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空间农女种田忙(598)

工场区的水泥工场自然也是一夜之间就拔地而起,表面上的契约是祁可出土地工场木造坊出人力技术和日常经营,坚守的主要原则就是军产土地归军队所有,来做生意的客商对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严禁个人地主囤积兼并土地的行为。换句话说,整个凉水镇只会有两个地主,一个是军队一个是她祁可。

木造坊的总工头跟千户所签了契约后开始加紧购买沙石等材料,没过几天祁可和照临收到一条总工头发来的特殊消息,有个经营采沙场的商人家里出事急于用钱现在要转手一块采沙场,唯一不太好的是这块采沙场处在一块地方势力争斗的边缘,影响了日常经营,沙场的工人三天两头地被波及和挨打,原主人本就有出手的意愿所以开价也低。

总工头发来消息之前就已经从各个角度查过这个采沙场的一些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从空中俯瞰,连同争斗的地方势力都查了一圈。

打架的地方势力来自紧临沙场的两个村子,本来正好三方势力相互平衡,结果那两个村子因为越来越差的大环境屡屡爆发全村械斗,河流水量减少要争水、土地减产要囤粮食过冬、开垦的私田被人占了、出嫁的姑娘受欺负、舅舅给外甥争财产等各种大事小情都可打上一架,甚至还以采沙场占了他们村子土地的理由去殴打工人干扰正常经营。

祁可就是看到总工头查明采沙场还有沙可采,用个十来年不成问题,就决定谈下这买卖,挂在木造坊的名下,干土建营造的行当手下有些资源矿产再正常不过,至于两村打架那都是小事,等签完字过完户,再有人来沙场捣乱,谁打谁还不一定呢。

第1326章 抢漕帮(一)

决定一下行动就快了,趁半夜把小金条送到总工头手上,嘱咐一句沙场老工人是走是留全凭自愿,然后祁可就静等结果了。

即将到手的第一块资源让祁可很兴奋,想起来南阳县贾家村的小动作不知道有没有结果,顺嘴跟照临提了一句,得知买矿产和抢漕帮的进展都还算顺利,已经到了关键时刻,能不能成也就是这十天半月的事。

南阳县与周边接壤的几个县因为山脉相连都是矿多,因争矿而起的械斗那也是多如牛毛,不打出大案子都难登县志,可见那一带民风彪悍。

只是民风再彪悍,人总要吃饭,矿山多的地方田地少,粮食换矿产这个办法不少缺粮的矿场都接受,但就卡在兑换比例上了,成了谈判最扯皮的部分,因为粮价一直在高位,缺粮的地方粮价尤其高,一石米已经超过三两银子,再加上人力运费米价就更贵了,贾家村自然希望能换到更多的矿石,矿场则说现在采矿困难矿石也涨价所以换不到那么多。

车轱辘话来来回回不知道多少遍了,扯皮仍在继续。

既然还有时间扯皮,说明粮食没吃完,没到弹尽粮绝的地步,所以目前的重点是拿下漕帮,掌握了水路运输再去跟各个矿上谈生意,不然掐死他们的矿石外运的路子,看谁先撑不住。

漕帮说白了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一开始是船工为了不受欺负集结成帮派,吸纳新成员慢慢发展壮大最后垄断水路运输,靠水吃水的都要入漕帮,不然商人没船期、船行没生意、船工没生计,若是有商人买船自用也不行,没有漕帮标志的船在河道中会被拦截,不听话卸货就等着挨打挨抢,直接或间接地有不少人命在手,所以南阳县的这个漕帮已经不再是当初抱团互助的社团而是发展成了地方一霸。

贾家村自己做水运生意不入漕帮,在这几年时间里自然没少跟漕帮起冲突,只是贾家村武力更强漕帮没占到便宜而已,一次次矛盾积累下来,屡被扇脸毫无面子的漕帮估计也是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大战一触即发那不是顺势而为的事么。

祁可耐心地等了三五日,终于收到贾家村的消息,对漕帮的人员人脉等情报收集完毕,即时动手,冲进漕帮的总舵打给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正面突入打打杀杀的主攻队伍掩护潜入抢账本的小队。

这么多年了,乌合之众就是乌合之众毫无长进,受到外部攻击的应对还是街头混混的那一套,打野战确实厉害,但曹家村子弟却是正规军打法,穿插分割再穿插再分割,一窝蜂拥上来的漕帮帮众顷刻就被分割成一两个人、两三个人面对四面八方打过来的棍棒。

贾家村全员都是副手,力气无限,冷兵器肉搏战中制约他们发挥的只能是武器的强度,棍棒在他们手上就跟大杀器一样,挨一棍子就骨折,不是打折了骨头就是打伤了关节,不懂兵法战术只会逞凶斗狠的帮众全在地上哀号。

第1327章 抢漕帮(二)

这一手突然袭击让漕帮总舵包括帮主在内的大小头目都成了俘虏,首先打总舵就是为了抓帮主,然后俘虏按身份地位分别看押起来,不用逼供,催眠暗示之下,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都吐露得干干净净,查账也轻松了很多,掌握了账本中暗语对应的各个意思,起获了另藏的物资。

漕帮这么多年,帮主等主要头目都不傻,知道要留个后路,到处藏东西,不是藏粮食就是藏金银珠宝,现在都落到了贾家村手上。

拿下总舵后,花了几天时间分散人手去各个击破分舵,分舵的战斗力就更差了,一拳一个小朋友,打得他们哭爹喊娘,打完后把人一捆,同样的步骤再来一遍,结果就查出来十四个分舵没一个干净的,分舵主都有勾结账房中饱私囊的行为,只是拿多拿少的分别而已。

从这方面倒是能提出来漕帮上下请账房蛮舍得的,能做出这种账来的都是行家里手,毕竟总舵跟分舵的关系可不是那么和谐美满,总舵的账房要是查出分舵有问题,谁倒霉显而易见。

分舵的俘虏们暂时看押在库房,按照他们各人的口供区分不同类别,因为有的是负责专门干脏活的,有的就只是守在分舵干些日常事务,这种手上还算干净的帮众都被单独拎出来,从中挑几个年资长的安排在非重要的职位做管事,重要的关键职位包括分舵主在内,自然是贾家村子弟执掌权柄。

在贾家村子弟高效的行动下,除了换个帮主,漕帮依旧是漕帮,至于那些俘虏们怎么处理,轮不到底下的帮众过问。

但是话说得轻巧,俘虏们有家眷,漕帮经营到现在十几二十年,帮众们膝下年长的孩子都长大成人娶妻生子了,每个帮众身后有无数的亲戚朋友,妻儿老小听闻消息自然是晴天霹雳,纷纷跑去各分舵请求新的分舵主开恩,愿意散尽家财只为放人回来。

花钱赎人自然是不行的,祁可就不同意,俘虏的口供就已经把他们都区分出来,现在还被关着的都是手上牵扯人命或者打家劫舍等恶性犯罪,放虎归山等于自找麻烦,抢漕帮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生意顺利又不是为了天天跟人打架。