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临站在旁边笑,看祁可一边转圈一边嘀嘀咕咕。
“试试看能不能覆盖到县里。”照临提醒道。
祁可迅速地更换方向望了过去,“能。很轻松,但覆盖不到千户所。”
“那也不错了,起码到县里现在可以一步到位,那我们要回工场的话,先去县里或者离县不远的地方落一下脚,再转去工场,全程只需走两步,相当节省时间。”
“对,可以。最远的是凉水镇,但我们可以无视陆路和水路的曲折迂回,直接走直线,也就是多走几步路的事,依然是几分钟就可到凉水镇,只要我乐意,我可以一天之内在多地无数次来回,等你回了县界,我给你送东西也是几步路的事。”
“是的,土地面积大,这个好处最实用。”
祁可开心地大笑。
“要休息一下吗?下午去军驿还不知道要转多久。”
“好,你在外面照应着,我就不出去了。”
祁可直接瞬移回了别墅,稍事整理一番后就去书房研究手上的那几本阵书,先找一找有没有让隐身的法阵显形的办法。
手指上的那枚纳戒就在这时灵光一闪,噼里啪啦扔出十多本阵书,好几本都能看出来是重新翻印的,封面纸张很新,但里面的内容又表示这都是古老的阵书。
这时候就能看出来拥有全部传承的好处,前任境主师父大人强行灌入祁可脑海中的那一团东西除了修炼功法还有她毕生的知识经验,这帮助祁可在接受新知识方面节省了很大的力气,在没有老师面对面教授的前提下,理论和实践能尽快地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少走了很多弯路。
要不是有这样的便利,让祁可一个人盲人摸象一样的去摸索完全不了解的知识结构,她早罢工不干了。
祁可左手翻书右手一沓草稿纸,随时写些笔记和做一些演算,自己试着总结几个简化运算的公式。
阵法涉及的计算太多了,数学不好的真学不来这个。
第1076章 村子新动作(十)
祁可一口气学习到中午,在别墅吃了午饭后就回庄子休息,在照临的照看下睡了个午觉,算着时间起床更衣,研究了一下军驿的平面图,然后两人在约定的时间在军驿大门口等来了老九爷和吕晨。
四人进了军驿,先由老九爷和吕晨带着去他们看好的几处偏僻院子,位置跟他们说的一样,诊所要的是就诊便利,学堂则要清静,所以这两处院子不在一个方向,隔了一段距离。
祁可在心里对比之前看的平面图,发现两位村长选出来的院子跟她看中的相差无几,差别只在于对一些细节的讲究。
做诊所的院子祁可没有异议,除了诊堂,院内另几个屋子放几张床,布置成短暂住院的观察室就行,重点是学堂的院子,两位村长挑中的院子比较小,祁可看中的是另一处大一些的院子,院里有一棵几十年的大树,在她看来大院子可以布置成玩乐的小操场,给村里的小孩们一个安全玩耍的地方,免得他们在村里胡跑,小孩夭折多,除了饥饿和疾病就是意外了。
经过一番讨论后,两位村长接受了祁可的意见,将学堂定在这个有树的院子,开门的位置正好位于院角上,不必为了开门而拆房子。
诊所则直接在外墙正中开正门,把那一排屋子当诊室,而屋子原本的房门则作为进入院子的后门。
像这种位置偏僻的院子,靠外墙的这一排屋子一般是借墙,也就是直接用外墙当内墙,而要在墙上开正门难免影响屋子的安全,具体怎么加固还得等营造行的工头来看过再说,好好搞的话,不比起新房省事。
院子定下来后,约好明天看农田的时间,互相道别各回各家。
村民们见祁可得了空,跟上来与她说话,学堂和诊所的事村里无人不知,这会儿聊的都是这话题,看病和读书是天大的好事,但大家最关心的同样也是诊费和学费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祁可自然早有章程,不然也不会正式提出要建学堂和诊所,只是现在不方便,来一个人问她就要答一次,想想都好累,她想另寻个时间召集全村老少统一说一下。
就这么一路走一路与村民闲话寒暄,祁可回了庄子,前脚进大门,后脚就拉着照临进了千荷境。
不用祁可说什么,照临自有默契,从副手团中抽出十来个人,分别赋予掮客和工头的身份,掮客负责在外露面招揽生意,与雇主初步谈成后就约工头看现场算工料,这样做的好处是没人知道工头手下有多少匠人。
被赋予了身份的掮客和工头立刻去副管家那里领衣服假发等必备物品,等做好充分准备就轮到他们登场了。
除了这营造行的人,要送去海外六个岛的迷彩服小平头们也都准备好了,照临派了五百人,四个大岛各一百人,两个小岛各五十人,这还只是在岛上看管奴隶管理种植的人手,与小贵族交际来往的人员和远洋号船员的人手是另外的,反正已经预拨了两千人在这上面,不够随时再增。
第1077章 来了新客商(一)
当天剩下的时间照临就一直在忙安排人手,祁可则在别墅客厅里一边吃东西一边研究村里的农田分布图。
当时全村的耕地是统一划界标定的,因此都挨在一起,有勤快人家在偏僻角落另开了荒地,东一块西一块的,没和大田挨着,祁可就不打算把这零散地块也包括进去,整块的大田她好上机械,哪怕是自行车结构的人力脚踏式,那也是农用机械。
先前挑院子的时候,祁可跟两位村长确认过了,她自己的那二百亩也不在此列,她爱种什么还是随她自己决定,不必拆墙把她的农田放出来合并到一起。
傍晚时,留守庄子的二管家肩上架着有余、手里提着一条海鱼进来千荷境,给祁可带来了贾记船行转交的信,柏擎写来的,信上主要就是说远洋号到凉水镇了,这次来了十艘船,五船棉花五船草薯粉,柏家军要了一部分,剩下的都给祁可,是全部吃下还是再转卖柏擎不管,反正钱对数就行。
所谓的钱对数就是按上次谈妥的价格,货款给船长,税金给千户所,柏擎会把钱再上交到柏大将军手上。
祁可仔细看了看柏擎提前划走的数量,棉花要了一半,草薯粉要了三分之二,看得出粮食还是紧缺,哪怕海外来的粮食含税后价格也不便宜,但粮食就是粮食,这也就好理解柏老将军为什么会出这样一个主意,都是缺粮闹的。
“今天才大年初三,咱们千户大人就决定好要多少货了,动作挺快嘛。”祁可左手捏着信纸右手在纸上一弹,因为这封信上内容事关财物,必须要原件留存。
“凉水镇是他治下,肯定是早有章程他可自由作主,不然就这几天工夫,凉水镇的消息到千户所,千户所的信可能才刚到府城,等府城回信还不知道是几时。”
“船队返程带什么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