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空间农女种田忙(524)

“这用替身暂代两个多月,现在一回来还蛮紧张的。”祁可觉得酸梅汤喝完好像出汗更厉害了,摸出个充电小风扇对脸吹。

“回来的时间赶得太急,收麦子的队伍马上就到,没时间给你呆在屋子里慢慢熟悉这两个多月村里的情况,要是能再宽裕三五天那就会更从容一些。”

“嗯,计划不如变化,下次时间得算得再宽裕些,得把别人身上的变数算在内,这次冬小麦就忘了把柏擎可能会插一手算进去,我以为他去年过了瘾后今年不会来了,他堂堂六品千户公务繁忙,手下十多个镇子一百多个村哪有空专盯着我们四柳村。”

第1158章 祁庄的麦收(二)

“可事实是我们四柳村确实有专门盯的价值,你对此也要有清醒认识,别妄自菲薄,很讨打。”

“不,村子土地面积有限,整个东临县最有价值的是凉水镇,我们日后的重心在那边。”祁可想到那一大片冲积平原就心潮澎湃,“多好的大平原啊居然没人,浪费土地遭天谴啊。”

“确实挺奇怪的,可能日后我们会找到一些历史遗留的问题。”

“什么历史遗留问题?”

“上一任东海边军占着这么大片土地,却没人知道他们干了什么,那我们就要当心了,万一挖到点什么东西,是吧?”

“大白天的别说鬼故事。”祁可瞪眼。

“心里留个念头,没有当然最好,万一要有点什么也不算出乎意料。”

“那么多副手在那边勘探土地都没找到异常,也许前任东海边军确实什么都没干就是懒得经营将大好土地抛荒呢?”

“刚刚不是说了么,没有最好啊。”照临云淡风轻地笑。

“你尽吓唬我。”祁可刷拉一下张开千荷境的出入口,“我回去练功,替身还是放外面,没要紧事别找我。”

“好。”

替身在解决分身乏术这个难题上的用处还是很大的,不然祁可又要陷入提升自己和村中庶务两方时间打架的纠缠中。

来给祁可收麦子的队伍第二天到达,镇上还是成封带队在中午前到的,柏擎带的人手从县里出发下午到,这两拨队伍安顿好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看麦田。

祁可的地主宅子有着绵延的外围墙,这不是她干的,是前任地主财大气粗的盐商干的,目的就是为了把这二百亩农田给围进宅子的范围里,祁可接手后保持原样,等有了照临后更是悄眯眯地加固了围墙,所以外人想看麦田必须要得到祁可的点头,而无法随意地来到田边,因此连村民都没见过,只有两位村长以及老将领们看过,当时就激动得难以自已。

粮食是头等大事,祁可很难理解这种心情,一点也不矫情,想看就看呗,看一看什么是丰收的景象有助提高对生活的希望,忘掉以前饿肚子的困苦。

四柳村有二百亩丰收的冬小麦,这条消息在以柏老将军为首的老将领们主动传开后,很多人想知道丰收的麦田是怎样的风景,他们以前驻守北方边境的时候不曾见过。

于是这些来收麦子的士兵们站在田边看到结满了麦粒的穗子沉甸甸金灿灿弯着腰,无一不是瞪大眼睛张大嘴巴,好半晌说不出完整的一句话,光听到他们不停地“天啊天啊天啊天啊~”

跟着柏擎的队伍来的还有大小将领的家属,就包括薛蕊他们几个,也是专程来看麦田的,没见过嘛,光知道丰收这个词,却毫无丰收的概念,甚至都无法想象什么是丰收,可见他们以前的生活困苦到了怎样的地步。

大家欢呼尖叫着要庆祝丰收的时候,人群中的祁可只想抹一把心酸泪,这小麦种子是可以亩产七百公斤的高产种子,经过千荷境的水土加持后,不但可以留种产量还会更高,但在这个世界却不能直接展现这惊为天人的产量,必须要减产以达到符合本国小麦的平均产量为宜。

第1159章 祁庄的麦收(三)

亩产七百公斤的产量削减为七百斤还不够,因为大文朝连亩产七百斤的小麦种子都没有,本土春麦产量大致上一亩一石半左右,这还是稻麦两熟田并且是上等熟田的产量,一石十斗大概一百二十斤,粗略折算一下一亩能有二百斤小麦就了不得了。

祁可种的是冬小麦,本身是要比春小麦产量稍高一点,以此为理由最多也就是让自己这二百亩农田的产量加量到亩产三百斤,再多就违反本土常识了,副手们为了让高产小麦减产到本土正常产量不要吓坏老百姓那也是用尽了办法,减少水肥掐麦芽拔穗子这种事都干过几回。

所以与这些兴致勃勃来欣赏丰收美景的人群相反,祁可眼中的麦田真是稀疏得让人想流泪,看都不想看。

当晚,祁可在宅子里招待朋友们吃饭,饭桌上大家聊天的话题从头到尾都围绕着这个麦收,最关心的就是对产量的猜测。

“阿可阿可,你估算过能收多少吗?”挨着祁可左手边坐的丁蕊提肘轻轻地跟她撞了两下,眼里闪闪放光地问道。

“湿的还是干的?”祁可左手扶碗,右手持筷将碗里的红烧狮子头一夹两半再夹两半,慢条斯理地夹起一块送进嘴里。

“自然是按干的算。”

“五六万斤吧,上下浮动二三千斤。”

干的是指脱粒后达到入仓存储的标准,曾经在千荷境里亲手种过包括主粮在内各种农作物的祁可,种田经验不是白捡的,本人身为学霸,学习总结的能力超强,同一种作物反复种上几回就足以摸索到估算产量的本事。

“这么多?!”

小伙伴们的惊呼让祁可差点被嘴里的肉丸子噎到,嘴角微翘,露出一个隐含一丝骄傲的矜持微笑,喉头微微用力,将卡在食道的丸子咽了下去,同时心里有了个新想法。

杂交水稻都开始做初步试验了,麦子她也得找本地变异种来搞本土化,她的高产小麦还是留给自己吃吧,不能依靠这个给人虚假的希望。

看饱了美景的众人,次日兴致勃勃地卷起袖子来田里干活,将要用到的箩筐绳子提前放好,哪天开镰都不必祁可判断,老村长一手包办。

祁可很有觉悟地做了甩手掌柜,随大家高兴就好,她只管准备油水充足的吃食犒劳辛勤干活的大兵们,一天三顿吃肉那是必须的。

老村长守了两天,判断出麦穗终于达到了最饱满的状态,柏擎马上下令次日开镰,连选个收粮的吉日都不愿等,就想早日颗粒归仓最心安。

割麦子是个纯体力活,一个壮劳力只管割一天也就一亩多,要是算上打捆和运回家,一天干不到一亩,所以收粮向来是全家老小齐上阵分工合作。

这次是在祁可的田里干活,柏擎和成封分别带来了充裕的人手,二百亩地他们就派进去二百人,一人割一亩,割麦的只管割,后面有人跟着打捆和运出田地,数辆骡马大车就在田边等着将麦子拉去晒场晾晒,为脱粒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