据土地的肥沃程度在此基础上两方再商议确切的价格。
曹闻手头上的两亩田地堪堪划分到中地上,价格也就十五两左右一亩, 但是因为地里还种着庄稼,这些还要另算钱。
钱家的意思是地带着上头的庄稼可以一同卖给佃户, 租赁的土地收成四成上缴朝廷, 三成缴给东家, 佃户自余剩下的三成, 也就是说现在地里的庄稼还得折算三成的价给钱家。
因未曾秋收,具体的收成谁也不晓得怎么样, 暂时就只能以往年的收成作为估算。
“庄上的理账先生算下来除却平地的十五两银子, 还要缴纳五十斤的稻子, 折算的价格倒是划算, 为五百文左右,这是水田的价格;土地的话算下来也差不多。”
曹闻把今天集会的事情摊开来跟许多盐和吕菱璧说了一遍。
“钱家到底出了什么事, 秋收前变卖土地是最麻烦的时候,竟在这关头上卖地。”
“说法多, 也不知道哪个真哪个假, 倒是听说是得罪了官员,这才急着填补窟窿。”
曹闻道:“想来是真的, 否则也不会那么着急。”
许多盐道:“这倒是跟我们没什么关系, 而下是思量的还是要不要把地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