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做田舍郎的日子(62)+番外
吕菱璧也是有不少见识,也还是才听说还能这么做菜,不免也起了些兴致,帮着曹闻打下手。
快午时些,许多盐拎着锄头从地里回去。
自从把地契拿到了手上,他下地比以前要勤的多了,不仅每天一早要去水田看虫害,还给土地松土锄草,前儿又拿了点应季的果蔬种子撒地。
毕竟现在是自家的地了,想如何折腾就如何折腾,再没有主家指手画脚要求地里得种些什么,自然是更上心的拾腾着。
他方才到院子里就闻见了灶房里传出来一股有别于以往闻到过的肉香味,有点像是在熬猪油的味道。
以前在钱家厨房待着的时候见到过厨子熬,对这个味道的印象挺是深刻。
想到今天曹闻一早去了集市,他眉心一动,连忙放下锄头进了屋。
只见曹闻和吕菱璧都围在灶台上,那口新买回来的铁锅里正装着些切碎的腊肉粒,小指头大小的肥肉粒在热锅里翻腾,很快便熔化变瘪炸出了清亮的油汁出来。
一碗搅拌均匀的鸡蛋液流进热油里,鸡蛋液瞬间膨胀变成一朵圆圆的鸡蛋花。
几锅铲过去蛋花在变成金黄色之前被捣碎保持着鲜嫩,再混入一盆白花花的米饭混合均匀。
于此同时,又见着曹闻依次放进去了一些调味的粉末,以及切碎的腌菜。
食材在铁锅里翻滚时也没闲着,随之散发出了阵阵引得胃紧缩的香味来,这一刻胃的存在感尤其强烈,原本没如何觉得饿这时候也给饿了。
“阿盐,你回来的正是时候!”
曹闻盛了一小勺子炒饭起来:“你快来尝尝味道如何。”
许多盐信步过去,没客气的用嘴进咬住了勺子。
他对曹闻所说的炒制菜食一直挺好奇的,今天总算是见到庐山真面,确实有些涨了见识。
“如何?”
许多盐满嘴包裹着米饭,一碗饭竟是被做得口味层次十分丰富。
腊肉咸香,鸡蛋鲜嫩,米饭清甜,时不时还能尝到一点腌菜的酸口。
一口饭好似融合了一桌子菜的味道,确实是很新鲜。
他回神见着两双眼睛都一动不动期待的看向了他,他挑起眉毛,想着当怎么品鉴一二,话到嘴边却又不知道怎么说,转而实诚的点点头:“你确实是会做饭的。”
曹闻翘起嘴角:“那你说我支个摊子怎么样?”
吕菱璧和许多盐皆是眉头一挑:“嗯?”
第37章
许多盐和吕菱璧一寻思, 现在集市上确实也没有做这个的食肆。
食物和旁的东西不一样,此乃是日常所需,但凡是有所革新那必当是会引人注意。
炒饭光是在新颖上便占取了一席之地。
再来说味道, 属实也是喷香开口, 并非是什么冷僻的味道,比较偏向于大众口味。
不仅如此,取材简单, 制作也不复杂,若是要做点小生意投入成本便不会很高, 好似确实是很适合支个小摊的。
原本以为曹闻只是自夸手艺不错, 细想下来没想到还挺有可行性。
许多盐吃了午饭, 颇有些迫不及待的寻出来了纸笔, 准备先预估一下成本。
做炒饭最主要的食材就是米、鸡蛋,再者因为没有熬制好的猪油, 那就只能用肉直接炒制化油来炒饭, 目前都是必不可少的食材。
稻子的话不算贵, 十四文一升, 但是要自行去壳舂米,做炒饭米得好, 不能有谷壳儿,否则定然是要影响口感的。
虽是米可以自舂, 但要舂出好的米必定要花费不少时间, 时间成本也不太好估算,姑且就先用精米的价格估算, 三十文一升。
鸡蛋的话市价五文钱两枚, 腊肉市价二十五文一斤。
再者就是一些零碎了,什么葱花儿啊, 腌菜啊,还有就是调料的盐,虾粉一系。
如果成本控制在百分之六十左右的话,一份二三两的炒饭得卖上二十文的模样。
一经核算,生意能做,热火朝天的时节里食物不敢久放,赚钱的主意也不忍拖滞。
七月的天气如空中流火,曹家三人便风风火火的备置齐全了食材,天不亮便背着东西赶到了集市上。
丰垣镇街市有些杂乱,不似是县城里有人专门管理,总之是大街上哪里有位置摊子就能往哪里支。
三人到集市上天蒙蒙亮,街市冷清的厉害,鲜有的行人都是准备出摊的人。
虽是先前不曾来支过摊子,但是集市那条街热闹还是晓得的,眼见着都是些做支摊生意的人,他们也加紧了步子直奔集市的大转盘四方街去。
四方街正中央有一颗高大的老榕树,树叶茂盛,很能遮阳。
而下这么好的位置早已经被人选走了。
曹闻择了个还算当道的转角,在一颗樟树下背靠着茶楼把摊子摆开。
为了压缩成本,他们支摊的东西较为简陋。
遮顶的布是拆了麻袋给缝的,起不了什么遮阳的作用,但是在树下摆摊得警惕着掉树叶虫子下来。
虽是路边摊子,可谁吃着饭盘子里多了两条虫也寒碜。
竹竿交叉一放,支起的麻布展开,简易的棚子便有了。
最前头把背东西来的两个背篓腾空倒放,铺上一块木板,切菜洗菜打料就在这上头。
操作台旁边摆出炉子,架上那口厚重的黑铁锅,小摊就很有模样了。
虽是不如那些有小推车的方便,但前期一切还得是节俭为主,若是这生意做得成,挣了钱以后什么都好置办,要是生意做不成,添置的推车这些东西就得砸手上。
许多盐两张矮桌在棚子底下配着凳子摆开,与其说是桌子,倒不如说是两条镶宽了的长板凳。
传统的四方桌四面坐人,曹闻觉得路边摊子上不熟的人这么对坐着有些尴尬。
小摊子本就摆不了两个桌子,来的早的客人一人坐了一桌,后来的人见着桌上都有了人,虽是还有空余位置,但就是不喜与人拼桌,直接就放弃在这个摊子上吃饭了。
如此倒是不如把四方桌改成长桌,虽然窄了一些,但是一排坐就行,如此就不必面面相对从而减低些拼桌的不适。
“阿闻,都好了。”
虽是在家的时候就已经把桌凳擦了几回了,但是吕菱璧爱干净,摊子展开他她又把桌子板凳以及操作台上的东西来回的擦了几遍。
又还将事先准备好的食材检查了一遍,瞧瞧有没有弄脏。
“好。”
摊子支开,天色也逐渐大亮了。
四方街上的早食摊子已经冒起了热气,支摊子快的甚至已经有了客。
曹闻擦了擦手,既见他们这儿还没有客人,正好分一下工。
他自是不必说负责炒饭,许多盐便负责招呼客人上菜收钱,吕菱璧就收拾桌子碗筷切会儿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